教育新常態下教風學風建設研究
時間:2022-09-25 10:13:36
導語:教育新常態下教風學風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新常態。教風與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加強教風學風建設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保證,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一個永恒的主題。本文分析當下教風學風存在的問題,提出推動教風學風建設的一些思考和措施。
關鍵詞:教風;學風;教學質量
教風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作風,是教師精神風貌、行為風尚、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水平、教育教學方法和技能等各要素的綜合表現。創建優良教風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學風是學習風氣,是學生思想品質、學習目的、學習紀律、學習態度、學習作風、學習方法和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是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行為風尚。高校學風建設包括學校的學術氛圍、學術風氣、學習態度、考風、誠信等方面的內容。創建優良學風是高校生存與可持續性發展的前提和源泉。學風與教風是相互作用的,學風對教風起主導作用,教風又對學風起促動作用。優秀的教風、上進的學風是大學應該具有的必不可少的條件。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這表明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新常態。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教風學風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高校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理論和實踐課題。
一、教風學風現狀與問題
有的教師缺少事業心和責任感,缺乏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奉獻精神,學習充電不足,不研究教學法,不學習學科前沿知識,教學不求精深,做學問不夠嚴謹。只把教學工作作為一種簡單的謀生手段,不把它當作畢生追求的事業,而把主要的精力和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到自己的私事中去,隨意調課、停課,影響正常教學的運行。有的教師不為人師表,言語粗俗,舉止不夠文明禮貌,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個人形象,甚至為教師隊伍抹黑。也有的教師對學生缺少愛心耐心,與學生缺少溝通交流,不關心學生,更不能理解學生,甚至不尊重學生,完全采用批評、處罰等簡單粗暴的工作方式,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F在有的學生應試思想、功利思想和浮躁心態較重,不能正確處理好學習與交友、娛樂休息、社會工作等關系,存在理想信念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動力不足、專業思想不穩定、自律意識淡薄、學習紀律松懈、上課出勤率不高、學習效率低、沉迷網絡、逃課、曠課等現象,考試作弊之風也屢禁不止。
二、教風建設主要措施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第一職責。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傳”,尤其是“身教”來感染學生,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社會美德。教風建設緊緊圍繞“樹木樹人、教書育人”開展,形成“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以愛育人、以法治人、以誠感人、以禮待人”的教育氛圍。(一)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中指出,“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更好的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睂W校把師德師風表現作為崗位聘用、職稱評審、職務晉升、評優獎勵等的重要指標,嚴格執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開展“優秀教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評選活動。加強教師職業規范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理想,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增強廣大教師課堂教學的神圣感和敬畏感,充分發揮教師在學風建設中的表率、榜樣作用,率先垂范,營造良好的學校氛圍,使學校形成健康、文明、勤奮、上進的校風。(二)提升教學能力和改革職稱評審。人才培養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高校的生命線,教師是提升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決定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關鍵因素。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成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同時由多部門協同配合,各負其責,共同推進教師發展。通過教學能力研修、教學改革、研究交流、質量評估、咨詢服務等各項工作,穩固教學中心地位,弘揚教學學術傳統,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化和個性化發展。現在高?!爸乜蒲?、輕教學”現象突出,相對于教學,科研和課題是教師考核的重心?!段髂狭謽I大學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管理辦法》新設立了教學型教授、教學型副教授崗位。推動職稱評定改革,為在教學一線取得突出業績的教師晉升教授創造了相對公平的環境,可以更好地調動教師積極性,激勵教師刻苦鉆研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三)強化教學規范。加強教師職業規范建設,倡導和樹立優良教風,增強教師課堂教學的神圣感和敬畏感。制定《西南林業大學課堂教學規范》,任課教師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認真備課、合理安排教學進程、維護教學秩序、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實驗實踐課程指導教師精心準備、親自指導、嚴格要求、認真答疑、公平考核,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驗動手能力。改進考試內容,優化考試設計,突出對課程實質、知識結構、知識體系的考核。嚴明考試紀律。深入開展學生誠信教育,嚴肅查處考試舞弊行為,以考風促學風。(四)提高教學質量。1.強化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促進學校各級管理部門和領導干部樹立為教學服務的意識,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掌握教學運行及教學設施、教學環境、教學手段等情況,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制定《西南林業大學各級領導干部聽課管理辦法》,規定各級聽課人員,包括校級領導、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校處級領導干部,聽課范圍包括全校本科課程,含理論課、實驗課、實踐課。聽課任務要求了解授課教師教學工作規范情況和學生對教師教學工作滿意情況。檢查授課教師教案、講稿、授課課件、教學進度、教學大綱等情況和上課準備情況。實驗教學須檢查實驗教學大綱(實驗內容)、實驗教材(指導書)、實驗準備等情況。對授課教師的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質量等進行評價,檢查學生的學習、出勤、紀律等情況。教學質量監控中心對各級領導干部聽課情況進行統計、歸納、分析、總結,及時進行通報、反饋。2.加強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全面監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促進教學督導工作的規范化、常規化,根據國家教育部《教育督導暫行規定》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西南林業大學本科教學督導工作條例》。學校教學督導工作由校、院兩級督導組織完成。校級督導配合教務處,對全校的本科教學秩序、教學質量、教學管理及教學工作狀態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學院二級教學督導對本學院的教學管理和教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評估和指導。3.常規教學檢查和隨機抽查,實行學校教務處檢查和學院自查方式,對上課教師、學生出勤、課堂紀律等教學秩序進行檢查,督促教師和學生按時上課。通過加強教學過程監控管理,開展教學檢查,學生學習積極性顯著提高,課堂出勤率保持在93%以上,課堂紀律明顯改善。4.加強對教學工作的信息反饋,及時了解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狀況,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與監控體系,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體作用,制定《西南林業大學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實施辦法》,建立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搭建有效的教學管理部門、教師、學生三方的信息溝通平臺,通過學生教學信息員提供對教學工作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改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學風建設主要措施
學風建設秉承“樹木樹人,至真至善”的校訓,致力于培養“品德、知識、技能、個性”為一體,多措并舉,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林業人才。(一)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質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就業觀。加大對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學業規劃、職業生涯規劃等全程指導,通過開展入學教育、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交流會、優秀校友報告會等活動,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加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通過增設學業獎學金、提高獎學金獎勵力度、豐富獎勵表彰類型、嚴肅考風考紀等措施,獎懲結合,正確引導廣大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使學風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加強學業競賽。全面組織和積極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數學建模競賽、“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模擬招聘大賽、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等各種競賽和學業活動,實現“以賽促改、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增強學習效果。其中,2018年第四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巴哈大賽衛冕牽引單項賽本科組冠軍,2018年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云南賽區省級金獎2項、銀獎6項、銅獎9項,國家級銅獎1項。(三)加強學生黨團建設。加強學生黨支部和團支部建設,以“團?!薄ⅰ扒嗄犟R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為載體,強化學生干部培訓教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骨干在學風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黨團活動和班級活動,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增強班級凝聚力,以優良班風促進學風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文化素質,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引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構建積極健康向上、和諧的育人環境。(四)抓好學生管理工作。成立二級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更有效地領導和管理學院團委、學生會、班級。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教育引導。堅持輔導員入住學生公寓制度,切實做到“同住、知情、關心、引導”,及時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和生活情況。(五)嚴格管理,規范行為。嚴格日常管理,規范學生行為,為學風建設提供基本保障。嚴格晚點名制度和晚自習制度,針對晚歸或夜不歸宿、遲到、早退、曠課、上課玩手機等現象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學業警示教育,對學籍異動、厭學、沉迷網絡及欠學分較多的學習困難學生要進行重點幫扶;對經常出現曠課等違紀現象的學生,適時及時地進行交心談心、批評教育,在學生達到處分條件前給學生以充分的提醒和警示。學校實行學分制,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實行3至6年彈性學制,根據學分取得情況,嚴格實施執行告誡、延長學制或退學相應的學籍清理。通過學風建設,每年攻讀雙學位人數逐漸增長,學籍清理人數逐漸減少。(六)關心資助困難學生。不斷研究和解決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保證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識學習、素質提高和能力培養上。關愛困難學生,全力做好扶貧助困工作。制定《西南林業大學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辦法》《西南林業大學國家助學貸款實施辦法》《西南林業大學本科生學費減免實施辦法》《西南林業大學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建立健全“獎、助、貸、免、勤、補”的資助體系,至今沒有一名同學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四、結束語
學風與教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一個永恒的主題。以教風帶學風,以考風正學風,以管理促學風,標本兼治,齊抓共管,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高校教風和學風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也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應當引起廣泛的重視。要以良好的教風來抓學風建設,以優秀的學風促教風建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全員動員起來,營造樹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的氣氛,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教育引導、制度規范、監督約束和查處警示并重,積極探索高水平大學建設與教風學風建設緊密結合的長久機制。
參考文獻:
[1]蘇國柱.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若干思考[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2(4):86-88
[2]馬博虎,李娜.加強學風建設:為什么和怎么做[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1):93-94
作者:徐富強 呂秀芬 劉芝芹 李雪梅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教務處
- 上一篇:國有企業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論文
- 下一篇:新型農村旅游社區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