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驗教學在初中生物的運用

時間:2022-09-24 03:33:28

導語:談體驗教學在初中生物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體驗教學在初中生物的運用

一、創設機會,讓學生體驗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生物科學基本的研究方法。就當前中學生物教學的現狀來說,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往往得不到落實,搞紙上談兵,以講代做,或隨意割舍,圖簡便走捷徑的做法經常存在。殊不知在生物課的學習過程中,生物實驗的作用不僅在于讓學生通過實驗的過程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技能,而且生物實驗也是學生進行體驗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協作精神的產生和形成,如果缺少生物實驗過程的“體驗”將會大打折扣。生物新教材中增加實驗數量的作法,是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和加強,也是對學科教學特點的突出。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要盡量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教材所規定的實驗外,還要根據學生實際需求,補充實驗或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1.在收集中體驗

收集資料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渡镎n程標準》中要求初中生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學習,“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對于學生當前的學習質量、效率以及終身學習的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形成良好的態度,養成正確的習慣,掌握科學的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方法,都必須結合具體的過程引導學生去感悟和體驗。

2.在練習中體驗

練習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這個環節可以將知識轉化成能力,并能檢驗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水平。練習對于學生而言,還可以體驗學習的成功,思維的過程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

3.在合作中體驗

學生個人的知識水平、思維往往帶有局限性,小組合作型的學習體驗往往可以引出豐富的多元化的結論和猜想,初中生總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而這往往是求知欲、好奇心的流露,它將推動學生不斷帶著疑問去思考,萌發創新思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余地,給小組合作體驗留下空間,讓他們帶著問題學習,他們的思維將始終處于積極狀態,對生物學知識和原理的理解也將更加透徹。

二、體驗時要關注的問題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在教學中要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必須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自主發展。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體驗,教師都應該盡可能地關注以下兩個方面,使體驗更好地發揮它應有的功效。

1.提供自主體驗的材料

課堂教學中,精心設計一個恰到好處的教學活動,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觀察、思考,獲取自己的體驗。要做到這點,對于學生來說,特定的情境和充分的材料都是不可少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得好:“學習的最好刺激,就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苯虒W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探索性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不能簡單地以成人眼光對學生的解答作出判斷,要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理解問題是怎么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結論是如何歸納得到的,提供學生主動參與、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2.創設自主體驗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獫M足學生這種強烈的需要,就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1)提供自主操作的機會。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鄙锸呛同F實生活聯系密切的學科之一,知識來源于生產生活實際,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經常給學生提供親自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不僅僅是實驗課,其它類型的課也該如此)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促使外部學習活動逐步內化為自身內部智力活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2)給足充分體驗的時空。《課程標準》要求要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間,以有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在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中,探索和理解有關的內容?,F行教材往往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知識內容,學生看到的是思維的結果,看不到知識的產生、發展的過程。為此,教師要創造性地處理教材,創設有利于學生展開觀察、實驗、推理、交流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交流中體驗、在體驗中發展。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只有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知識經驗的教學,只有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也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那些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本文作者:徐亞樓工作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辰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