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學社會責任教學理念分析

時間:2022-03-11 03:48:04

導語:初中生物學社會責任教學理念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生物學社會責任教學理念分析

摘要:教育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以社會責任意識培養為己任,從多方面培養學生對社會事務的辨別能力以及運用生物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社會責任;教學策略

談及社會責任感教育,通常人們腦海關聯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甚至許多教師認為社會責任感教育是思政教師的教學任務。其實社會責任感的內涵較為廣泛。生物學中的社會責任感主要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生物學相關的社會事務以及議題,并且參與其中進行討論與辨別。傳遞社會知識、環境保護、關愛生命等知識是每個初中生的責任,結合現有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實踐,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解決生活中與之相關的實際問題。

一、更新社會責任感認知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生物學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將社會責任作為生物學的核心素養,可見社會責任感在初中生物課程中,逐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學占比也逐漸增多。所以,教師應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將社會責任感重視起來,在課堂中不斷滲透。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本節課內容相關的社會責任,如何在教學中融入社會責任感教育,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二、挖掘教材社會責任內涵

生物學科所研究的對象通常具有生命性,教師在社會責任內涵教育方面起著引導作用.教師需要不斷梳理教材,逐漸將教材中的社會責任內涵挖掘出來,通過教師的言語教育以及實例教學獲取學生認同感,激發心靈上的共鳴,進而使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生物知識對于自己以及對于社會應承擔的責任。例如蘇科版生物教第十章第一節《水中的動物》,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動物的棲息和繁衍,理解動物細胞膜、細胞壁、細胞質的主要作用以及細胞的基本結構等,進而拓展動物保護的社會責任,讓學生了解保護大自然和保護動物的重要性,許多稀有動物正處于瀕臨滅絕的狀態。讓學生思考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因素,能夠有效深化學生社會責任意識,進而在生活中愛護動物、保護動物。

三、引入社會性科學的議題

科學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消極因素,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應如何看待社會事務中的種種問題。生物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小型事務辯論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辯論。教學過程中應與社會議題緊密聯系,通過課堂引入能夠有效深化學生生物基礎概念。教師應引導學生發現生物學在社會中的運用,并舉例說明生物學的運用,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例如試管嬰兒、轉基因水果、黃金大米、克隆技術等,這些生物技術問題均是社會廣泛探討的話題,并且具有一定的爭議性。這樣的問題不僅涉及生物知識,還能滲透社會道德教育。社會性科學議題種類較多,包含了復雜簡單等多種問題,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選取適當的議題引入課堂,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四、優化教學設計培養責任素養

在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時,教師應著重考慮學生的主體位置,以學生需求為教學重點。教師可以通過宣傳生命科學基礎知識,不斷滲透社會責任教育,讓學生由衷地承擔起發揚和傳遞的角色,進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例如在學習藻類植物時,為在課堂中滲透社會責任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為學生展示許多藻類植物被破壞的畫面,許多藻類植物漂浮在水面上,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藻類植物會漂浮在水面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若不參與保護環境生態系統將會如何發展?通過與實際相關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并賦予每個同學保護環境的使命,倡導學生愛護環境,培養基本責任素養,保護生態系統。

五、言傳身教深化社會責任意識

初中時期的學生仍處于較為稚嫩的階段,教師應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社會輿論,并為其澄清一些虛假的消息或觀點,并教導學生看待問題時不能過于片面。在班級事務管理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邀請學生加入,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規劃。如參與校園植樹活動、學校食堂營養搭配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還可以讓學生自主策劃班級主題活動。教師本身的日常行為就是學生最好的教育,這種教育是無聲的,只有通過學生自己感受,通過在教師身上看到的責任感,不斷深化自身社會責任感。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中的愉悅心情,能夠影響并帶動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運用所學生物知識,不斷運用于生活之中,倡導家人、朋友、同學參與社會保護等。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應承擔的使命與責任。在教學中通過更新社會責任感認知、挖掘教材、引入社會性科學的議題、優化教學設計、言傳身教等方式,提升教學的實效性等策略開展教學,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青少年。

參考文獻:

[1]劉欣顏,麥紀青,劉恩山.運用5E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聚焦生物學核心素養的教學取向[J].教育導刊,2017(6):48-53.

[2]祁鳳珍,王建,翟林,羅燕.基于生物學核心素養的評價與思考——以2016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綜合(生物部分)為例[J].考試研究,2016(6):24-34.

[3]龔雅茹,陳云貴,黃智剛.淺析高考試題對生物學核心素養的考查——以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生物試題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8(17):58-61.

作者:許冰 單位:常熟外國語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