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法應用落后的成因及對策
時間:2022-02-21 09:45:40
導語:標準成本法應用落后的成因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標準成本法是一種較先進的成本管理制度,但在我國產品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相對落后。這既有會計教育落后于經濟管理發展客觀要求的原因,也有會計制度設計缺陷的原因。要改變我國標準成本法應用相對落后的狀況,必須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機制,提高高等學校會計教育質量,改革會計考試管理制度,完善會計人才評價機制。
[關鍵詞]標準成本法;應用;落后;成因
一、標準成本法應用相對落后的成因
標準成本法是通過精確和慎重的成本差異計算分析,找出導致成本超支或成本節約的具體責任人,對已明確的成本超支或成本節約進行經濟處罰或獎勵,使成本的實際發生額最終與制定的標準成本一致的一種較先進的成本管理制度。標準成本法體現了既要管錢,也要管人;既管理經濟結果,也管理經濟過程的觀念[1]。但是,標準成本法目前在我國產品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相對落后,尤其是在中小型企業中,很難見到應用的蹤跡。究其原因,既有會計教育落后于經濟管理發展客觀要求的原因,也有會計制度設計缺陷的原因。1.會計教育落后于經濟管理發展的客觀要求會計人員的學歷和職稱結構目前還不夠理想。筆者根據張立恒所提供的河南省國有單位和縣級以上集體單位會計人員學歷和職稱結構的數據資料[2]進行歸納和統計,其結果如表1、表2所示。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綜合發展情況在全國處于中等水平,該數據應當具備一定的說服力。從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會計人員的學歷和職稱明顯偏低,本科以上學歷的會計人員僅占9.04%,大專及以下學歷的會計人員占比高達90.96%;會計師及以上職稱者僅占16.69%,其中還有4.65%的人沒有被聘用,初級會計師及以下職稱者占比高達83.31%。省級國有單位和縣級以上集體單位的狀況尚且如此,廣大農村和鄉鎮單位及其他經濟組織會計人員的學歷層次、職稱水平可想而知。標準成本法也稱標準成本會計,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目前管理會計學科大多在本科教育才開設,大專、中專學校多以學生學不了該課程或會計從業資格和初級會計師考試中沒有該內容為由沒有開設該課程。目前的會計從業資格和初級會計師考試沒有管理會計的知識內容;中級會計師考試中,標準成本法只是《財務管理》科目中的一節,考試的機率和分值都很小;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標準成本法也僅為《財務成本管理》科目中的一章,雖然考試的機率和分值有所提高,但所占分值比例很小。從表1和表2可以看出,現實中有80%以上的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標準成本法的教育,能分析、管理、參與決策的高素質會計人才短缺,總體結構失衡??梢?,我國的會計人員標準成本法應用教育落后于經濟管理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標準成本法應用相對落后的重要原因。2.會計制度存在管理和設計的缺陷造成會計教育落后于經濟管理發展客觀要求的原因,主要是我國會計制度存在著管理和設計的缺陷。(1)《會計法》執行力建設疲軟《會計法》第38條明確規定:“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3]?!钡珡谋?中可以看出,會計崗位上的無證人員占到了8.04%,且現實中會計主管人員多由單位領導指派,無從業資格證、無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無會計工作經歷的“三無”人員不少,外行領導內行在財務管理上早已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法律規定形同虛設。這說明我國會計人才隊伍建設中“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較為嚴重,《會計法》執行力建設疲軟。(2)會計考試報考條件門檻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是會計工作管理的第一道門檻。而2012年12月6日財政部頒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第8條規定申請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應具備的條件是:“遵守會計和其他財經法律、法規;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具備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眻罂紬l件中沒有學歷、會計工作年限的限制,尤其是沒有會計專業的限制。如此低的考試門檻,導致會計人員不用接受標準成本法教育就能輕松過關。這與《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所確立的發展目標———培養和造就一支結構優化、素質較高、富于創新的會計人才隊伍,確立我國會計人才競爭優勢,建設國際一流的會計人才隊伍存在較大差距。(3)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內容設計有缺陷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分為初、中、高3個級別,初級和中級需要通過全國統一考試,高級會計師資格則采用考評結合方式進行。初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科目為《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兩個科目,其中《初級會計實務》考試內容沒有標準成本法應用所要求的知識內容;中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科目為《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三個科目,其中《財務管理》中只是用一節的篇幅簡單地闡述了標準成本法的局部知識;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科目為《高級會計實務》一個科目。三個級別的考試內容不僅較少而且都不涉及標準成本法的知識和內容。這種考試制度設計忽視了會計專業如《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等核心專業課程的學習,導致許多會計人員在會計知識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欠缺,阻礙了會計業務的規范化處理,無法保障標準成本法的應用。(4)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設計有缺陷1986年12月,財政部頒布《國營工業企業成本核算辦法》(以下簡稱“舊制度”),2014年1月1日在大中型企業停止使用,小企業還可繼續使用。取而代之的是2013年8月16日財政部頒布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以下簡稱“新制度”),小企業參照執行,金融保險業的企業不適用。舊制度是按照制造成本法的原理來設計制定的,不允許企業隨便使用標準成本法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所有企業只能使用制造成本法進行產品成本核算,才能保證企業產品成本核算數據的統一性和可比性。新制度倡導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成本構成和管理目標的特點,可選擇制造成本法、變動成本法、標準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中的任意一種進行成本核算,來滿足企業內部管理對產品成本核算多維度、多層次的需要。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設計的缺陷,限制了標準成本法的應用,這是我國標準成本法應用相對落后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改變我國標準成本法應用相對落后的對策
1.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機制,促進會計人員知識的補充和更新大量低學歷、非會計專業的人員進入會計行業,加上國際會計趨同,會計人迫切員需要加強繼續教育。但傳統的繼續教育效果不好,多流于形式,會計人員缺乏繼續學習的動力,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多為被動地學習。為此,必須創新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機制,進一步完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各項制度,營造良好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氛圍。一方面,會計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會計人員持證上崗規范化檢查督辦工作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會計學會組織機構,分期分批組織初、中、高級會計師職業資格考試考前的培訓,每一個級別的培訓可采取第一次免費、第二次半費、第三次全費的措施,將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費用的收或免、不同級別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與否等與會計人員的切身利益掛鉤,最大限度地激發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會計人員知識的補充和更新。2.提高高等學校會計教育質量,提升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如前所述,我國會計隊伍龐大,但學歷水平、職稱結構、業務水平普遍偏低,高素質的會計人才短缺,整體素質不高,總體結構失衡,這不但與會計考試制度的缺陷有關,更與會計教育質量不高相關。眾所周知,我國的中專教育早已取消了入學考試,學生的基礎知識不足以消化和理解會計學科的有關知識,明顯缺乏成長為會計人員的基本條件。大專教育近年來因生源質量下降,即使是會計專業畢業的學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會計學的相關知識,更不用說非會計專業或其他途徑取得大專學歷的學生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沒有對任何學歷、專業和從事會計工作年限作要求,致使大量低學歷、非會計專業的人員進入到會計行業。一些大中專學校圍繞“考試”內容修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把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過關視為專業教育教學目的,教學質量評估以會計從業資格證合格率論英雄,忽視了嚴密、系統的專業教育與培訓,導致會計人才的培養標準降低。一門學科知識的獲得和掌握主要依靠學校系統性、綜合性、規范化的教學,會計學知識的獲取尤其如此。所以,要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必須嚴把會計人員的“入口關”,不斷提高我國高等學校會計教育的教學質量,這是最根本的措施和最有效的途徑。為此,一是要將各類會計資格考試報考的首要條件規定為會計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二是會計師考試必須逐級報考,不允許越級報考。3.改革會計考試管理制度,促進會計人才健康成長目前注冊會計師考試明顯比會計職稱考試吃香。這是因為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性價比明顯高于會計職稱考試,獲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后就業率高、待遇好、受人尊重。國營企業以外的企業大多不認可會計職稱考試,即使獲取了中、高級會計師證書,聘用機率也很小,難以與薪酬掛鉤。從表2可以看出,初級會計師以下人數高達83.37%,中級會計師人數只有13.72%,而高級會計師人數僅為2.97%,會計人才的分布、層次和類別等結構明顯不合理,與《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所確定的發展目標,力爭使初、中、高級會計人才比例達到5:4:1的要求相距甚遠。這就是差別性較大的考試制度帶來的結果。要解決這些問題,在報考的門檻、考生的會計素質、考試的難易程度上要做到相對公平,特別是要將注冊會計師報考的首要條件修改為必須是持有中級會計師資格證書的人員。這不僅能有效地激活中高級會計師考試,而且能有效地解決許多注冊會計師沒有從事會計工作經驗和業務核算能力的弊端。4.科學設計考試科目、內容和難度,完善會計人才評價機制無論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還是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均應當圍繞會計核心專業課程來進行。要逐步取消《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經濟法基礎》、《經濟法》和《稅法》等會計輔助課程的考試,增加《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等會計專業核心課程的考試內容??茖W設計考試科目、內容和難度,進一步完善會計人才評價機制,實現會計人才隊伍協調健康發展。建議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設計為《會計實務基礎》、《成本會計基礎》、《財務管理基礎》和《管理會計基礎》四個科目;初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為《初級會計實務》、《初級成本會計》、《初級財務管理》和《初級管理會計》四個科目;中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為《中級會計實務》、《中級成本會計》、《中級財務管理》和《中級管理會計》四個科目;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為《高級會計實務》、《高級成本會計》、《高級財務管理》和《高級管理會計》四個科目。會計考試是會計工作的風向標。只有通過會計考試改革,引導和推進會計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創新,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才能得到提高,會計事業才能蓬勃發展,先進的會計核算方法和技術才能得到應用;只有從會計教育的源頭抓起,注重和強化會計人員創造力的培養,會計人員才能產生超越記帳會計能力之上的會計感悟創造力,即財務分析、財務監督、參與經濟決策等方面的能力,才能使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毛波軍 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培霖,黃桂杰.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講解[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14:219.
[2]張立恒.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現狀及需求分析[J].財會通訊,2012(19):109-110.
[3]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三屆全國會計知識大賽法規匯編[G].大連:大連出版社,2007:1-6.
[4]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輔導教材編寫組.會計基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10.
- 上一篇:傳統電教媒體教學功能的實踐思考
- 下一篇:西方教師研究的演進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