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境教育項目實踐與探索
時間:2022-04-24 03:45:52
導語:國際環境教育項目實踐與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
在項目課程的基礎上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開展環境教育,鼓勵學生從周邊環境入手,尋找研究性課題,發現身邊的環境問題,展開研究調查,尋找解決方案,為城市發展做出貢獻。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選題有:“霍營城鄉結合部現狀及解決方案”,對城鄉結合部霍營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找到造成其臟、亂、差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及建議;“北京動物園售檢票系統現狀及改進”,針對動物園排隊買票檢票人多耽誤時間的問題,采用觀察的方式,調查買票人群的情況,考慮售票系統未來的電子化、自動化、簡易化,并在網上查找演唱會、球賽、高鐵等方面的售票系統、檢票系統、退票系統和票務管理等內容后,再以調查建議的方式,提出優化方案。城市發展問題屬于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很多人都在為改善全球生活環境而努力。類似的研究性學習選題也促使學生學會關注,并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為城市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實屬難能可貴,而且研究內容具體,運用的研究方法科學合理,研究步驟清晰可行,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環境教育與實際行動相結合
為了將環境教育與學生的實際行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具備更深層次的環境行為意識,我們組織環境社團,帶動全員參與,從我做起,為改善身邊的環境做出貢獻,主要活動形式有:1.主題宣傳活動世界環境日(6月5日),“環境小碩士”學員自發組織通過學校廣播站向全校師生宣讀倡議書,呼吁大家關燈一小時,共同參與全球熄燈活動,支持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眾節能意識;組織全校各班進行以環保為主題的板報宣傳活動;相關課程的教師組織學生觀看與環境主題相關的電影和書籍,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2.身體力行,從我做起學校規定學生要隨手關燈,人走燈滅,午飯時間和課間休息時間要關燈;不隨地亂扔垃圾,學生在班里實行環境衛生責任制,每人負責自己周圍的衛生問題等,以此發動學生全員參與環境建設,身體力行,從我做起。3.廢物回收利用環境社團組織跳蚤市場,讓學生將自己不用的東西拿到跳蚤市場拍賣或交換,做到廢物利用;各班將不用的廢紙和空飲料瓶統一回收,賣給回收站;校長親自設計垃圾分類的垃圾桶,鼓勵學生對垃圾進行分類;等等。四、國際國內交流“環境小碩士”和“環境小記者”都是國際環境教育項目,參與的青少年涉及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參與項目的成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或會議論壇進行交流,通力合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理解可持續發展問題與每個人的關系,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等。我校學生在參與“環境小碩士”項目過程中,利用網絡論壇平臺,對其他國家該項目成員的項目作品發表看法,探討最佳方案;在“環境小記者”項目中收到來自羅馬尼亞Al.I.Cuza學校師生關于共同撰寫有關廢棄物主題文章的邀請信,并提出希望和我校學生合作,做出更好的項目作品。通過這些合作,學生增強了參與感,合作能力與創造能力不斷提高。另外,我們還參加了2010年在廣東實驗中學舉辦的“環境小碩士”項目成果國際交流會,聽取專家的主題報告,學習優秀項目學校的經驗和做法,并在論文《YoungMastersProgramme在育新學?!分信c其他學校分享了我們參與該項目的情況和感受。這種交流使我們在后期項目的操作中更加順利,使我們學校的環境教育開展得更有成效。在地球資源日益枯竭、人類發展方式面臨重大挑戰的時代,人類總善于用智慧來解決棘手的問題,而教育是與貧窮抗爭和促進可持續生計的關鍵手段之一。可持續發展教育是要讓所有人都有機會從素質教育中受益,學習到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行為和思維方式。我校環境教育項目活動的開展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種嘗試,任重道遠,讓我們為改善全球生活環境共同努力,一起承擔人類歷史所賦予的使命與責任,為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構建我們美麗的家園!
本文作者:徐冬萍工作單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育新學校
- 上一篇:英語教學環境下項目教學法芻議
- 下一篇:略論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