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專業自然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5-02 03:39:11

導語:設計專業自然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設計專業自然教學法研究

【摘要】設計是將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與計劃,通過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設計類專業教學一方面關注學生對于相關設計知識的儲備與設計技法素養及手段的獲得,同時強調學生對于環境與事物藝術化的判斷與思考的能力,本文基于自然教學法理論,結合其中適用的角度與觀點,對設計類專業課程中的形式與方法進行了歸納、分析與思考。

【關鍵詞】自然教學法;設計類專業課程

一、自然教學法的由來

自然教學法(TheNaturalApproach)是由StephenD.Krahen和TracyD.Terrel(1983)提出的。最初是從第一第二語言角度進行的接受度的分析與研究,區分學習中自然“習得”和“學習”兩個不同的概念。自然教學法分為Pre-Production;EarlyProduction;SpeechEmergence和IntermediateFluency四個階段。強調學習中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溝通與學生的獲得感知,通過自然教學法的理論方法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理解度與學習效果。

二、設計類專業的課程特點

(一)藝術與技術相結合——全面性。設計類學科強調藝術與技術相結合,感性與理性思維相包容,強調藝術性的學習及藝術修養培養的重要性,在這一過程中是一個由點及面不斷積累、融合的過程?;谡n堂本身,學生需要有強烈的設計欲望。而設計本身的門類較多,學生個性化的藝術態度與視角培養,導致了更加自由化的選擇與嘗試,因此基于藝術視角下的設計專業具有其獨一性和個性化特征。(二)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實驗性。包豪斯學院是非常直觀的案例,在其理念中提出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的觀點,這一理念一直影響至今,在設計中強調實驗性與開拓創新性,包豪斯學院時期,在比利時設計家亨利•凡•德•威爾德的試驗基礎上,開創了各種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紡織、攝影等。團結了一批卓有建樹的藝術家與設計家介入到設計中來,將設計教育建立在科學與實驗創新的基礎上。包豪斯學院的建立與理念的推廣就是一種設計實驗性探索和改變的詮釋與代表。(三)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實踐性?;趯嶒炐曰A上的實踐與落實是設計的結果。實踐的前提在于因地制宜。這需要設計者在前期學習中一方面具有豐富的知識量和閱歷;另一方面需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推理能力,同時具備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非千篇一律。

三、自然教學法在設計類專業課程建設中的借鑒與運用

(一)個體分類式教育?;谠O計類課程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中首先需要尊重學生自身的發展步調和個性,針對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特點進行分類,針對各類型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與引導。在教學中關注學生學習中的心理起伏與敏感期,把握課程中由易到難不斷漸進的過程,避免學生因為課題的難度過大而造成內心排斥與情緒上的低落與抵觸。(二)場景式教育。場景式教學在設計類學生課程中對于課程內容的接受是非常有利的手法之一,首先課程強調自然式的交談,教師在課堂上以場景為主體和學生自然的談話,弱化教室固有的概念,強化場景中的熟悉感,以此進行教師與學生間的第一步交流,教師可以通過身體動作和視覺提示,如圖片、實物等,幫助學生做基礎性理解。其次強調實地的場景式分析,基于課題對象進行現場觀察與分析,這是設計類專業的實體研究基礎。將教室轉變為實際場地,明確場地信息,準確判斷和分析,理論與實際空間相結合,構建學生的維度空間概念,讓畫面感更清晰。(三)“不教”的教育?;谠O計類課程理念與學習特點下,首先教學本身不只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不鼓勵填鴨式教學,更加強調課程中的實驗性,主張學習的階段性與設計習慣的養成和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學。在基礎講解的前提下,教師在課程中應該多傾聽學生的觀點與想法,鼓勵嘗試與創新,圍繞個體進行針對性分析與講解。“不教”強調的是不以教師的主觀意愿來教授,而是強調在教授中對于方法與邏輯性的培養與講解,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與分析能力,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和創新潛能。(四)混年級式教育。在設計課程中,嘗試專業交叉性,部分設計課程中鼓勵混年級式教育?;炷昙壥浇逃哪康氖窍M尣煌昙壍膶W生在一起參與設計課題的討論與實踐,滿足各年齡段學生互相學習的模仿特征需求,讓學生產生角色轉換,鼓勵學生互相的學習與幫助,培養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嚴謹性,尤其是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的交流,如何更準確溝通,這就要求其更加注意自我的學習修養與前期的準備。部分課程基于混年級式的學習與討論方式,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層次交流,提高課程效率的同時,優化了課程效果。

四、對于”自然”教學法的持續思考

自然教學法是眾多教學理論中的一種,在強調“習得”和“學習”兩個不同的概念中,更強調“自然”一詞,設計類方向的專業學習從課程本身就更強調對學生理解力、發散性、創意性和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而最重要的是對老師和學生教與學過程的思考與把握。如何更好促進學生的自發性探索,如何定義教師在教學中的角色與任務,這都將是我們對于“自然”教學法這一課題更持續的思考與分析。

作者:高原 汪瑞 單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2.南京大學金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