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論文
時間:2022-06-13 10:40:35
導語: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革命性變革
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教師授課、學生接受、師生互動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從教師授課方式看,一般采用集體授課,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因材施教;從學生接受角度看,在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其內在學習動機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師生互動角度看,教學過程只是單向傳輸,缺乏雙向互動。更為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的學習主要局限于課堂學習,缺乏真實的英語語境進行課外練習和拓展,結果學生花了大量精力和成本,從小學、初中、高中直至大學花費長達十幾年的時間學習英語,效果卻不甚理想。語言環境的缺乏嚴重影響語言輸入量,并制約著英語學習活動及其效果。Facebook社交網站的出現,給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變革帶來契機。Facebook社交網絡具有及時性、開放性、互動性的優勢。所謂及時性,即具有即時通訊功能,Facebook使用便捷,可以取代MSN,中國學習者用vpn上網,能夠比較容易地與母語為英語者交友、交流,并得到及時反饋,從而獲得地道而真實的英語語料。所謂開放性,指Facebook社交網站對所有人開放,學習者能方便快捷地接觸到豐富真實的語料。所謂互動性,包括兩大功能:一是社團組群功能,學習者可以在Facebook上建立課堂討論小組,共同討論和編輯報告;二是語音交際功能,Facebook支持上傳圖片與文件,有利于學習小組成員共享。學習者還可以通過Facebook發送即時訊息、電子郵件,與朋友語音視頻。2013年,Facebook推出免費語音呼叫服務,進一步完善了語音交際功能。作為一種在線的社交性網絡,Facebook是一種擁有強大即時交互功能的虛擬社區。學習者能夠使用語音、維基、博客和即時消息開展語言交流活動。利用Facebook社交網絡的各種功能及資源構建英語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發生革命性變革———改變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幫助學習者在真實英語語境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這也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源于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對兒童認知發展過程的研究。具體運用于語言習得研究則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吸收及內化對其產生刺激的外部信息,使之逐漸固化為已有認知結構中的既定部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同時認為,教師應該是課堂的指導者和組織者,同時身兼學生構建意義的促進者及幫助者,只在必要時為學生提供反饋指導,學生是信息加工的唯一主體。由于學習是在一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因此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無法實現這四大要素完美整合的。情境方面,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習者同用一種教材,不管學習者對教學材料是否熟悉或感興趣,都得在教師指導下按照教案、講稿的既定步驟進行語音、詞匯、語法句法、篇章結構層面語言點的學習和操練。這種模式缺失了情境創設這項重要的教學設計內容,不利于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進行意義建構。Facebook社交網絡提供了比較真實完備的英美國家社會文化背景,方便在教學設計時進行教學目標分析并創設有利于學習者構建意義的情境。協作方面,由于傳統課堂教學缺乏真實語言環境,教師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者、學習者與學習資源之間的教學性語言交互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建構主義所倡導的協作學習模式不能貫穿學習過程的始終。社交網絡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交互手段,方便學習者和教師之間的雙向互動與協作,學習者能夠在協作基礎上對語料進行篩選與分析,并由此提出假設,進而評估學習成效,最終達到建構意義的目的。會話方面,作為協作過程中必備環節的會話是達到意義建構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手段單一,通常為“講授、PPT(板書)、錄音視頻”三部曲模式。囿于教學班級過大、學習者人數過多且英語水平良莠不齊,以小組形式開展口語會話操練活動比較困難。而利用Facebook社交網絡的各項交互功能可以組建學習小組,通過會話形式布置學習任務,完成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會話過程中進行協作學習,整個學習組群共享每個學習者的成果。意義建構方面,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拘泥于既定模式,學習者主要以個體為單位機械記憶和操練教師講授的語言點,不能達成意義建構這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Facebook提供立體多面的學習材料和途徑,能夠幫助學習者根據自身經驗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以理清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傊現acebook社交網絡的流行為具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習者提供了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績效,是一個天然的英語學習媒介和平臺,在恰當的英語教學模式指導下,學習者能夠把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在提高學科知識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內化和提高。這些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的革命性變革都將產生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二、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的建構
建構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為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提供了契機。為此,本課題組分別在任教的江蘇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學院選取了三個英語專業班級進行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實踐。建構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存在兩種設計取向:一種是從教學現實出發,尋找并分析現有教學系統存在的問題,追溯問題的根源并著手改善教學系統,使之能夠解決實際教學問題;另一種是從相關學習理論出發,建構理想的教學系統模型,并按照此模型設計實際的教學系統。筆者認為,應該綜合兩種設計取向,運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比較中建構切實可行的英語教學模式。
三、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英語習得重在習得語言的使用,習得英美文化,使學習者能對各項專項技能及廣義上的知識框架進行自我吸收及內化。利用Facebook社交網絡各項功能及資源構建英語教學模式,能使學習者將語言學習融入學科知識學習中,以符合自然語言習得規律的方式自然習得英語及英美文化。通過近一年的教學實踐,在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對于英語教學模式的建構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具有針對性,可以因材施教;二是發揮學生主體性,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三是雙向互動,調動了學生積極性。最為重要的是,利用Facebook社交網絡可以完善目前二語課堂互動環境下學習者自我修補機制。實踐表明,基于社交網絡環境下的動態英語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立性,建立真正意義的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通過本次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建構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與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對比,本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習者的英語語用能力及交際互動能力。第二,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習者邏輯推理、人文社科知識、人際交往智能等多維度英語綜合能力全面提高。第三,本模式在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者學習自覺性與主動性、促進與發揚學習者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方面有著相當明顯的優勢。本研究囿于客觀條件,受試的選取范圍不夠充分 及全面,后續研究應對抽樣進行全局考慮并擴大受試面及范圍,對合作小組分組形式、活動時間及頻率、學習者個體差異因素等采用合理化措施進行細化,并與大綱、課本相銜接,結合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已具備英語水平、學習策略、參與程度、團體合作精神等進行客觀多維的劃分與評價,以提高此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的建構研究將隨著實踐、總結、反思、再實踐過程不斷完善、日趨成熟,并在英語專業教學改革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綜上所述,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對英語教學模式帶來了革命性變革。Facebook社交網絡以其即時性、真實性、高效性、交互性、資源性等優勢,成為一個滿足教師與學習者獲取各方面信息與反饋需求、提高英語教學實效的新型教學平臺。Facebook社交網絡環境下英語教學模式的建構,牽涉到在語言實際運用中完成語言學習任務、語言學習真實化和社會化導向、靈活應用學習者知識結構和認知圖式等多項學習目的,這些對于提高教學的針對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作者:張媛 單位:江蘇科技大學
- 上一篇:全局干部作風建設工作意見
- 下一篇:作風建設集中整治月活動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