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時間:2022-06-03 05:13:44
導語:制藥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學改革內容
1.1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整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
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基本都來源于藥學專業的藥物化學大綱和內容。其教材主要以目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為主線[8],介紹各種藥物的發現、性質、制備、質量控制、作用機制、藥動學及功能主治,多側重于藥劑師和臨床藥師方向的培養。根據藥物化學側重于研究設計、發現新藥及“制藥工程專業側重于藥物制備、合成和工業大生產為主”的要求,筆者將教學內容進行了如下整合:(1)適當增加了分子生物學、分子藥理學等基礎內容的教學;(2)適當增加了合理藥物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方面的內容教學;(3)將藥物化學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及筆者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4)增加了藥物合成制備相關內容的教學;(5)對藥物構效關系相關內容進行了適當刪減。
1.2理論課和實驗課結合,增設綜合性實驗和創新性訓練項目
在傳統教學中,藥物化學課程的理論實驗課經常被作為兩門課程進行講授,將其人為割裂開來。而筆者在教學中,采取了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實驗課中思考理論知識。例如,在合成鹽酸普魯卡因的第二步中,用對硝基苯甲酸與β-二乙氧基乙醇酯化制得硝基卡因時,請學生思考為什么采用二甲苯(共沸脫水)作溶劑;第三步中,硝基卡因還原制得普魯卡因中,鐵(Fe)和氯化氫(HCl)的作用是什么,并注意與第四步中HCl的作用進行比較。又如,合成利多卡因的最后一步中,采用丙酮與HCl生成鹽時,為什么使用丙酮作溶劑等。這些問題都要請學生聯系理論知識思考,并給學生講解清楚。這些教學細節一方面彌補了因實驗教學學時少、教師不能一一講到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我院還開設了藥學綜合實驗,即以某一藥物為主線,將其相關的藥物化學實驗、藥物分析實驗、藥劑學實驗和藥理學實驗串聯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對學生進行實驗綜合訓練。例如,在針對氟哌酸的綜合實驗課中,學生首先以鄰二氯苯為原料,合成氟哌酸原料藥(藥物化學實驗),然后將其做成片劑和膠囊(藥劑學實驗),再對制劑進行分析(藥物分析實驗)和藥效學實驗(藥理學實驗)。學生通過綜合實驗,體驗了從化學原料到產品的整個過程,培養了其綜合實驗能力。在現行的藥物化學實驗中,學生僅按實驗教材或實驗講義進行“按方抓藥”式的操作,無法進行深層次思考,缺乏創新性的訓練。為此,筆者將自己的部分科研課題轉化為創新性實驗項目,對拔尖學生開設創新性實驗單獨教學,并選擇部分拔尖學生作為教師的科研助手,進行文獻查閱、綜述撰寫、路線設計及化學合成等初步的科研素質訓練,因材施教,以達到多層次培養的效果。
1.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開闊視野和思路
藥物化學課程信息量大、知識更新速度快、內容抽象復雜,單純依靠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必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路。為此,筆者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學生課外學習《理論藥物化學》《有機制備藥物化學》等書籍,鞏固藥物化學理論知識;(2)以教材內容為依托,精選《中國藥學雜志》《藥學學報》上的一些文章,供學生閱讀,開闊其思路;(3)結合專業英語學習,有選擇地選取國外J.Med.Chem、Bioorg.Med.Chem.、Eur.J.Med.Chem.等著名雜志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章提供給學生,指導學生閱讀前沿文獻,了解學科發展動態。
1.4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進而引起學生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欲望一直是藥物化學課程改革的關鍵和著力點。在藥物化學教學中,除了深入地將一些難懂的藥物化學知識講得生動、形象,激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外,筆者還特別在教學中作了如下努力:(1)在緒論課教學中介紹當今藥物研發的熱點,如抗腫瘤藥物、抗艾滋病藥物、抗感染藥物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2)在章節教學中,通過講述該章節中典型藥物相關的故事背景,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藥物發現過程,加深印象,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意識和創新性思維。例如,亞歷山大•弗萊明偶然發現青霉素的故事就可以教育學生科學研究不要放過偶然性;屠呦呦受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漬,絞取汁服”啟發,發現了乙醚低溫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從而實現青蒿素研究的重大突破。這些事例不僅使學生明白了一些課程內容,還有助于培養其科學素養。(3)每個章節講解完之后都向學生介紹相關藥物的最新進展,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和視野,增加學生學習和科研的興趣。
1.5改進教學方法
針對“填鴨式”“滿堂灌”“讀課件”等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筆者進行了一些改革,在借助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展示圖形、分子式及立體結構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了“講述式”“案例式”“討論式”“問題式”“情景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9],嘗試進行創新性的課堂教學,實行“一課一法、多課一法、多法融合、注重效果”,使教學形式不拘一格,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了教學效果。
1.6改革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是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有利于正確反映教與學的效果。在考試內容上,傳統的考試內容大多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而筆者改革后的考試內容則主要體現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水平,重視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的現象。在考核方法上,單一以期末考試成績作為評價依據并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此,筆者采用了結構化成績的考評方式。結構化成績包括主卷成績、平時成績和副卷成績:主卷成績是針對課堂教學的考核,以期末考試為準,采用閉卷的形式,滿分100分,占學業成績的40%;平時成績是針對課外訓練的考核,主要由作業、小考和小論文成績構成,占學業成績的30%;副卷成績則針對實踐教學,主要由考勤、學生實驗報告成績和實驗技能測試成績構成,占學業成績的30%。
2結果
對課程內容的整合和知識拓展完善了制藥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對教法和學法的改進提高了教學效率;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則促進了學生能力的提高;而評價體系的改進反過來又促進了教學發展。通過教學改革,學生對藥物化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大大提高,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積極學習狀態,并在理論學習和實驗中開始初步具備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2012年,我院制藥工程專業有6名學生獲批6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名學生的畢業論文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學士論文。我院制藥工程專業從2006年開始招生,2010年首屆畢業考上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學生寥寥無幾。從2010年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后,近3年來,我院每年都有多名學生升入沈陽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及其他一些“985”和“211”高校攻讀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這表明我院的藥物化學課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3結語
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藥物化學作為制藥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和藥物研制與創新的先導學科,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課程教學改革是人才培養的關鍵和核心,今后在教學實踐中,還應不斷對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以更好地滿足創新性、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
作者:劉鳳志1朱小東1張海娟2余天桃1馮尚彩2工作單位:1.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2.臨沂大學現代藥物研究院
- 上一篇:物流課程教學案例庫創建思考
- 下一篇:體育游泳課學生素質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