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論文
時間:2022-07-07 09:10:56
導語: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已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本文主要通過分析藍墨云班課這一專業教學軟件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實踐中探究教學資源信息化、教學互動信息化、課程評價信息化的方法。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移動通信技術、云技術的蓬勃發展,促使高等職業教育逐漸向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傾斜[1-2]。教育部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此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也指出,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更加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信息技術在促進教育公平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提高教育質量和建設學習型社會、推動教育理念變革和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1藍墨云班課
藍墨云班課是最近出現的、備受教育工作者關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之一,是一款可實現移動環境下即時教學互動的App,有IOS和Android兩種版本,對教師和學生免費開放。藍墨云班課包括移動端課堂互動平臺和PC版教學資源存貯平臺,充分滿足教師線上教學資源分享和課堂在線互動需求。開設課程前,教師在移動端(電腦或手機)創建云班課,生成班課邀請碼,學生通過手機下載云班課App并使用邀請碼進入班級。教師需要提前規劃好翻轉課堂相關課程活動,學生根據學習要求進入云班課進行課前學習,完成課程任務。
2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翻轉課堂是相對于傳統課堂上講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模式而言的[3-4],是指學生在課前通過自主學習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或從網上下載的教學微視頻以及拓展材料,課堂時間則是教師用來解答學生問題,訂正學生作業,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課程設計和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手段則能為其提供了有力支撐。專門為移動環境下教與學設計的藍墨云班課,可以為翻轉課堂教學活動提供充分的信息技術支持。本文擬以上海健康醫學院大學三年級“食品低溫保藏”教學實踐為例,探討藍墨云班課在翻轉課堂中的具體應用。2.1翻轉課堂整體教學設計。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整體化教學設計思想。在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分析、學習目標分析、學生特征分析及預見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疑惑。需要設計學生學習某個知識的過程,包括課前學習和課上學習。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知道為了達成學習目標需要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活動最合適,還要知道可以用什么樣的手段來創建信息化學習環境。本文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從5方面展開(見圖1)。2.2課前任務設計與評價。第一,根據整體化教學設計中制訂的教學目標設計課前任務。第二,根據課前任務,列出學習資源清單和學習任務清單,設計學習資源。教師利用藍墨云班課上傳課前學習任務單、微課視頻、測試題目等,安排課前學習活動。第三,任務設計分層次展開,遵從從易到難原則,將挑戰與獎勵掛鉤,引導學生去挑戰自己。對于難度較大或比較復雜的任務,可以作為選做的附加題,用額外獎勵方式鼓勵學生勇敢挑戰。翻轉課堂課前學習主要依靠學生自主完成,因此學生興趣和學習動力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利用動機激勵模型,即ARCS模型來評價學生完成課前任務的學習動機。ARCS模型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約翰•凱勒教授于1983年提出[5-6],利用4個要素A(Attention,注意力)、R(Relevance,相關性)、C(Confidence,自信心)、S(Satisfaction,滿足感)來評價學習策略的設計。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相關性指的是學習內容與學生自我價值之間的相關性;自信心是指人們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心理傾向;學習滿足感是個體在認識周圍環境過程中所展示的一種愉悅體驗,一種對個體心靈狀態、學習成效進行自我衡量時所獲得的歡愉感受。本文采用了ARCS模型評價課前任務設計是否充分考慮到學生學習動機(見表1)。
3課堂活動設計和實施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的顯著區別是課堂不再以講授知識為主,而是強調知識的內化、能力的拓展。教師需要收集學生課前學習反饋(如課前測驗),在了解學生對已有內容掌握程度的基礎上,通過答疑和選擇性講授一些內容幫助他們達到教學目標。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組織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課堂活動中要完成對課前學習的答疑解惑與應用提升,這里的應用提升是指教師需要通過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幫助學生實現知識技能的提升,而非原地踏步。本次授課共兩課時,時長80分鐘。授課對象為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對專業知識學習熱情高,喜歡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云班課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如小測驗、頭腦風暴、答疑討論、小組活動、投票等,通過互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本案例展示了基于云班課的課堂活動流程設計(見表2),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探索更多的設計形式。
4教學評價與考核
在整個翻轉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課前學習以及課堂活動參與情況都會通過藍墨云班課進行記錄,各項活動都被賦予一定的經驗值(學習行為的計分辦法),教師可以根據經驗值評定學生學習成績,了解學生是否參與學習活動,并對沒有參與的學生進行提醒。課堂考勤簽到、課前預習、答疑討論、小組展示和課堂測試等環節,教師都可以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量化評估,客觀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此外,教師可以根據考核結果,及時給予學生督促和提醒,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5結語
第一,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高等教育資源的共享、學習時間的碎片化都驅使著教育信息化變革,移動通信技術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藍墨云班課作為專業的教學互動軟件,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教師線上教學資源分享和課堂在線互動需求,并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技術支持。第二,與以往傳統課堂上教師講課時學生玩手機不聽課的尷尬局面不同,在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手機可以正大光明地進課堂,作為學習工具來使用。從上課簽到到豐富的課堂活動(如頭腦風暴、在線測試、投票功能、討論、小組活動等),都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了當代大學生移動學習的要求。第三,信息化教學需要流暢的網絡的支持,對教學環境有一定的要求。另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小班制學生中實施效果更好。第四,手機成為學習工具,這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控力,教師可以利用一定的激勵方式或約束機制避免學生上課用手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
作者:褚小菊 李婷婷 馮婧 陳林軍 單位:上海健康醫學院
- 上一篇:高等數學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
- 下一篇:高校琵琶教學改革思考
精品范文
10翻轉課堂教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