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課堂體育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時間:2022-06-04 04:15:06

導語:對分課堂體育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分課堂體育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研究

摘要:對分課堂是近幾年新興起來的教學新模式,進一步改變大多數中國式教師強灌輸的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結合以往多種教學方式,如形成性評價、翻轉課堂等的教學特點發展起來。筆者研究對分課堂在體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很好解決了當前體育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突出難題。在實踐教學中這種創新的教學理念,豐富了體校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為體育學校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對分課堂;體育學校;語文教學;《荷塘月色》

1.對分課堂理念及發展現狀

對分課堂是2014年由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張學新在文中總結,對分課堂是結合傳統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勢,進行取舍折中。對分課堂的核心理念是把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對分課堂把教學分為在時間上清晰分離的三個過程,分別為講授、內化吸收和討論,因此對分課堂也可簡稱為PAD課堂。對分課堂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減輕教師負擔;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更加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了學習成效。陳瑞豐提出針對傳統講授法下學生被動學習的不足,在對分課堂的新型教學理念下,從講授內容的不可替代性和呈現方式的靈活性、詮釋材料的易接受性、課堂場景的多變性三個方面對課堂講授進行優化。相應的教學實踐表明,優化后的講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黃美紅,張廣勛提到有效的對分課堂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而且能活躍課堂氣氛,啟迪學生思維。綜上所述,對分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近幾年得到很大推廣,被很多教師用在一線教學課堂上,也被廣大教師所認可,課堂反饋很好。針對體育學校教學困境能起到很好的啟發作用和實踐應用價值。

2.《荷塘月色》對分課堂實踐

《荷塘月色》是人教版高中一年級第二冊第一課,本篇文章對于培養學生的文學欣賞審美能力、提高寫作能力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體育學校的青少年運動員學生普遍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基礎差別很大,參加體育賽事和集訓占用了在學校學習時間,重訓練輕文化的現象尤為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對于文學經典作品的學習也是同樣缺乏興趣。筆者講授語文課程十九年,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嘗試各種教學方式方法,雖取得過一定的成效,但體育學校語文教學過程還是遇到很多困擾。主要表現為學生對文化課學習有為難情緒、缺乏學習興趣、動力不足、課前預習和課下作業不重視。學生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把對分課堂帶入體育學校語文課堂《荷塘月色》這篇課文中應用,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習積極性提高、完成作業情況好、知識掌握更扎實。

2.1課堂講授《荷塘月色》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朱自清,在1927年任教清華大學時,描寫月色之下清華園荷塘的景色的一篇抒情散文。在對分課堂教學理念中強調,老師要避免研究教材越細越深,就對學生灌輸越多的弊病。要深入了解掌握并運用“精講留白”的對分原則,首先對正值“四·一二”事件之時,曾經參加過“五四”運動的朱自清,對當時黑暗現實,他悲憤、不滿同時又陷入對現實無可奈何的苦悶彷徨之中的寫作背景進行的簡單的介紹。然后重點講作者寫景,引入,重點詞“月下”“荷塘”,布置小組討論任務,你能在腦海中想到的月下景象。相比傳統語文課堂滿堂灌教學,翻轉課堂和慕課等教學方式,對分課堂的教師講課時間減半,教師需要把知識系統的主干如作者簡介、作品創作時的社會背景,重點字詞、重點難點進行講解,教師避免灌輸,而是啟發學生討論思考及重要核心知識的傳遞和掌握,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

2.2課堂討論練習在以往的語文課堂上,會對知識點布置分組討論,沒有到位的課前準備和有關課程內容的預習,體校學生們的特點是,學的和不學的學生分為一組,也討論不起來;不愛學的學生就在一起聊天。課堂紀律反而變差,嚴重影響教學進程。在對分課堂上,教師先引出問題,教師和學生自由問答、教師的引導就是和學生交流討論。在交流中出學生在討論中圍繞《荷塘月色》題目中的兩個重點詞,開始討論自己想到的月下景象。教師做筆錄。討論環節,盡量讓每位學生都要想出自己的“亮閃閃”,然后動筆寫下自己在腦海中的月下景象。

2.3課堂分享每位學生都進行了積極思考,寫下月色下的景象(如月下的大海、月下的星星、月下跳廣場舞的人們、月下的小吃街等等)。教師先不要規定條條框框,能想到什么盡情寫。然后在課堂上學生們分享念出自己的微型寫作作品,每位同學視角、視點、心理表現各不相同,所以每段文字都各有千秋。教師注意提煉其中的亮點,如學生們的寫作特色、運用的寫作手法、觀察角度等。然后再讀朱自清寫景抒情的經典段落和句子,學生對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充滿詩情畫意的描寫,文章寫景使用的比喻、通感、疊字、擬人等寫作手法和特點更加了然于心,對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更加能夠體會從多種角度,多方面去描寫對象的形象和生動。經過了這個過程,學生們真正能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這篇寫景散文清新委婉的藝術風格,內化和吸收了作者細致的觀察,嚴謹縝密的結構,樸素洗煉的語言,情景交融的描寫。在整個學習中,寫景的過程,學生們不僅深入理解了文章,而且有自己的視角,寫出很多精彩的作文片段。舉例來說,“亮閃閃”部分,有的學生描寫的月下的大海,像籠上一層薄紗,小螃蟹也躲起來睡覺了,很生動。和朱自清寫得荷葉“婷婷的舞女的裙”有異曲同工之妙。學生們都能積極參與,亮點紛呈。

2.4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為更好的進行課堂教學,筆者通過對150位體校青少年運動員(高一、高二學段)問卷調查顯示,青少年運動員文化考試成績不理想,認為自己是因為從小練體育,文化基礎本來就差的占78.2%;因為周圍同學不學習,所以自己也選擇不學習的占42.7%;認為自己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占67.9%;認為參加集訓后,回來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占15.5%;認為老師講的課能吸引自己,就能愿意聽的占82.6%;通過老師指導和努力,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課成績的占96.1%。由此筆者分析,青少年運動員能比較清晰的認識自己文化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但也希望通過努力取得文化課學習好成績,希望文化課老師能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對分課堂實施后的問卷調查顯示,認為對分后課堂能增加學習興趣學習氣氛更加活躍的占88.1%,認為對分課堂后老師的講課內容能掌握的更加扎實的占89.1%,認為亮閃閃分享環節好,能增加學習的信心和快樂的占89.7%。由此可知,對分課堂的應用,能讓大多數學生感到學習過程開心、有收獲感。對分課堂上,學生們主動學習的意識被調動,學習動力、學習熱情被有效激發。在亮閃閃分享環節,學生們思維活躍,互相分享,原來一說寫作文,學生們不知如何下筆,但是通過對分課堂,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鍛煉。整個語文教學過程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過程都很快樂并充滿獲得感。

3.結論

青少年運動員這個群體是非常特殊的,他們從小接受體育訓練,有的小學階段就已經離開家,在學校過集體生活。他們的目標是為國家爭取金牌和榮譽,所以他們集體榮譽感強,訓練上流血流汗都不怕。但是由于體育訓練的特殊性,也造成他們學習系統不完善,文化基礎差這樣一個現實情況。所以對分課堂在體育學校語文課堂上的應用,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探索。學習過程輕松,學習知識能當堂吸收掌握,減少了學生想學學不會,想寫寫不了這種畏難情緒的產生。筆者也將繼續聯系實際繼續深入學習理解對分課堂理念繼續研究探索。

作者:張新異 單位:山東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