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音樂休閑旅游開發探討

時間:2022-03-21 03:22:36

導語:少數民族音樂休閑旅游開發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少數民族音樂休閑旅游開發探討

摘要:音樂休閑是人類休閑的一種重要形式,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可以宣傳旅游目的地,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繁榮,拓寬旅游產品,為景區增加新的賣點,有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交流。苗族音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在旅游產業中被利用開發,由于經驗不足,在苗族音樂旅游產品開發中出現諸多問題。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旅游開發策略。

關鍵詞:苗族;音樂休閑;旅游開發

在旅游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民族音樂成為文化旅游的重要資源,在旅游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少數民族地區旅游開發應該重視民族音樂的作用,充分利用民族音樂的旅游價值。

1音樂的旅游功能

1.1音樂可以宣傳旅游目的地,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

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不僅僅是人類的藝術大餐,人們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也可以從歌詞的內容認識和了解一個地方的自然風光與民族文化,還可以從歌曲的曲調加深對一個地方了解。比如《家鄉有條猛洞河》這首歌,讓人們了解猛洞河的美麗的自然風光,《納西情歌》不僅唱出了麗江的各大景區,也唱出了納西姑娘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神奇的九寨》唱出了九寨溝的美麗山水和令人神往的魅力?!缎”澈t》則唱出了湘西苗族在日常生活中背小孩場景和居住跳腳樓的習俗,如此等等。這些歌曲的演唱,為這些地方起到了宣傳的作用,同時為這些地方的旅游形象的樹立起到了促進作用。

1.2音樂可以促進旅游目的地經濟繁榮

音樂可以推動地方經濟的繁榮,我國南寧舉辦的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對南寧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帶動了南寧經濟的發展,根據李廣宏的研究表明,“1999年第一屆民歌節期間,經貿洽談會簽約額僅為70億元左右,7年后的2005年民歌節經貿簽約額就飚升到了316億元,增長了近5倍?!鄙贁得褡逡魳吩诖龠M當地旅游經濟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麗江納西族古歌曲在麗江大放光彩,“整個納西古樂產業年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

1.3拓寬旅游產品,為景區增加新的賣點

在為數眾多的旅游景區中,不管是以人文資源為主還是以自然資源為主,景區認識到了音樂的主要作用,很多景區延伸了旅游產品,開發音樂旅游,有的是以音樂名人為文化特色賣點,有的以音樂設施和音樂樂器為旅游賣點,有的以音樂表演為賣點,以音樂表演為賣點的最為常見。比如湖南長沙的岳麓山是一個著名的風景區,不僅岳麓山的自然風光令人陶醉,岳麓書院的文化同樣是蜚聲中外。岳麓書院不是完全滿足于其悠久的歷史文化,為了拓展旅游產品,開發了音樂表演的項目。在岳麓書院開設一個古代音樂表演室,室內擺設了戰國時期流行的一座編鐘和其他古代樂器,游客穿上古代“官人”服裝坐在房間里,享受中國古代音樂演奏,仿佛回到了戰火硝煙的戰國時期。目前很多旅游景點認識到音樂開發的主要性。

2音樂旅游產品開發的類型

2.1以音樂本身為賣點的音樂旅游開發

這是以音樂為吸引物的音樂旅游開發項目,也是最為常見的音樂旅游,每個民族和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音樂本身就是非常寶貴的旅游資源。其中民歌的資源最多,數量總計超過30萬首。戲曲也是常見的民間音樂,在中國戲曲豐富多彩,很多優秀的戲曲贏得了中外游客的贊美和好評,也是珍貴的音樂大餐。比如周莊的旅游開發中,就挖掘了昆曲的價值。

2.2以音樂名人的影響力為賣點的音樂旅游開發

這類音樂旅游開發,是以音樂名人的影響力為基礎的,世界上是名人旅游的一類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居、名人墓地、名人遺物、名人題字、名人造訪過的地方等等,都可以作為旅游吸引物來開發旅游,音樂名人也不例外。如利物浦的甲殼蟲音樂旅游,維也納的音樂家故居、音樂家墓地等等。2005年超級女聲之后,四川策劃了超級女聲的旅游線路,讓粉絲們造訪超女的宅邸。而在桂林欣賞《印象-劉三姐》的游客,可以與劉三姐的扮演者合影,這些都屬于音樂名人魅力的作用。

2.3以音樂相關的物體為賣點的音樂旅游開發

這類音樂旅游的賣點雖然不是聽音樂,也未必是受到音樂家影響,而是與音樂相關的音樂廳、歌劇院、音樂博物館、音樂酒吧、音樂街道等等。比如以音樂廳和歌劇院為賣點的音樂旅游,“如悉尼歌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那什維爾的老大歌劇院、倫敦的皇家慶典音樂廳、皇家歌劇院等等,這些音樂的圣殿都是因為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而成為了游客行程中的重要景點?!备鞣N音樂小建筑物,如音樂樓梯、音樂馬路、音樂亭、音樂墻、音樂塔等也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2.4以音樂節事活動為賣點的音樂旅游開發

首先是音樂表演,比如都市音樂表演,“以美國百老匯為例,它的音樂劇產業成為了推動當地旅游的主力,曼哈頓地區60%的游客與到百老匯看戲有關,旅游市場與演出市場基本交織于一體?!逼浯问且魳饭澥禄顒?,音樂節事活動一般冠之以“藝術節”、“音樂節”、“音樂會”等名稱,比如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和云南麗江的雪山音樂節,這類節事活動與經貿洽談、招商引資結合在一起,聯合推動當地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第三是音樂賽事活動,比如2007年江蘇衛視的“絕對唱響”,貴州衛視的“多彩貴州”等,這些音樂節事活動為當地的旅游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2.5以音樂為營銷手段的旅游開發方式

音樂作為營銷手段,為旅游目的地宣傳營銷,這是最為常見的旅游開發模式,比如《家鄉有條猛洞河》是宣傳湖南永順縣的猛洞河,《納西情歌》是為了宣傳麗江旅游,《神奇的九寨》是宣傳九寨溝,《我的家鄉梵凈山》是宣傳梵凈山。旅游目的地通過音樂宣傳來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苗族音樂特點

苗族音樂在苗族生產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苗族音樂具有明顯的苗族文化特征,歌詞、曲調、發音特點都具有明顯的苗族特色。

3.1苗族音樂的功能特點

首先,是休閑娛樂功能,苗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利用音樂達到了休閑和娛樂,比如苗族在山上挖地,休息的時候唱一首歌,可以放松一下自己,同時勾起了美好的回憶,滋潤了勞動的活力,有助于勞動效率的提高。苗族在喝酒、接客、送客等活動中要唱歌和對歌,在對歌和唱歌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其次,苗族歌曲具有說話的功能。苗族在談戀愛、接客、送客、喝酒等場合要對歌,對歌就是一唱一和,用歌詞表達心意。特別是苗族男女之間談戀愛,他們比較含蓄,有些話不好當面說,苗歌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比較婉轉的表達了心中的意思,取得說話所沒有的效果。第三,苗族歌曲具有記憶和教育功能,苗族很多歌曲的歌詞是教育人們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熱愛生活、勤勞勇敢,苗族這些歌曲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苗族沒有文字記載其歷史文化,對于苗族歷史的了解,可以從苗族文化的各個方面來取得的,苗族古歌記載了很多苗族遠古時期的傳說、神話、故事,是研究苗族的寶貴歷史資料。

3.2苗族音樂的自然特點與民族特點

苗族音樂來源于苗族生活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湘西苗族居住在崇山峻嶺的大自然中,山林鳥語花香,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和呼喚起床的雞叫聲,給苗族創造音樂帶來了靈感,因此,雞叫聲和鳥叫聲體現在苗族音樂的曲調上,這是苗族音樂的自然環境特點。苗族歌詞的內容,反映了苗族人民生產生活場景,記錄了苗族人民吃飯喝酒、接待客人、結婚生子的內容,苗族音樂的歌詞反映了苗族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是研究苗族文化的寶貴資料。苗族古歌記錄了苗族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戰爭、祭祀、遷徙、慶?;顒拥?,是苗族的活史冊,這是苗族音樂的民族特征。

3.3苗族歌曲的配樂特點

現代流行歌曲都有配樂,很多國家和民族的歌曲也是有配樂的,在現代流行歌曲中,很多歌曲的成名往往是配樂出色而得名的,沒有配樂的現代流行歌曲是難以想象的。苗族歌曲則不同,苗族歌曲主要功能是代表說話,比如苗族青年在談戀愛時的對歌、苗族招待客、歡送客人、坐堂對歌等等,都是傳達唱歌者的思想,最重要的是讓對方聽懂,如果對方聽不懂,那么對歌就無法進行。顯然,配樂會干擾歌詞的清晰度,影響聽歌者的聽力,從而影響對歌,這是苗族音樂一般沒有配樂的主要原因。

4苗族音樂旅游開發策略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美麗動聽的音樂是世界的共同精神糧食和精神財富,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古人用“余音繞梁”贊美了好音樂給人帶來的無窮享受。顯然音樂是人類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音樂本身是藝術產品的,可是在市場經濟社會里,音樂和其他藝術品一樣,也是商品,可以用來交換,帶來財富。在旅游經濟中,音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音樂既可以是旅游開發的產品,提供給游客欣賞;也可以是旅游營銷的媒介,通過音樂讓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還可以輔助襯托旅游產品的展示,為游客增加旅游體驗的效果。

4.1充分利用音樂影響力對旅游目的地宣傳營銷

音樂的社會功能主要是休閑娛樂,人們在享受音樂的休閑活動中,通過音樂的歌詞和曲調特色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一些信息,從而音樂具有旅游宣傳營銷的功能。不少地方創造旅游歌曲,用來促進旅游開發和旅游宣傳。比如《我的家鄉梵凈山》、《神奇的九寨》、《跟我到新疆來》、《納西情歌》等。歌曲在宣傳苗族地區的人文與山水,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阿幼朵的《醉苗鄉》、《黔東南的七月》等歌曲客觀上宣傳黔東南民族文化,宋祖英歌唱《小背簍》客觀上也宣傳了湘西民族文化。

4.2音樂歌詞突出主題

突出中心和突出主題,是旅游歌曲的一個重要特點,比如新西蘭這個國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新,于是在其宣傳歌曲中就強調了新,巧妙利用了地球上最年輕的國家這一特點,結合了人類喜歡永遠年輕的心理,唱出了“foreveryoung,Iwantbeforeveryoung”。我國很多優秀的旅游歌曲也是如此,比如《納西情歌》就是如此,用“納西姑娘唱情歌”這個主題,宣傳了麗江文化特征。

4.3音樂體裁情景結合

歌詞題材一般有景有情,景與情結合,旅游歌曲有的以寫景為主,通常又由寫景引出贊美之情,比如由陳思思演唱的《納西情歌》中,首先唱出千年的麗江古城、神秘的瀘沽湖、迷人的玉龍雪山,最后唱納西姑娘,而整個歌曲都有“情”貫穿始終。有的歌曲以抒情為主,在抒發感情的過程中,也寫景,情景結合,比如歌曲《神奇的九寨》則沒有直接描述九寨溝景區的景點特征,但是用了比喻的手段和擬人的手法描繪了九寨溝的“神奇”和“向往”,歌曲以抒情為主,也輔助以寫景。有的旅游歌曲是以敘事為主的,通過敘事,宣傳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比如歌曲《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的歌曲主要寫景,輔之以贊美的情感,比如《家鄉有條猛洞河》。

4.4民族性與流行性結合

旅游歌曲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首先,在歌詞方面,可以融入地方和民族的方言。方言是一個地方文化的特色之一,反映了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體現了一個地方的特點和歷史變遷,運用方言交流,具有親切感。方言在旅游歌曲中的適當運用,可以增加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滿足游客的求異心理需求。比如歌曲《張家界情歌》歌詞中的“辣子”、“莫”、“崽”等方言,這些方言不是很難聽懂,但是又體現了湘西特色。其次,在曲調方面,可以融入地方民歌特色和民族特色,讓游客感知到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比如電視劇《木府風云》的主題曲《凈土》歌曲中搭配了納西民族特色,重復了簡單而又傳神的民族風格“哦啊依喲啊依耶”。但是也不能夠完全的原滋原味,否則受眾就非常的有限,所以又要注意其流行性與時髦性,具有現代特色。

4.5歌詞適當重復以增強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度

歌詞的主題或者歌曲中的鮮明特色,需要反復,加強游客的感知度,“旅游歌曲作為商業性的歌曲,需要通過旋律及歌詞的反復來達到強化聽者記憶的效果。歌詞和旋律是緊密相關相連的,通常情況下歌詞中數記憶點的重復次數最多,而記憶點所對應的樂句也是旋律中的精華部分,是可以用于不斷重復的主題動機?!币虼?,在歌曲創作的時候就要注意“重復”的使用,使人們對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度得到增強。

作者:吳玉寶 吳顯云 單位:銅仁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鳳凰縣千工坪中學

參考文獻

1李廣宏.音樂的旅游趨動力研究[J].商業現代化,2006(11)

2薛瑾.旅游中的民歌資源開發與保護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3唐嫚麗.音樂旅游開發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8

4張僳君.旅游歌曲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