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發展研究

時間:2022-12-17 09:36:02

導語: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發展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網絡環境下我國的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和國際化發展困境,并對網絡環境對我國民族音樂帶來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在網絡環境下的國際化發展策略,希望能夠在網絡環境下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擴大我國優秀文化的影響力,促進我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

關鍵詞:網絡環境;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發展

我國的民族音樂是在農耕文明時期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音樂包括戲曲、說唱音樂、民歌、器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等,代表著我國各民族的生存與發展歷史,承載者我國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對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發展一直是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方向,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能夠加強我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國際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促進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我們的生產與生活中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便捷,文化藝術的交流與傳播變得更加深入和徹底,各種文化藝術形式給我國傳統的民族藝術包括民族音樂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與考驗,在這種形勢下,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的生存和傳播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所以我們要加強對網絡環境下我國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發展方式的研究,為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提供重要參考。

一、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困境與國際化傳播問題

1.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困境。少數民族音樂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只有經過人的傳播與傳承,才能夠生生不息,缺乏人對文化的傳承,那么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便不可能實現。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面臨著非常尷尬的境地,我國會唱少數民族歌曲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國外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和思想對我國人民的思想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很多少數民族的青年也開始外出打工,長期離開自己的家鄉讓他們逐漸失去了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受到多種文化思想的沖擊,他們的思想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在流行音樂與傳統音樂的激烈碰撞下,流行音樂逐漸占據了我國的音樂市場,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音樂的市場越來越小【1】。比如在我國瑤族的傳統節日“趕鳥節”是一項非常熱鬧的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在“趕鳥節”當天,瑤族會舉行盛大的對歌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參加“趕鳥節”的人越來越少,往日盛大的活動場面也很難再出現。很多少數民族的年輕人都比較喜歡現代化的流行音樂,少數民族掌握民族音樂文化的都是一些年齡比較大的老年人,隨著老年人的離去,很難再找到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人,對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威脅。2.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問題。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的種類非常多,但是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水平非常低,國際家化傳播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從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渠道方面來看,大部分少數民族音樂都是依靠文化代表團到國外進行商業演出或者文化交流演出,國際化傳播形式非常單一。雖然網絡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音樂的傳播之中,但是在網絡上很難見到少數民族音樂的出現。加上其他國家也比較重視對于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這對于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發展也能夠形成非常大的競爭壓力,如果少數民族音樂不找到有效的國際化傳播形式,那么將會在國際化音樂發展的浪潮中越來越失去競爭優勢。很多少數民族音樂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由于受到外國受眾欣賞需求的影響,很多演出單位都對少數民族音樂的曲風和演奏方式進行了改變,導致這些民族音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魅力,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形成了一定的影響。近年來,流行音樂成為國際音樂的發展潮流,很多少數民族音樂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都加入了一些流行音樂的元素,這也使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變得越來越大眾化,很可能面臨消失的危險。

二、網絡環境給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1.網絡環境為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帶來的機遇。在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具有很強的廣泛性和即時性,打破了傳統的民族音樂傳播方式的限制,有利于少數民族音樂的快速、廣泛傳播。傳統的民族音樂傳承方式都是通過地方電視臺、民間晚會或者口頭教授方式進行傳播,傳承的地區大多僅限于本民族地區,對外傳播與交流非常少,更不要說國際化傳播【2】。隨著網絡的出現,傳統的少數民族音樂傳承方式被打破,少數民族音樂能夠通過網絡媒體和各種手機媒體平臺隨時隨地向世界各地進行傳播,傳播的主體不再單一,傳播方式也變得多種多樣,有力的促進了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在少數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型傳播方式和傳播途徑,積極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旅游資源,增強少數民族音樂的開發和利用價值。少數民族在促進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時,可以把民族音樂與民族習俗、民族服裝以及民族舞蹈等進行充分的結合,走上一條產業化的發展道路,順應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資源,增強少數民族音樂以及文化在國際方面的知名度,促進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和經濟的協同發展。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能夠方便的進行傳播和存儲,并且在傳播過程中信不會占用物理空間,時間和空間對于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限制也將不復存在。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時,可以在網絡上建立少數民族音樂的官方網站、少數民族音樂數據庫或者少數民族音樂網上博物館等,最大程度的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多種形式向世界各地的人們展示少數民族音樂的魅力,為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創造更大的可能。網絡上的民族音樂能夠實現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共享,使少數民族音樂能夠獲得更大的傳播廣度和傳播深度,幫助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傳承與發展下去。2.網絡環境為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帶來的挑戰。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時,由于國際化傳播內容比較難控制,所以必須要加強對傳播內容的把控。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是單向傳播,傳統主體和內容都比較容易控制,但是網絡媒體具有較大的交互性,很多交互性的論壇、社交軟件如QQ、微博等發展都非???,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時,可能會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篡改,在少數民族音樂中夾雜一些反動信息,或者是恐怖主義信息,不利于少數民族音樂的國家化發展,對我國的形象也可能會造成較大影響,所以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時,一定要加強對傳播內容的控制。比如有些人為了在網上博眼球,故意抹黑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形象,這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國家化發展會造成很大的不利【3】。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過程中,很可能會受到西方音樂文化的影響,使少數民族音樂具有較強的西方音樂文化色彩,這樣一來,就會使少數民族音樂喪失原有的特色與魅力,導致少數民族音樂與其他音樂形式出現同質化的現象,對擴大少數民族音樂的影響力非常不利。所以少數民族音樂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一定不能夠放棄優秀的傳統音樂元素,防止少數民族音樂與西方音樂或大眾音樂趨同,失去少數民族音樂獨特的魅力。

三、網絡環境下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策略

1.利用網絡加強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在發展民族音樂時,可以網絡上打造一些精品的民族音樂欄目,促進民族音樂在國際社會中的廣泛傳播,逐漸形成一種民族音樂傳承與發展的良性循環【4】。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內容和形式都非常豐富,想要把每個民族的所有音樂全部進行國際化傳播非常困難,所以少數民族在進行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時,一定要對本民族的音樂進行系統的整理和篩選,選出一些內涵豐富、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符合國際社會欣賞需求的精品音樂進行廣泛的推廣和傳播,這樣的民族音樂更容易被國際社會的受眾所接受,增強國際社會受眾的傳播積極性,讓國際社會的受眾在接觸到這些優秀的民族音樂時,也會積極、主動的進行民族音樂的傳播,使民族音樂能夠在國際上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和發展。2.加強少數民族音樂的教育和專業傳承人才的培養。我國少數民族在促進民族音樂的國際化發展時,還要注重加強少數民族的音樂教育和專業傳承人的培養,加強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這樣才能夠為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對少數民族的學生進行教育時,可以把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引入學校的教學課堂之中,拓展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學空間,豐富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和發展渠道。比如我國瑤族的山歌在發展過程中就寫入了當地中小學生的教材之中,以教學內容的形式把民族音樂教育的方式固定下來,讓更多的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和了解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加強了他們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喜愛和傳播。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聲樂教育時,也可以把少數民族音樂引入到高校的音樂課堂教學之中,引入少數民族音樂的傳統唱法教學訓練,形成高校聲樂教學方面的特色,加強少數民族音樂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利用大學生的國際影響力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5】。由于少數民族音樂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特殊性,所以在國際化傳播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使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面臨巨大的困難。少數民族在進行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時,一定要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在少數民族地區尋找民族音樂的優秀傳承人才,并加強對民族音樂優秀傳承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加強少數民族音樂傳承者對于民族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人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然后著力提升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人的傳承意識和國際化傳播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對少數民族音樂進行傳承和國際化傳播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增強少數民族音樂傳承人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升他們對于少數民族音樂國際化傳播的積極性。3.利用多元化的網絡平臺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在進行國際化傳播時,傳播渠道非常單一,這對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一定要注重加強對網絡媒體的運用,加強少數民族音樂在國家化傳播過程中的互動性。比如少數民族在進行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時,可以在FACEBOOK、TWITTER等國際化的社交媒體上少數民族的特色音樂作品,讓國外的受眾能夠在這些社交媒體上對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進行充分的了解,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者還可以在這些社交媒體上與國外的少數民族音樂愛好者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國外的少數民族音樂愛好者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了解,增強他們對我國少數民族音樂的喜愛。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承人也可以錄制一些比較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MTV到YOUTUBE上,讓國外的少數民族音樂愛好者在欣賞我國的少數民族音樂時,還能夠對我國少數民族的民族風情進行了解,增強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效果。4.國際化傳播過程中要保留少數民族音樂的傳統特色。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文化是我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逐漸積累和形成的,充分體現了我國各個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活狀態以及民族文化等,這些文化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保存至今,對我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能夠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他并不是一種普適性的音樂體系,有人喜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有人不喜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這是在所難免的現象【6】。但是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存在,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應該站在欣賞的角度來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承與發揚。在對少數民族音樂文化進行繼承時,要把他放在整個少數民族文化的生態系統之中,保持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特色,充分發揮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特有的價值,更好的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國際化傳播。

參考文獻:

[1]陳曉敏.我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國際傳播研究——評《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國際傳播與推廣》[J].新聞愛好者,2017(10):145-146.

[2]劉小琴.論我國民間音樂在新舊媒體環境下的傳播及發展[J].民族音樂,2017(2):10-12.

[3]陳乃平.新時期少數民族音樂傳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貴州民族研究,2016(6):106-109.

[4]周雪.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少數民族音樂傳播的文化策略[J].貴州民族研究,2016(10):107-110.

[5]李晶.我國音樂的國際傳播——評《中國音樂國際傳播的歷史與現狀》[J].新聞與寫作,2017(2):166-167.

[6]吳鵬.新時期我國少數民族民間音樂的復合化和可持續發展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2):77-80.

作者:王亞輝 單位:許昌學院音樂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