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生產學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探索
時間:2022-10-10 11:03:33
導語:家禽生產學課程建設和實踐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家禽生產學》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培養適合地方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關鍵詞:地方高校;家禽生產學;教學內容;培養;能力
《家禽生產學》是韶關學院動物科學專業的核心課程,是研究家禽的種類、生理特征、生產性能、現代化養禽設備、養禽技術的學科。目的是結合當地特點培養學生的養禽技術,特別是如何應用現代養禽技術提高家禽生產效益,改良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
1課程的特點
1.1《家禽生產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1]課程內容主要有家禽的品種、生產工藝、種蛋選擇、家禽的人工授精和人工孵化技術、雛禽的選擇和飼養、育成禽的飼養、產蛋禽的飼養、肉禽育成和育肥的技術等。為了讓學生掌握好養禽技術,必須要求學生動手操作,把所學的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1.2課程內容豐富,知識面廣。課程的內容有雞、鴨、鵝等多種家禽的生產特點、飼料配制及加工、環境條件控制、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方面。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重點講授家禽的人工孵化、雛禽飼養、育成禽的飼養、產蛋禽的飼養、肉禽的規?;B殖及環境控制等技術;布置課外作業加強學生實踐、網絡課程學習,提高教學質量。1.3家禽生產技術更新較快,新設備、新知識多。家禽生產是我國畜牧業中發展最快、集約化程度最高的產業。隨著現代的機械制造技術、電子技術、人工智能的不斷提高,養殖技術不斷更新,新的生產工藝、飼養技術在家禽生產中得到廣泛運用[1]。因此在教學中,應不斷把新的思維、技術、內容反饋給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家禽生產學》理論課教學要重點突出,以便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目前韶關學院動物科學專業所使用的教材(中國農業大學楊寧教授主編)內容偏重于理論教學,實踐性不強。在教學內容方面需要進行適當的增刪。2.1突出重點內容,讓學生掌握課程的精華。課程的教學內容必須與當地養禽業的發展緊密貼合。在韶關主要養殖的禽類有雞、鴨、鵝,這些品種中,主要以肉雞、肉鴨為主;特種禽類有七彩山雞、斑鳩、鷓鴣、貴妃雞、烏骨雞,主要以貴妃雞、烏骨雞為主。在教學中著重介紹肉雞、肉鴨的養殖生產,特種養殖著重介紹貴妃雞、烏骨雞的養殖生產。2.2內容結合新技術、新工藝來講,培養學生的超前思維、創新思維?,F代家禽養殖發展快速,生產工藝、養殖技術更新快[2]。生產設施與設備經過多年的改進也越來越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家禽生產技術和生產經營方式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質量安全和環境污染控制問題越來越被重視[2]。所以原來書本上的生產技術及其經營管理方式和現代的養殖模式沖突越來越大,及時更新和講授最新的生產工藝、養殖技術,特別是適合地方特色的生產工藝、生產方式;還應制造條件帶學生到生產單位參觀、學習,闡述家禽生產可能的發展方向,有利益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2.2.1家禽業發展概述方面的改革介紹家禽場生產和經營生產技術,強調廣東特別是韶關家禽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方向。目的在于使學生對所學課程的內容有一個總體認識,能夠讓學生掌握這門課的重點內容;強調家禽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養禽業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2.2家禽品種繁育技術簡略講解簡單介紹家禽育種方法、家禽標準品種等內容,原因是學生今后從事家禽育種的人數寥寥無幾,家禽標準品種在當前的生產中很少見到,常養的禽類差不多是雜交品種,因此著重介紹當今在生產中主要養殖的品種更貼近生產實際需要。2.2.3家禽生產工藝重點強調現代的電子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重點介紹廣東現代養殖設備、環境控制設備與自動化控制系統等內容,強調環境因素對家禽的影響等內容。讓學生知道家禽生產已經普遍使用設備,強調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在家禽生產中的廣泛運用,家禽生產的環境控制、加水喂料、清糞、疾病診斷等工作一定會逐步走向機械化、智能化。強調家禽福利的作用和好處。2.2.4蛋禽生產技術主要介紹蛋雞生產工藝部分目前廣東省蛋雞生產機械化程度高,自動化喂料、喂水、清糞、環境控制程度高;在學習蛋雞生產管理規程,強調蛋雞場機械化和自動化、智能化的操作。2.2.5肉禽生產技術重點講解黃羽肉雞的養殖模式在廣東白羽快大型肉雞的養殖以規?;?、集約化養殖模式為主,而優質黃羽肉雞除傳統養殖方法外,特別介紹公司+基地(或農戶)和小規模放養2種養殖模式。不同的養殖模式對飼養管理、衛生防疫和產品特點有不同的要求,發展的前景也有差別,強調學生今后從事這方面工作時的創新點也有差異。2.2.6水禽生產技術主要介紹廣東水禽的發展趨勢和養殖模式廣東省沿海、河流水庫多,水禽優良品種多,如烏鬃鵝、獅頭鵝、陽江鵝、馬崗鵝、連山麻鴨、中山麻鴨等。水禽養殖方式多樣化,如網上平養、地面平養、舍飼養殖、發酵床飼養和魚鴨混養等。養殖模式新型高效,主要有生態養殖、旱地圈養、舍內立體養殖和舍飼養殖等[3]。要求學生分析水禽各品種的養殖方式、模式的優缺點,根據廣東的地方特點和消費習慣,分析哪種模式更適合當地的特色。
3實驗課的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意識
3.1加強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一個培養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平臺。目前韶關學院有繁殖育種實驗室、養雞舍及占地13.33hm2的生態園,能有效開展各種家禽的養殖。重視家禽生產學的實踐操作,盡可能讓學生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提供好的實驗條件和材料,如成立紅三角畜牧有限公司,招募感興趣的同學加入,通過公司的形式讓學生自發組織,在生態園養雞、鴨、鴿子等,教師給予技術上的指導。適當為學生提供實驗經費,如雞苗錢、鴨苗錢、部分飼料錢、藥品錢,放手讓學生做,學生自負盈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動手能力和創新性。讓學生利用學校的實驗室、生態園開展“大創項目”,提高學生創新能力。3.2整合實驗內容,突出重點,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家禽生產學》實驗內容多,知識點零散,實踐性較強[4]。為了取得良好的實驗課教學效果,選擇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實驗內容很重要。如孵化器的構造和使用、雞的孵化、初生雛禽的性別鑒定、雛雞的飼養、肉雞及商品雞的飼養,加強疾病防治(雞舍消毒、接種疫苗、藥物預防)等。教師布置任務,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讓學生把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教師有目的引導下,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具體做法要求每個學生孵化10只種蛋、養成10只小雞,教師提供資金、設備、場地、技術指導。整個實驗過程學生自己設計養殖模式,給水、給藥等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創新性。在整個肉雞孵化飼養中,學生遇到問題時,自己探索性的解決,教師適當的引導。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有利于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動性、激發他們創造的欲望,使他們享受到創造的樂趣[5],激發了那種不畏艱辛、排除萬難的斗志,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6]。學生通過完成這些任務,掌握了雞孵化、飼養管理的各個環節,既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自信心,又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3.3強化學生吃苦精神和安全生產意識。在教學中,特別是實驗課的教學中,要給學生灌輸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讓學生自己動手養雞、清糞。要將安全生產放在首位,教會學生判斷健康及疫病狀態的家禽,做到三分養雞七分防病,提高養殖效率、肉質的品質。
4加強師資隊伍培養,提高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
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學生學好這門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保障。為了加強教師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整合教師資源,充實課程教學隊伍,聘請養禽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到校上課,培訓相關教師,使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教師主動到養殖場去鍛煉、學習,特別是去現代家禽養殖場,積累實踐經驗,豐富實踐水平,為教學積累素材。
5改變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1“微課”教學。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用簡短的、完整的教學視頻為學生講授,如種蛋的孵化條件、胚胎的發育、小雞生長的環境要求、肉雞的育肥等。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使用便利等特點,可在智能手機和電腦等移動終端觀看,能夠實現移動學習、在線學習、遠程學習、混合學習,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自主學習,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7]。這種方法與傳統教學相比,對學生的感官刺激更廣,其注意力相對更容易集中、穩定持久,在放松狀態下大腦思維會更加敏捷活躍,容易加深理解,形成深刻印象,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理論新知識。在建立微課教學后,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5.2“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教學視頻,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的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進行面對面互動交流、答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與合作能力[8]。翻轉課堂既不是視頻取代教師,也不是學生孤立在線學習,而是“線上”和“線下”教學活動的一種融合,讓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教育。激發學生向更深層次學習,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都仪萆a學》教學革新要突出重點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破原來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通過幾年的教學改革,韶關學院動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在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努力打造高素質、創新型、技術型和應用型畜牧專業人才是韶關學院的培養目標。
作者:陳建榮 肖正中 唐勝球 趙翠燕 王榮梅 單位:廣東韶關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創新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分析
- 下一篇:高中文言文群文閱讀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