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生態學實踐課教學改革應對措施
時間:2022-06-04 08:39:37
導語:園林生態學實踐課教學改革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代社會的進步使得園林生態學開始成為各大涉農高職院校關注的重點內容,但從當前我國園林生態學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園林生態學實踐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師還應當不斷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全面推行教學改革。具體分析了當前園林生態學實踐課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關鍵詞:園林生態學;教學實踐;存在問題;對策
從本質上來看,園林生態學是生態學和園林學交叉的學科,它關系到很多方面的內容,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給學生講解課本知識,同時也應當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多教給學生一些實踐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
1當前園林生態學實踐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方法守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當前,我國很多園林生態學教師在教學時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主要是課本上的知識,學生也只是完成當堂課教師布置的任務,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這種學習方式過于被動,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很難形成對園林生態學的學習興趣[1]。
1.2教師缺乏科研和實踐能力
目前,我國園林生態學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教師在教學時自然不會過多地給學生分享自己的實踐經驗,這樣一來自然會影響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1.3實習基地落后
現階段,限制我國園林生態學教學效果提升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實習基地建設落后,甚至很多學校的園林生態學建設基地較小,學生的人均實習面積根本不夠,學生無法通過課堂實踐得到個人能力的提高[2]。
1.4安全責任壓力過大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常困惑于如何處理好教育活動與學生人身安全。當前,教育倡導教育活動生活化、情景化,園林生態學教師力求把學生帶到真實的園林生境中,讓他們去感知、觸摸、發現、體驗園林的生態環境。但安全卻成為懸在園林生態學教師頭上的一把利劍,層層審批報備,責任風險自負,使很多園林生態學教師不愿意也不敢帶學生走出校園去進行情景式教學。
2提升園林生態學教學效果的具體措施
2.1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關注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卻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不利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要知道,在園林生態學中涉及到很多的內容像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合、風景園林對資源的利用、材料的設計與選擇等等。教師應當盡量多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在實踐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植被的選擇與運用等,讓學生能夠學會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來挑選適宜的植被;與此同時,也應當注意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空氣污染程度較高的地區應選擇對污染氣體有抗性的植被進行栽種,干旱地區要選擇抗旱的植物材料[3]。
2.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園林生態學的基本原則
園林生態學重視的就是人與自然之間能否真正地實現和諧、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也應當不斷地向學生滲透園林生態學基本原則,讓學生可以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首先遵循鄉土性的原則,注意對地方性物種的保護,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實現現代風景園林生態化設計的目標,同時也可以真正地將地方特色凸顯出來,有效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除此之外,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高效性的原則也是不可忽視的,設計人員應當充分考慮到園林建設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損耗,本著高效性的原則來全面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從而更好地呈現出風景園林的設計效果,讓其可以充分地體現出舒適性和健康性,給現代人提供一個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
2.3做好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工作
新課改的推進使得園林生態學教學方法開始發生轉變,教師在教學時應當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政府也應當加大資金投入來做好實踐基地建設工作,并為實踐基地配備專業人員,與此同時,各大高職院校也應當不斷地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來幫助提升實踐教學的整體水平[4]。另外,學校也應當積極地和各大企業合作,給學生創設一些參加園林設計工作的機會,讓學生可以真正地參與到園林生態設計的全過程中,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去進行園林設計,在實踐中應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并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4優化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應當不斷加大對園林生態學教學的重視,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生態園林學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應當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學習的過程獲得專業技能的提升,開闊自己的眼界,進而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具體地,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案。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學會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從根本上理解園林生態學的內涵。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借鑒別人的優秀教學經驗,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才能夠不斷地培養出具備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
3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園林生態學教學的實踐性非常強,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將自己的思維禁錮在傳統的教學體系中,而是應當賦予其更多的實踐,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去動手進行實際操作,這是提升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高職院校學生個人能力提高的最佳選擇。只有高職院校園林生態學教師積極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高職院校加大對園林生態學的關注,才可以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園林生態學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海霞,鄭和平.淺析園林生態學實踐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現代營銷,2012(9):270.
[2]姜碩.園林生態學實踐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21):293.
[3]解盼,龍岳林,王仁才,等.園林生態學實踐教學的改革探討[J].湖南農業科學,2015(08):143-145.
[4]李莉.園林生態學實踐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03):25-27.
作者:龐捷 單位:酒泉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況分析
- 下一篇:服務業員工創新能力影響機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