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設計分析

時間:2022-06-19 09:11:41

導語:藥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設計分析

摘要:為夯實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基礎,醫藥行業需要具備藥學類自然科學與法規類社會科學雙重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即藥事管理人才。為提高高校藥事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實踐工作技能,依據綜合分析我近幾年藥事管理專業實習、就業的反饋信息,探討了藥事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設計,旨在提高藥事管理專業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藥事管理;教學改革;課程設計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食品藥品安全基礎也需夯實。因為食品藥品的質量維系著國人的命脈,可以說是我國社會穩定與可持續性發展的重要政治問題。醫藥行業是個知識密集型產業,決定了這個行業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豐富的藥學專業知識,還需要與時俱進的工作技能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近幾年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仍然凸顯,為保證用藥安全,國家在兩方面促進藥品質量安全水平穩步提高,第一是不斷加大對已上市藥品的質量監督抽驗力度;第二是加強法制建設,采取一系列措施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藥品行為,確保公眾用藥安全。藥品質量安全保障的水平對于醫藥行業、企業的人才儲備提出了新的要求。醫藥行業不僅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工人,也更需要懂質量的藥事管理人才,這種復合型人才具備藥學類自然科學與法規類社會科學雙重知識,在食品藥品質量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夯實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人才基礎。

1藥事管理專業人才實踐技能不足

(1)高職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學校與企業的合作,校企合作確實能顯著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這是大學課堂教學達不到的。現階段藥事管理專業的學生校內的部分實訓課和校外實習主要放在合作企業進行。然而由于企業的運行機制與高校的機制有很大的差別,再加上企業終歸以盈利為目的,使得只有一小部分企業能夠真正支持學生完成全部教學實習項目,導致實踐教學和頂崗實習的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動力使企業參與辦學和專業建設“形式”重于“內容”。(2)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和創新力度不夠?,F在科技和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的藥事管理人才需要具備哪些專業知識、操作能力和實踐技能才能滿足醫藥生產企業、醫藥經營企業的需要?因此還需加強教學改革和理論研究,要進一步深入分析對這一關鍵性問題。藥事管理專業的教學手段主要采取的是理論講述與案例教學、學生上網及專題討論相結合的模式,經過進一步分析教學模式發現,現階段的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行政管理實踐技能的訓練,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質不能達到社會質量管理、行政管理崗位的能力要求。(3)需要完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F在藥事管理專業的課堂教學效果由學生、同專業教師以及學院教學督導三方進行綜合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并不能客觀、公正的評價教學效果,尤其是不能有效的評價實訓教學和頂崗實習的教學效果。

2整體教學體系設計

2.1課程整合方案。在《藥事法規》、《GMP實施與管理》、《GSP實施與管理》、《藥品注冊申報實務》等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中逐步推進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強化實訓教學,加大項目教學的比例,開展情景模擬訓練,對實踐實訓和畢業實習進行網絡平臺化指導與管理。減少理論授課時數,加大實訓課時比重。在教學環節上務求突出實踐性,即在教學體系內穿插課堂實訓教學環節、校外實訓基地參觀以及頂崗實習實訓環節。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所學知識在實踐中融會貫通,達到知識與技能同步增長的目的。有效整合《藥事法規》、《GMP實施與管理》、《GSP實施與管理》、《藥物質量檢測技術》等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資源,建成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平臺。2.2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規劃。2.2.1新建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規劃及重點建設任務加強實訓室硬件建設、新建校內專業綜合實訓室1個以上,開發、購買或升級教學軟件。2.2.2現有校內實踐基地提升思路與規劃開發建設各類實訓基地及教學資源,開展“三化式”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一,實境化教學。建設完善校內藥店、連鎖藥店倉庫、GMP車間、藥品陳列實訓室等實訓基地,學生在“雙師素質”的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模擬演練、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現場教學。第二,虛擬化教學。為配合虛擬化教學的開展,積極開展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開發《藥品陳列虛擬實訓室》等虛擬仿真軟件;開發建設《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與管理》、《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實施與管理》、《藥店經營與管理》等網絡課程、慕課;建設完善全國首個藥學(藥事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將本專業主干精品(網絡)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實現教學的網絡化、信息化。第三,即時化教學。通過即時事件跟蹤、藥事微博等多種形式跟蹤我國醫藥領域最新動態,開展即時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綜合職業應用能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真正體現了“零距離”教學。2.3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規劃。2.3.1新建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規劃及重點建設任務優化、拓展部分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新增校外實訓基地10個以上。2.3.2現有校外實踐基地提升思路與規劃確立“校政企”融合的教學改革模式。開展校企研討會,商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及優化、課程實踐教學、教材開發、實踐基地建設和專業技能大賽指導、接受教師掛職鍛煉和培訓,以及服務學生和教師等事項;在校政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教學做創一體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加課堂外的職業技能實踐活動,將課堂內的知識進行轉化和應用,強化教學效果。

3結語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在教師角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互動方式、考核與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開發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立體化的教學資源,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璇.項目教學法在《企業管理》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0,(9):253-254.

[2]楊舒杰,陳玉文,羅剛.關于積件思想的GMP網絡模擬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新校園中旬刊,2014,(3).

[3]劉蘭茹.建立GMP教學基地培養應用人才[J].藥學教育,2007,23(3).

作者:宋 明 侯迪 單位:1.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2.寧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