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線上教學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9-21 10:34:36

導語:“生物化學”線上教學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物化學”線上教學探索與實踐

[摘要]在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各高校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教學目標,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線上教學模式,以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這對于每名教師而言都是一項新的挑戰。本文通過分析《生物化學》的課程特點及學生學科背景,采用雨課堂和釘釘軟件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并通過問卷調查評價線上教學效果。結果表明,在《生物化學》課程中實施的線上教學模式,獲得學生和同行認可的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病毒;生物化學;線上教學;探索實踐

2019年12月,武漢出現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以下簡稱“疫情”)。為有效遏制疫情的擴散,教育部于2020年1月27日要求各地大中小學校推遲春季開學時間,并于1月29日發出倡議,利用網絡平臺,展開“停課不停學”[1]。突發的疫情使學校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從2020年春季開始,大多數學校實施了線上課程教學[2]。按照教育部及云南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以下簡稱“我?!?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采用線上教學方式進行授課。線上教學,是一種基于網絡的教學行為,有利亦有弊。一方面,線上教學效率高,形式多樣,網絡資源豐富,易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師生之間缺乏“溫度”,也缺乏互動,加上一些客觀因素的限制,如網絡卡頓、平臺不穩定等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課堂積極性[3-5]。因此,我校為落實“停課不停學”的倡議,充分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要求全體教師積極行動,在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模式、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各方面迅速改革和創新。我校醫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有2019級助產學專業1班、2班,共計75人的“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任務,涉及兩位授課教師。因為“生物化學”課程理論知識較為抽象和繁雜,知識點也較多[6],加上助產學專業文理兼招,其中文科生占25.33%,同時本次疫情發展迅速,留給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準備時間非常有限,所以在線教學是對教師和學生的巨大挑戰?;诖耍P者以“生物化學”課程為例,簡要介紹疫情防控下開展線上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和教學效果,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1線上教學的準備

根據疫情的防控要求,我校醫學院提前謀劃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不打無準備之戰。教學副院長提前做好協調溝通工作,保障信息暢通,制定各項工作預案、提出工作要求,指導各門課程完成教學安排?!吧锘瘜W”課程教學團隊,團結一致、積極配合,高質量地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授課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搜集整理在線教育資源,結合學生實際,選取了由河南大學于“愛課程”上的“生物化學”課程資源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輔助資源。線上教學平臺是進行線上教學的基礎。通過前期調研,充分聽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遵從簡單高效的原則,選擇合適的教學平臺[1]。提前學習、調試線上教學軟件,如雨課堂、釘釘軟件及微信公眾號等,建立各班級的QQ群,與學生隨時溝通,保持聯系。此外,我校醫學院還為第一周有教學任務的教師配備助教1名,以學生身份進入課堂隨堂聽課,遇到問題及時反饋,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最終我們采用了基于雨課堂、釘釘軟件、微信公眾號平臺三位一體的線上授課模式,既可以多方位地為網絡直播授課的順利完成保駕護航,也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相互促進,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2線上教學的開展

2.1課前利用雨課堂和QQ群發送預習資料。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不同,學生沒有紙質教輔資料。因此,課前我們利用雨課堂、QQ群提前2天將視頻資料、教學課件(學生預習版)、教材電子版給學生進行自主預習。雨課堂具有自動記錄學生預習授課PPT的情況,學生對于授課PPT如有看不懂的頁數可通過雨課堂課件數據反饋給教師,或通過班級QQ群與教師討論、交流,這樣教師在進行線上授課時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2.2采用釘釘軟件和雨課堂進行直播教學,增強師生互動。開課前5分鐘打開用釘釘軟件的簽到功能進行簽到,規范課堂管理;打開釘釘軟件的攝像頭功能,讓學生能夠看到教師,拉近授課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時刻感到教師的溫暖,將人文關懷滲透于線上教學課堂之中。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通過雨課堂課堂測試來帶動上課節奏,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監測學生聽課的效果,并可以根據學生作答的情況調整授課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雨課堂的隨機點名功能讓學生通過釘釘語音功能回答方式來緩解學生長時間面對電腦困乏、枯燥的聽課狀態。學生則可以通過雨課堂的彈幕、釘釘軟件聊天功能與教師互動[7]。2.3利用雨課堂和微信公眾平臺發送課后練習題及拓展閱讀資料。疫情防控下,為了更好地遠程督促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校醫學院將本學期的形成性評價的比例大幅度提升,占期末總成績的50%。每章節授課結束,教師通過雨課堂課后作業,并設立課后作業完成截止時間,超過截止時間雨課堂自動停止提交作業從而達到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復習的作用。同時,讓學生整理每一章節的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構筑生物化學系統性的知識架構,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課程中相對獨立的各個知識要點,幫助學生梳理整個單元的整體內容,將前后知識連貫起來。學生在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過程中如有問題,可以通過班級QQ群與教師交流討論、進行答疑。此外,學生居家學習自主時間多、上網查閱資料方便等,在抓好基礎知識點學習的同時,讓一些同學適當做一些探究學習,如查閱有關岡崎片段的發現、RNA的不對稱轉錄、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等文獻資料,以學生為中心,帶動討論課開展有效互動。2.4線上教學過程中積極融入思政教育。課程思政作為鑄魂育人的關鍵,其教學模式及方式方法必須因時而進、因勢而新[8]。在實施線上教學前授課教師認真梳理了“生物化學”教學內容的課程思政元素,見表1。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銘記我們是“導播”,而不是單純的表演“網紅主播”,要讓學生跟隨教師的指導參與到課堂的學習過程中來。為此,在授課中根據授課內容,結合病毒具體的防控措施,講解75%乙醇的消毒機制;通過微信公眾號“生化君”將“生物化學”課程中涉及的重大科學事件、科學家等發送給學生,如《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著名生物化學家吳憲教授生平事跡、疫苗的研制過程等,以此來激勵他們潛心學習,積極探索,增強專業自信[9-10]。

3線上教學效果的評價

在完成8周的線上教學后,從學生角度參考吳麗萍線上教學調查問卷內容[11],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2019級助產學專業75名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表2),收集了學生對前8周“生物化學”課程線上教學的滿意度、學習效果、在線互動方式等方面的反饋意見。此外通過雨課堂,采用開卷考核的方式,對線上教學的內容進行期中測試。結果顯示,75名同學均參與了問卷調查。整體而言,有68.00%的同學對前8周“生物化學”課程的線上教學感到滿意和非常滿意,53.33%的同學對線上學習效果感到滿意和非常滿意,68.00%的同學知識掌握一般。此外,60.00%的同學認為課前預習課件對課程學習幫助很大,66.67%的同學認為預習課件的時間應為30~60分鐘。對于線上教學,74.67%的同學表示能跟上教學進度,44.00%的同學表示直播授課時教學音頻質量一般。對于章節練習題,54.67%的同學認為難度適中,54.67%的同學認為課后測試題的時間應15~30分鐘為宜,同學喜歡的的題型依次是單選題(98.67%)、多選題(49.33%)、填空題(40.00%)、主觀題(13.33%)。對于互動方式,85.33%的同學表示喜歡課程直播過程中使用彈幕聊天進行實時互動。期中測試結果所圖2所示,81.34%的同學測試成績在90~100之間。

4小結

綜上,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線上教學工作,既是一次教育信息化發展成果的考驗,也是教學改革機遇。一方面,通過上述線上教學方案的實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81.34%期中測試成績在90~100分,這說明學生對線上授課內容有一定的掌握;教師課前通過雨課堂預習課件,課后發送章節測試練習題,讓學生畫思維導圖等方式,加大了形成性考核的力度;但有不少同學表示課后練習題較難,學生返校后需進行重點輔導,并提前謀劃做好線上教學與后續課堂教學的銜接,總結前期大規模線上教學的經驗,在加強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基礎之上,采用線下、線上相結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12]。另一方面,教師掌握了相關線上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為之后進行線上線下進行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建設線上一流金課奠定了一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荷芳.疫情下的儀器分析課程在線教學設計與探索——以緒論為例[J].大學化學,2020,35(05):75-80.

[2]王青.識變、應變:面向未來的在線大學物理教育——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關于推進在線物理教育教學研究的工作[J].物理與工程,2020,30(02):3-6.

[3]胡小平,謝作栩.疫情下高校在線教學的優勢與挑戰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20,(04):18-22+58.

[4]侯德亭,柳青峰,楊華,等.抗疫期間提高大學物理線上教學效果的探索實踐[J].物理與工程,2020,30(03):11-15.

[5]郭英劍.疫情防控時期的線上教學:問題、對策與反思[J].當代外語研究,2020,(01):9-13+25.

[6]陳浩,敖博,黃茜,等.獨立學院護理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反思[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06):937-939.

[7]楊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組織學與胚胎學》課程網絡教學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0,34(03):1-4.

[8]王雪燕,張強.疫情之下高校思政課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舉措[J].福建茶葉,2020,42(04):266-267.

[9]1965年,我國科學家第一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EB/OL].2020-5-6.

[10]謝兆輝,焦德杰,李學貴,等.穿石于滴水,潤物在無聲——生物化學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生命的化學,2020,40(05):1-7.

[11]吳麗萍.病毒肺炎疫情下護理本科生在線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20,10(01):35-39.

[12]呂海俠,王淵,張莉,等.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學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0,34(02):135-137.

作者:陳浩 范海濤 敖博 和世瓊 劉云春 單位:1.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醫學院 2.大理大學基礎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