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網絡教學思考
時間:2022-04-15 10:31:29
導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網絡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響應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濱州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開展了網絡教學。生化教研室通過平臺選擇以及教學設計、考核方式等多方面改革,力圖打造更加適合網絡教學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
關鍵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網絡教學;教學平臺
為阻止肺炎疫情蔓延,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發出了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并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濱州醫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迅速做出部署,安排教師參加在線教學培訓,快速掌握網絡教學手段,適應網絡教學模式,以保證“停課不停學”的順利實施。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分子水平的前沿性學科,主要探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及遺傳信息傳遞等內容,在醫學基礎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更為后續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1]。但是該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內容晦澀、瑣碎,尤其是物質代謝篇章涉及大量的代謝反應,不適合進行網絡教學。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居家學習的興趣并保證學習效果,成為我校生化教研室教師首先要思考的問題。生化教研室成立了由教研室主任、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主講教師組成的疫情期間線上授課小組,針對網絡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集思廣益。
1選擇多元化網絡教學平臺
針對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的特點,開展網絡教學是主要模式。網絡教學相對于傳統面授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無法及時接收學生對講課內容的實時反饋,無法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另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網絡教學中學生無法動手操作也是存在的一大問題?;谏鲜鰡栴},本學科教師多次進行集體備課,商討解決方案。疫情期間開放的網絡教學平臺種類繁多,但各平臺均有自己的優點和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多平臺并用才能取長補短,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1.1利用騰訊課堂進行直播。騰訊課堂相對于其他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網絡流暢,不容易掉線,這是保證教師直播的首要因素。另外,騰訊課堂操作簡單易上手,對從未接觸過網絡教學的教師來說可在短時間內掌握,且騰訊課堂可以播放PPT中的動畫效果,對于本學科代謝部分的連貫的代謝反應講解尤為重要。1.2利用智慧樹和騰訊會議進行實驗教學。在進行實驗教學時,為了使學生獲得更為直觀的體驗,我們采用教研室前期錄制的實驗教學視頻,該視頻已上傳到智慧樹平臺,學生直接登錄即可觀看。但是,學生觀看視頻時由于沒有真正動手操作,所以會遇到很多問題。因此,我們選擇騰訊會議App進行小組討論和課堂答疑,可同時實現多人互動,方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1.3利用雨課堂進行預習。為了更好地提升網絡教學效果,課前預習是一個很好的輔助手段,我們利用雨課堂不僅能夠推送預習資源,還可以直觀地查看學生的預習情況。1.4利用問卷星進行問卷調查及時的調查反饋是不斷優化和改進網絡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通過問卷星平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星平臺操作便捷,可輕松導入問卷,支持電腦、手機填寫,且方便查看統計結果。
2完善已有的網絡教學資源
本學科前期已經建立了人衛慕課和智慧樹平臺的教學資源,在疫情期間,這些網絡教學資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為此,我們完善了網絡教學平臺,及時上傳了最新錄制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視頻,調整了教學大綱、課后習題等內容,并搭建了在線討論、留言互動、在線測試、在線作業等模塊,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之后能夠及時進行檢測和互動。
3優化網絡教學設計
學生在參加網絡教學時精力有效集中的時間較短,且有些學生由于長時間盯著屏幕、家中環境嘈雜及自制力不足等原因難以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著重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3.1鼓勵學生自學。居家學習期間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所以要適當增加學生的自學內容,使其參加網絡教學時“有備而來”,教師再有側重點的講解,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才能提高。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授課對象主要是大二學生,已經有了一年醫學學習經驗和知識基礎,所以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我們制訂了更加有利于學生自學的教學計劃,在課前進行預習資源的推送,包括雨課堂內置的慕課視頻、學科教師自行錄制的微視頻以及各平臺的優質視頻資源,并且鼓勵學生將預習內容以思維導圖方式展示。3.2適時開展課堂互動。網絡教學中每10~15分鐘為一個節點,學生此時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為了及時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我們會適時設計課堂互動環節,如隨機提問和檢測,通過平臺發送測試題或利用平臺的舉手、連麥、開放留言等功能抽查學生回答問題等。3.3結合疫情進行課程思政。疫情期間正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時機,且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內容與此次疫情關系密切[2],故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可以激發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核酸結構與功能時融入結構為RNA病毒,在講解常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時融入的分離和測序、熒光PCR法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等內容,在講授重組DNA技術、基因診斷和治療時融入對治療藥物及疫苗研發的思考等。3.4及時進行課后跟蹤和反饋。網絡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課上師生不能進行直觀互動,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所以需要及時進行課后跟蹤和反饋。在這方面,我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并及時批改反饋;二是通過問卷星平臺對學生進行網絡教學意見調查;三是將學生繪制的優秀思維導圖進行展示點評,以形成“趕幫超”的學習氛圍。
4制訂更適合網絡教學的考核方式
為了更好地檢測學習效果,合理的考核方式必不可少。網絡教學考核也應緊扣教學目標,測評學生經過學習是否達到了預設的知識、能力及素質目標。因此,考核方式應既具有傳統線下考核的目的性,又兼顧網絡教學的特點,切實起到以考促學的作用。我們制訂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4.1平時成績。主要由網課簽到、網課觀看時長及訪問次數、課堂互動(隨機測試題、彈幕、舉手、連麥等)和平時作業組成,占總成績的15%。通過考核督促學生加強網課學習并完成知識點的快速測試,便于反饋。4.2過程性測試。主要以每章節的思維導圖繪制為主,成績包括教師評價、學生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占總成績的10%。4.3形成性測試。將教學內容劃分為生物大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遺傳信息傳遞、分子生物學四大部分,每一部分組織一次測試,共4次,匯總后占總成績的20%。測試以主觀題為主,利用騰訊會議平臺進行監考,并且同時準備多套試題,合理設定考試時間,避免學生考試中互相交流。4.4總結性考試。和以往的期末考試類似,抽取網絡試題庫的試題進行測試,占總成績的55%,并將此部分成績與以往的線下教學考試成績進行對照。綜上所述,疫情期間我們通過教學平臺選擇以及教學設計、課程考核等全方位的改革開展網絡教學,目前教學已經進行了近一學期,對比傳統線下教學,筆者認為網絡教育具有以下優勢。一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加強了,究其原因可能是網絡教學中師生之間通過微信、QQ互動,平時一些不善言談的學生可能更喜歡這種互動方式,積極與教師交流;二是網絡教學解決了教師重復教學的問題,使得教師留出更多時間用于解答問題、批改作業和改進教學;三是課程可以回放,豐富了學生復習時的參考資源;四是教學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五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網絡教學資源,拓寬了學生獲取學習資源的渠道。
疫情使得我們提前接觸并適應了網絡教學,這對今后的教學而言無疑是一場革命,也是當今“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3]。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將網絡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取長補短,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為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麗影,張艷,莫煒,等.醫學生物化學在線課程建設與翻轉課堂實踐[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1):69-71.
[2]朱婉瑩,劉妍.疫情防控期間生物化學在線課程建設的探索[J].基礎醫學教育,2020,22(4):285-287.
作者:張菡菡 孔麗君 金昌洙 單位:濱州醫學院
- 上一篇:生物信息學課程思政教學應用探究
- 下一篇:會計英語詞匯特點與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