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研究

時間:2022-12-17 02:59:22

導語: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研究

摘要:即興伴奏是一項重要的課程培養項目,涉及到幼兒基礎教育的改革,對學前教育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一方面促進了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推動了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在素質教育倡導下,對學生和幼兒提出的更高標準的要求。本文從學生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的重要性認識,現存的教育問題以及提升措施做出了闡釋。

關鍵詞:學前教育;即興伴奏;培養訓練

一、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的重要性

(一)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性。學前教育專業即興伴奏課程是一項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也是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學前教育專業必修專業課程之一,是技能性很強的一項藝術。理論基礎上的雄厚可以支撐一個學科做好向前發展的充分準備,在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培養中,可以提供更加系統的教學。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的實踐性可以促進學生結合伴奏練習,切實提升技能,從而在今后的幼兒師范教學中做好即興伴奏的教育工作。(二)專業素養的體現。課程設置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邊彈邊唱的能力以及即興伴奏的能力,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是幼師專業綜合素養的重要體現。在幼兒教育人才市場的需求中,對于即興伴奏教學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展現了幼兒教學中對于音樂課程教學的重視。掌握了專業的即興伴奏能力,在教學中就可以表現出彈唱和伴奏的能力,將自身的專業素養融入到教學環境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對幼兒教育音樂素養的提升。(三)推動幼兒素質教育新發展。在傳統的幼兒教學中單一的管理教育已經不存在了,加強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的課程教學和科學管理體系已經建立完善起來。在新頒布的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前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在最新的幼兒園管理教育理念中提出“幼兒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等,推動幼兒基礎階段教育的進步和發展。即興伴奏課程在幼兒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推動幼兒素質教育的發展和進步。

二、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的現狀

(一)教學缺乏規范統一性。首先在教育教學政策方面,國家對于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方面,缺乏統一的規范,在教學課程構建中沒有制定一個相應的課程規范標準。在即興伴奏的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進行專業化針對性的教學,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是呈現出普遍化的音樂課程教學,課程中音樂作品的選擇也脫離了學前教育課程針對幼兒教育的特點。對于在即興伴奏教學中,并沒有規范教材的使用。在大多數幼兒師范學校中,對于即興伴奏課程使用的教材都是延用了音樂院校中的課本,并沒有考慮學前教育學生的學習和接受能力,在一個非專業化音樂學習的環境中,不能根據專業本專業的特點進行教學,因而缺乏理論教學上的科學性,不利于提升學生對于即興伴奏的理解,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幼兒師范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二)學生的基礎技能和認知水平不高。在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即興伴奏技能的培養與訓練中,學生普遍存在著音樂理論基礎薄弱,學習實踐能力差的特點。由于大多數幼兒師范生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音樂課程培訓,對于音樂課程上的伴奏存在認知上的缺陷,不能對音樂伴奏有一個明確整體的認識,從而造成了大部分學生音樂課程即興伴奏能力基礎技能和認知水平不高的現象。(三)課程教學體系缺乏完善性。在幼兒師范生的即興伴奏課程中,我們的課程教學體系缺乏完善性。在傳統的課程理論教學體系中,各個課程之間是脫節的,隔離的,相互之間缺乏聯系性。在伴奏教學體系中,課程的學習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即興伴奏,還應該做好做好其他科目的輔助學習,包括和聲的訓練,視唱練耳的訓練等,通過全面的學習和提升,做好即興伴奏學習的強化工作,不斷提升即興伴奏的學習效果,不斷完善課程教學體系。(四)教師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在即興伴奏的教學學習中,還存在著即興伴奏教學理論和實踐脫節的現象。在學前師范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關注度不夠,在班級內學生的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統一的教學課堂中,有些學生存在著學習上的困難,跟不上學習的節奏,從而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師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得到理論學習和實踐的同步訓練,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沒有得到及時的實踐訓練,從而導致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掌握不牢固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沒有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提升即興伴奏的培養與訓練的措施

(一)規范課程教學,完善教材編寫。教學課程的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項目工程,學前教育專業是在素質教育的形式下產生的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教學形式多樣化的成果形式。正是由于其包含了多種學科的學習內容,顯得其專業學科的博大龐雜。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本專業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要符合幼兒教學的目的,培養出優秀的幼兒教育人才。首先要在教材上做出規范和改編,對于個專業的教材內容要適當的簡化,在即興伴奏課程中作品的要符合本專業學生的素養,與幼兒教學息息相關,能夠貼合幼兒教育專業的實際,結合幼教的理論進行闡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內容以及本專業的意義價值所在。(二)創新教學形式,組織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標準中,教育提倡創新教學方式,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營造濃厚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多想多思考。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對即興伴奏做好科學的課程規劃設置,形成完整周密的課程體系標準。在即興伴奏的教學中,引入和聲等其他內容的介紹,拓展課堂的教學學習廣度,讓學生通過傾聽音響的變化來實現對和弦的理解和運用,并能夠對作品的曲調和風格即興分類。在教學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歌曲伴奏規律的探尋,針對班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好課堂學習小組的分配,合理安排成員的學習,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互相幫助,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實現多元互動,可以充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網絡多媒體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展示與教學有關的圖片,影像視頻等,讓教學過程更加便捷高效。(三)完善教學體系,提升教學科學性。在即興伴奏的課程教學中,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用實踐鞏固理論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即興伴奏是一項實踐和理論非常強的課程,因此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提升教學的科學性,認真做好教學工作,讓學生在即興伴奏的學習中提升學習效率。完善教學體系,需要我們在課堂上做好理論教學工作,向學生闡釋清楚,在課堂上生成充分的即興伴奏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打牢基礎學習,做好練習實踐的準備。即興伴奏的學習中,我們要及時通過訓練指導讓學生感受理論轉化成實際行動的成果,及時鞏固學習,創設更加優質的教學環境,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接受專業化的流程教學,在科學高效的教學體系中接受即興伴奏的學習和教育。(四)關注教師教學,夯實學生基礎。在幼兒師范學前教育專業中,一方面,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成長,另一方面要關注教師的成長。在教師方面,可以通過開展教師研討會,提升教師的認知水平,開設教師進修班,為教師提供進步的空間。在學生方面,要注重他們即興伴奏基礎知識的牢固,從而培養自己的自信心,提升自身的心理品質,鍛煉自身在公共場合的演奏能力。在教師專業化教學上,要注重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修養,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既要照顧整體學生,從全局的角度實現一般化教學,同時要注重針對個別優秀的學生進行指導和拔高,針對特別差的學生,要鼓勵他在課堂上的學習,進行個別的指導,同時鼓勵其他學生互相幫助,實現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夯實學生的基礎,提升課堂的延展性,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行拔高,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在即興伴奏的學習中認識到學前教育專業綜合素養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梁藝紅.試論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1,04.

[2]吳宗魁.談學前教育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3,10.

[3]李利佳.高師鋼琴教學法之我見[J].鋼琴藝術,2003,08.

[4]魏延格.有關“即興伴奏”問題的商榷—兼對“師范性”的認識[J].鋼琴藝術,2003,10.

作者:劉珈 單位:蘇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