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12-22 10:37:21

導語:新媒體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媒體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現代科學技術的推陳出新緊跟日益發展的文化需求,從各方面來講,傳媒介質逐漸走向融合。在飛速發展的21世紀,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讓我們步入新媒體時代。而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何在教學中進一步體現新媒體的作用是教育改革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新媒體;改革;媒介融合

在互聯網日益發達的今天,手機終端與固定終端都實現了大規模的資源共享,媒介融合使現階段的信息攝取由單一的形式走向了多樣化,同時高校的多媒體專業改革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1教育現狀分析

1.1新媒體教育的發展脈絡。從傳媒進化史來看,經歷口耳相傳、印刷傳播、電子產品以及數字媒介時代,基于現階段的需要,技術的革新讓新媒體應運而生。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在新興技術支撐體系下演化出的新媒體形態,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新媒體則從2007年衍生之初就投入了教育行業,在2014年于各大高校中興起,全方位、立體化、新形象均使新媒體在教育事業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深刻。[1]1.2國外新媒體設計專業的發展現狀。以美國為典型案例,美國的新媒體專業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主要是以計算機圖形為基礎的數學技術,這對從事計算機行業的學生有很高的硬性要求。比如,學生要會運用3DMax或Maya等軟件在計算機上制圖,同時在此基礎上,為3D科幻影片制作高水準的特效,提供更高質量的技術支撐。第二類則是設立在傳媒學院和商學院下,與影視傳媒相關的專業。第三類主要出現在藝術類專業上,要求學生有相當的語言表達能力。1.3國內新媒體專業的發展現狀。在國內,新媒體行業的就業前景比較可觀,各行各業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甚至在某些行業如果員工無法滿足企業的技術要求,那么企業會自主淘汰不合格的員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投入,鞏固行業地位。[2]在國內,廣告學、新聞學、動漫制作學等專業都與新媒體有不同程度的交集。隨著新媒體的普遍應用和技術升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會延伸出更為細致的高校專業。學生對于新媒體的關注度和熱度持續提高,使得新媒體專業人才在未來的就業中將占據明顯的優勢。1.4地方性高校開辦新媒體專業的意義。新媒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和普及,從側面來講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技術引導,才能使各個媒介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存在價值。地方性高校開辦新媒體專業的目的不僅是豐富本校的專業設置,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也是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第一,教學措施。脫離原來的教育和知識傳授模式,形成了現在的全方位、立體性授課模式。高校通過引進專業的新媒體設備和配備專業的師資力量給予學生更好的視聽享受和更專業的技術指導。例如,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新媒體設備進行口語授課。第二,課程設置。遵照相應的進度需求,合理地設置課程。由理論走向實際操作,再到臨近期末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課程,通過模擬課程等達到學生更新自身知識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新媒體人才的目的。第三,崗位需求。由于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在新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崗位數量與類別也在不斷更新。傳媒學、廣告學、網絡學、動漫制作、新媒體編輯與運營等通過數字技術、無線技術和互聯網三大主要推動力成功躋身熱門行業之列,是優秀人才主要選擇的崗位。第四,制約因素。缺乏原創性是新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良莠不齊的中小型企業盲目追求點擊量和閱讀量,抄襲和模仿痕跡嚴重。當前的新媒體產業鏈有四個關鍵環節:內容創意、內容制作、生產復制、交易傳播。第一個環節與最后一個環節的成本較高,中小型企業往往會為了縮減成本而走上復制信息的道路,直接導致銷售渠道受阻,發展困難。

2改革策略

2.1更新教育觀念,強化創新培養。政府對于新媒體行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綜合現在的社會需求與教育急迫性,新媒體教學毋庸置疑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3]教育理念要緊跟社會總體水平不斷進步,就要擺脫守舊的紙質教育模式,不能局限于傳播理論知識,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優化多媒體資源。要逐漸走出課堂,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科學知識,不拘泥于課本,創造更好的條件,讓學生了解新媒體在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新媒體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在課下,組織開展有教育意義的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參與進來,親自操作,明確原理,掌握訣竅。2.2加大對地方的產業研究,推行校企合作。正如現在全日制高校普遍施行假期與社會企業合作,借此來鍛煉和檢查學生在大學期間和課堂上的實際成果一樣,現在的高校均采用開放式教育模式,這就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來鉆研和改變對多媒體的看法,最終積極提高自身的技能。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各種新興產業的崛起使互聯網得到了進一步普及,遵循傳統經營模式的產業需積極跟進。財務的申報、賬務的處理、人才的管理和更有效的溝通等內容貫穿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對新媒體的應用進一步優化了各個經營環節。開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不僅能發掘人才,還能為企業注入新的技術活力。2.3充分發揮新媒體專業在各個行業的作用。信息的采集和匯總離不開新媒體的輔助,正如互聯網無所不在,新媒體亦分布在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信息的優化和改良離不開新媒體的介入。[4]根據大數據展望社會的發展前景,將來新媒體的表達和具體的呈現方式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豐盈,在社會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幾年,新研發出來的醫學儀器、打印技術和廣告呈現展板等都離不開新媒體的大力支持,如3D打印機以及可以深入患者胃部進行手術的醫學膠囊等,不僅極大地節省了人力,也逐步攻克了技術難題,推動了社會進步。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會繼續深入挖掘這種能力,造福人類。

3結語

新媒體在高校中的客觀存在致使現在的教育觀念和模式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媒體融合背景下,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和新媒體專業的設置逐漸走向專業化。相信在以后的高校教育中和社會生活中,新媒體也會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涂濤,李文.新媒體與未來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5(01):34-38.

[2]宋皓.淺談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學的改革[J].北方文學(下),2017(08):148-150.

[3]孫傲飚.媒介融合時代地方高校新聞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交際,2016(17):140-141.

[4]柯寧,劉濤.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校園媒體融合發展探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04):88-92+118.

作者:黃梅榮 黃鋒華 單位:1.湖南商學院 2.湖南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