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芻議
時間:2022-09-21 03:19:56
導語: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該文在明確具身認知理論主要內容及其與其他學習理論關系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與筆者的教學經驗,提出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活躍英語閱讀課堂氛圍、構建具身閱讀教學模式、更新學習評價方式這些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具身認知理論;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站
在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屬于主動性極強的認知思維心理活動。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具身認知理論有著較高的可行性與效果,能夠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閱讀學習水平的明顯提升,為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更新提供支持。
1具身認知理論的簡述
1.1具身認知理論的主要內容。對于具身認知理論來說,其主要指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著強烈的聯系[1]。具體來說,就是生理體驗能夠“激活”心理感受,這樣的反向“激活”也同樣成立。例如,個體在開心時會微笑,而做出微笑的行為也能夠促使個體趨向與開心。具身認知理論強調,認知是身體、環境及其交互活動協同作用的結果,對于身體感受、身體體驗和情境交互更為強調與關注,該理論為教育教學轉變認知和學習方式提供指導思想。1.2具身認知理論與其他學習理論之間的關系?;诰呱碚J知的學習理論強調通過身體與環境的交互而產生心理與情感的變化,并依此促進學習者的身體產生反應,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情境學習理論、生成學習理論、體驗學習理論和參與式學習理論都與具身認知關系密切。其中,情境學習理論注重情境的創設,更加關注環境對認知的關鍵影響;生成學習理論注重知識的動態生成,更加關注交互過程的持續性變化;體驗學習理論重在體驗,更加關注身體環境交互時形成的個人感知、經驗;參與式學習則注重身體參與的主動性。總體來說,這些學習理論均反對傳統知識獲取時對身體、環境的忽視。而具身認知的核心與精髓在于認知的具身性,強調身體、環境持續動態交互生成的過程,使情境性、體驗性、參與性、生成性及交互性交叉包容于具身認知中??梢哉f,具身認知理論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充滿活力的新視角,為教學活動設計與落實開辟了新路徑。
2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現階段,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整體有所提升,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相關教師重點解決。其中,自主學習能力偏低較為突出。在實際英語閱讀學習中,學生對于字典過于依賴,且對英語閱讀具有抵觸情緒。這就導致了大學生英語閱讀主動性偏低,部分學生在遇到生詞較多的文章時,會亂讀一氣,甚至放棄閱讀,知識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效率與效果下降[2]。同時,部分學生過于依賴逐字逐句的閱讀,更為關注閱讀文章中的某一情節或細節信息,阻礙其對整篇閱讀文章內涵的理解。另外,難以實現意義構建也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不利于教學的展開。
3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的更新路徑探究
3.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大學生展開英語自主閱讀以及高效閱讀的難度較大,基于此,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F階段,多數學生更加適應使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英語單詞積累,但是這樣的方式不僅會消耗大量的時間,還難以保證學習效率。此時,筆者認為,可以依托具身認知理論的指導完成“環境嵌入”,以此推動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提升。具體來說,相關教師應當為學生構建起自主學習與自發學習的環境,促使其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英語閱讀及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有關于英語學習的活動,包括“英語閱讀之星評比活動”“單詞大王擂臺賽”,或是舉行英語話劇表演,并評選“表演之星”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提升其英語閱讀及學習興趣,利用認知帶動行為,逐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3.2活躍英語閱讀課堂氛圍。在具身認知理論中強調,認知的內容由身體提供,需要個體身體的感受與參與。因此,在具身認知理論的指導下,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應當重視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充分調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重點完成英語閱讀課堂氛圍的活躍,引導所有學生參與進相關教學活動中。例如,在進行新單詞及英語閱讀的課堂學習中,教師可以結合閱讀內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或是使用表演的形式體現新單詞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之間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并深入理解相關生詞及閱讀的內容,提升課堂的活躍程度。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認知效果可以達到最佳??傮w來說,學生的身體活動參與度越高,英語閱讀及相關新知識點學習效率也就越高。3.3構建具身閱讀教學模式。3.3.1目標策略。結合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能夠認識到課堂教學的內容,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隨時檢查與強調?;诖?,在構建具身閱讀教學模式中,必須要完成教學目標的確定。對于目標策略來說,其主要指導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待提升的能力、應當完成的教學任務。通常來說,在教學大綱中,均會清晰的表述不同模塊的總體教學目標及細化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大綱內容以及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確定教學目標與方法,并重點完成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3.3.2背景知識激活策略對于背景知識的激活來說,主要指英語教師在閱讀課程的熱身活動中對學生已經掌握的背景知識進行“激活”。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具備頭腦風暴性質的熱身活動,引導學生積極討論,最大限度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例如,在組織學生展開《30DaysWithouttheInternet—ASelf-Experiment》文章的閱讀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回憶在生活中遇到的斷網經歷。同時,可以在黑板寫出(或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在多媒體設備中展示)offline、surf、connectwith、website、network等有關網絡的單詞,組織學生對這些單詞(或是標識圖片)進行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意識的完成學生背景知識的激活,為高效閱讀的展開奠定基礎。總體而言,背景知識激活策略主要應用于高職院校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熱身階段,其目的在于對學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識實施具身化。3.3.3特定知識引入策略。對于特定知識的引入來說,主要指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材料閱讀的前期所展開的指導性活動,包括文章話題知識的梳理、文章內容預測、特定目的的略讀或是文章瀏覽等。通常來說,這一環節需要結合背景知識激活共同展開。例如,在進行《30DaysWithouttheInternet—ASelf-Experiment》文章的閱讀時,教師在組織學生結合提供圖片或單詞、生活經驗等完成頭腦風暴后,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并列舉一些該篇閱讀文章中可能出現的單詞,提升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相關教師也可以通過讓學生熟悉與閱讀相關的背景知識完成特定知識的引入,或是使用學生已經掌握及想要了解的知識的結合完成引入。例如,在了解文章主題后,讓學生列出關于該主題想要了解的兩個問題,包括“WhatwouldourlivesbelikeifweabandonedtheInternetforamonth?”(如果我們斷網一個月,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怎樣?)、“Howwouldyoufeelifyoucouldn’tsurfonlineforaweek?”(如果你一周不能上網,你有什么感覺?)等。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展開文章閱讀,提升閱讀興趣與效果。3.3.4文本意義構建策略。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進行意義構建是高職院校大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重要問題。基于此,相關教師需要引入文本意義構建策略,幫助學生利用具身完成文本意義的構建。通常情況下,當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生詞后,會使用忽略并繼續閱讀、查閱字典或詢問教師、結合上下文猜測完成意義猜測[3]。而依托文本意義的構建,能夠促進學生對生詞進行推論理解。例如,當學生掌握單詞“correct”(正確的)含義后,只要其明確“in-”前綴的表達否定意義,就能夠迅速推論出“incorrect”的意義為“不正確的”,同時完成相應語句的理解。3.3.5評價與鑒賞策略。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普遍會組織學生再次閱讀文章或是完成課后閱讀理解習題,有時也會讓學生進行翻譯練習。但是,這些教學活動難以發揮出閱讀后任務的最大效果?;诖?,相關教師應當引入評價與鑒賞策略,促使學生完成知識串聯,提升學生的語言創造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經驗、教師提的信息對閱讀材料進行判斷,并形成獨特評價,以此保證學生切實理解文章的含義,并掌握文章的真實目的。3.3.6綜合技能運用策略。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確保學生習得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其語言知識的應用能力。在課堂時間允許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小組對話與分享等方式,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鞏固與練習。若是課堂時間不允許,教師可以布置寫作的課后作業,強化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點的應用能力。3.4更新學習評價方式。在具身認知理論的支持下,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發生了較大改變,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方面均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在這樣的條件下,若是依舊沿用傳統的評價方式,則會降低具身認知理論在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不利于新模式落實效率與效果的保持?;诖耍瑢υ械挠⒄Z閱讀學習評價方式進行更新極為重要,是落實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的必然選擇。在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英語閱讀教學新模式中,學生課堂互動性、活動參與性得以明顯提升。所以,在生成學習評價結果時,應當納入新環節以及考核標準,包括創新成果展示情況、課堂活動參與態度、小組討論表現情況、課后自主學習程度等。通過這些指標的納入,能夠更加全面、準確的完成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情況的評價,為后續教學的更好展開提供支持[4]。另外,筆者認為,除了要在原有學習評價中融入新指標外,還要擴展評價渠道,提升大學生英語閱讀學習評價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在此過程中,可以在教師評價、期中與期末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學生自評、小組學生互評等方法,保證在評價結果中真實地反映出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態度及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為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分析。
4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整體有所提升,但是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相關教師重點解決。在具身認知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活躍英語閱讀課堂氛圍、更新學習評價方式,并利用背景知識激活策略、特定知識引入策略等完成具身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落實,實現了高職院校大學生英語閱讀教學效率與效果的提升,推動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語言應用能力的增強,為現代社會培養了大批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艷.基于具身認知理論的高職院校大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英語廣場,2020(1):78-79.
[2]李云杰.大數據背景下高職英語移動閱讀發展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11):50-52.
[3]湯曉軍,孫華,陸立鈺.依托公眾號平臺提升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實驗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5):87-89,108.
[4]周先利.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策略[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25(1):252.
作者:鄭巧 單位: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
- 上一篇:盲校英語新教材閱讀板塊教學解析
- 下一篇:淺談成人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