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結合
時間:2022-01-15 03:22:07
導語: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體制的改革,教育方式日趨多樣化,在幼兒教育方面也不例外。近年來,游戲與課程相融合的教學方式在幼兒課堂中得到廣泛推崇。游戲與課程的融合對于幼兒來說是極其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它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想象力,積極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隨著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不僅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同時還可以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的精神。本文章對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融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幼兒教育;游戲;課程;融合
由于幼兒年齡小,正處在活潑好動階段,注意力不易集中。但這一階段的幼兒卻已經具備了一定思維能力和模仿能力。因此,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將游戲與課程進行有效的融合不僅可以拓展幼兒的思維,陶冶幼兒的情操,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幫助幼兒從小養成愛思考、愛動手的好習慣,并為幾年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融合的好處
幼兒時期不僅是孩子生長與發育的一個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孩子接受新鮮事物最敏感的時期。在這一段的孩子,雖然其心理與生理發育不成熟,但其卻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與模仿能力。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將游戲與課程進行有效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在游戲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的創造,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挖掘幼兒內在的潛力。另外,在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幼兒與其他小朋友之間的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從而可以促進幼兒全身心的健康發展[1]。
二、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融合的方法
(一)根據課程內容設置游戲。在幼兒教學的過程,幼兒游戲應該根據課程中的教學內容來進行合理的設置,切忌不能將與課程內容無關的游戲應用到課堂中,這就會導致游戲與課程無法實現有機的融合,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和幼兒階段的年齡特點來適當的增減游戲內容。例如,教師在講解小動物的課程中,可以讓幼兒自己制作動物道具,例如,長耳朵的兔子,大尾巴的松鼠,長鼻子的大象,在道具制作完成后,可以讓幼兒模仿動物的顯著特征,例如,兔子是蹦蹦跳跳的,鴨子走路是搖搖晃晃的,通過制作道具以及動物表演來讓幼兒對動物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認識。(二)將課程內容融合到游戲中。在幼兒教學的整體過程中,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游戲活動不僅可以讓幼兒感受到輕松、愉悅,同時也會讓幼兒教師的課堂教學由枯燥無味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利于幼兒更好的接受知識[2]。例如,在講述生活用品等客戶層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垃圾回收這一游戲來讓幼兒對物品進行區分,首先將一些物品集中放在桌子上讓幼兒對其進行了解,在由幾個幼兒扮演成收廢品的人員,再讓其他幼兒根據自己對物品的了解與認識對物品進行垃圾分類,并在此過程中讓幼兒知道物品之間的差異性,且能夠清楚的知道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哪些物品不可以回收。通過垃圾回收的游戲不僅讓幼兒對各種物品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同時也能夠從小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同時也不會讓幼兒的學習變得厭煩。(三)利用游戲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游戲與課程向融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幼兒的身心都可以得到放松,同時在游戲中學習也不會增加幼兒的學習壓力以及對于學習的抵觸情緒,反而會讓幼兒親身體會到游戲與學習的雙重樂趣。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游戲來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3]。例如,教師在教授幼兒畫畫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游戲采營造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幼兒來說,畫動物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但是由于幼兒缺乏對動物的認識,對動物沒有全面的了解,這就會導致幼兒畫出的動物千奇百怪,令人驚訝。因此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并簡單的敘述動物的特征,在指導幼兒進行創作,通過這種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簡而言之,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的教育水平,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將游戲與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形成優勢互補的幼兒教育方式。游戲與課程的融合不僅可以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的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會讓幼兒在無形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另外,教師要準確把握好游戲與課程的融合程度,以此來促進幼兒全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喬彩霞.學前教育課程與游戲的融合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38,44.
[2]張虹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組織策略[J].學周刊,2017(9):206-207.
[3]王榮榮.幼兒園文化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運行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A3):187.
作者:劉甜甜 單位:徐州市豐縣歡口鎮中心幼兒園
- 上一篇:播音與主持專業教學創新
- 下一篇:民主集中制原則教學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