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學管理改革思路

時間:2022-05-23 10:13:27

導語:中職教學管理改革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教學管理改革思路

一、當前中職教育教學的現狀

1.教師能力薄弱,與新的教學方式難以適應。中職學校教師中有大部分教師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的、系統的培訓,教師的教學技能與理論水平較低,與標準要求相差很遠,他們的教師資格證書也走過場,進行一下常規的認證。以雙師素質的標準衡量專業課教師,顯然與標準要求相差很遠,而且在實施日常教學過程中,實踐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不具備,而專業理論課教師的實踐能力又缺乏。教師智能結構單一,對現代職業教育教學方法難以全面實施。而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要求是:不但教技能,還要教理論;在同一個過程中實施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

2.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管理觀念落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等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歷了兩個大相徑庭的教學管理體制。中職教育體制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干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其根本任務,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技能型的自主擇業人才。在計劃經濟環境下,教育部門對教學大綱、課程安排、教學計劃都進行了統一規范。只要對其嚴格執行,就不會產生任何問題。直到目前,有很多學校還在那種教學管理模式下辦學,沒有走出來,對現代職業教育趨勢缺乏了解,不具備掌控現代職業教學管理的能力。在教學大綱缺乏統一的條件下,觀念落后,創新開拓意識不具備,憑主觀意志,在開展教學管理上沒有科學、明確目標,致使中職教育的管理與當前現代職業教育相脫節,在目標上達不成一致。以學生為中心是現代教學的內核,教師的作用就是協調、指揮、引導。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就是對普通教育教學模式的進行套用,這導致在實施教學改革上無法有新的進展。

3.中職教育本身的理念非常模糊,部分中職學校對中央制定的職業教育方針學習不夠。有些學校處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為了生存,只圖經濟效益不管教學質量。部分學生就讀的是三年學制的中職學校,但是只在學校讀了不到一年的書就出校了,以“頂崗實習”的名義參加工作;卻為了獲得那張畢業證卻還要向學校交六個學期的學費。因缺乏對職業教育行之有效的系統限制,學生于其崗位適應困難,使得中職學校的社會形象受到嚴重影響,逐漸惡劣,導致其出現社會信任危機。

二、中職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對策與措施

1.對中職教學管理的重要性進一步加深認識。教學管理就是利用一定的管理措施,使教學活動實現培養人才目標的過程。中職教育培養人才的模式是以其教育和訓練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以滿足社會需要為目標、以教育和訓練技能人才為根本任務、以較強的應用性為特征和主旨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積極的構建。所以,決定了中職的教學管理與其他教育并不相同,其自身具有特殊性。通過開展有效的教學管理,不僅能規范教學過程、內容、組織的管理,更能對一個學校管理質量的高低進行充分反映。對于中職學校來講,應對中職教學管理工作給予極端重視,在思想上加以正確認識,把中職教學管理工作看作是整個學校教育的重點,使之對學校的教育更加充分、有效地體現。開展教學管理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對中職學生的人格塑造和個性培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加切合實際的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學生培養質量和辦學層次,實現教學目標,這都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2.端正辦學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中等職業教育對于中等教育來講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教育不是職業教育的一種層次,而是一種重要類型,普通高等教育與中職教育的區別只是類型不同,沒有貴賤之別,高低之分,對此學校不僅要在認識上澄清,還要廣泛、積極宣傳,讓社會對中職教育理解、認識和關心。對效益、規模、質量的關系正確處理。學校的工作重點就是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在質量中獲得效益,通過效益擴大規模,使之協調發展、相互促進。

3.學校建設改革———對校企合作訂單式辦學重點突出。因職業技術教育對設備、師資有特殊性要求,僅僅憑借職業學校本身是無法解決逐漸更新的設備和師資需要問題。只有利用聯合辦學的措施,才能處理;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式辦學已經是中職教學的發展趨勢趨。學校要憑借企業,充分發揮企業在教育教學指導和人力資源需求分析的作用,及時按照企業需求、市場需求來對人才規格、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知識技能結構進行合理的確定、安排,不可以因為提高實踐技能而忽略文化知識的學習,并制定一套切合實際的條文予以限制。學校要積極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一個長期、穩定的人才供求鏈條,進一步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力度;對畢業生進行積極引導、鼓勵,使其到校外實習基地開展“頂崗實習”,使畢業生很快就業變成現實、使他們對就業不再感到茫然。

作者:馮雪工作單位:河南省鶴壁市鶴煤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