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9-21 10:37:14
導語: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進行中職院校舞蹈教學過程中,形體舞蹈訓練不僅是一項基礎的訓練內容,同時其也是提升學生整體形體動作協調性的有效途徑,并將舞蹈教學效果顯著提升。隨著教育人士越來越重視中職院校的教育,因此只有從全方位培養學生的藝術技能,才能為國家、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綜上所述,本文將對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分析,希望對廣大中職院校的舞蹈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中職院校;舞蹈教學;形體舞蹈;應用策略
形體作為人體外部的主要表現形式,屬于一門藝術。在形體舞蹈的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不僅要做出正確的舞蹈動作,同時要將舞蹈作品的藝術內涵通過肢體表達出來,才能將舞蹈的感覺與肢體語言完美結合,并形成優美的形體舞蹈動作。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教師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才能提升學生的姿態美、藝術造詣,使得中職院校的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藝術素質。
一、在中職教學加入形體舞蹈訓練的重要性
在中職院校教學過程中加入對學生的形體舞蹈訓練,可以讓學生的各個身體部位更加柔軟、靈活,而形體舞蹈訓練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提升學生表現力。舞蹈作為具備極強觀賞性、藝術性的藝術項目,因此,演繹舞蹈的過程中也是可以充分展示學生個人魅力的方式。在進行形體舞蹈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形體訓練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外在形體美與內在的氣質美,并加強學生姿態、動作上的優美性,起到提升其藝術表現力的目的。(二)增強學生身體控制力。形體舞蹈的訓練可以嚴格要求學生的肢體動作、步伐、腳位等,因此,學生在提升各種舞蹈動作準確性的同時可以塑造優美的身形。對學生進行形體舞蹈的訓練,會讓學生的手、臂、腳、軀干等部位受到嚴格訓練、校正,讓學生掌握更加精確的舞蹈動作,達到提升自身身體控制力的目的。(三)提升學生身體柔韌性。柔韌性作為對形體舞蹈學習者的基本要求,具備良好的柔韌性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蹈動作幅度,同時還能增加其身形、姿態美感。因此,柔韌性對于塑造學生優美身姿、提升其氣質至關重要。在進行形體舞蹈訓練過程中,拉肩、壓腿、身體前后屈等動作都可以增加學生身體各個部位的靈活性,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四)提升學生整體藝術修養。對學生進行形體舞蹈訓練與音樂的教學目標相同,這兩種作為藝術的主要表現形式,都會對學生的整體藝術修養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形體舞蹈作為表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訓練力度,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整體的身姿、形態美,同時還能顯著增強其藝術表現力、藝術創造力,并在形體舞蹈訓練過程中不斷陶冶自身的情操,有利于學生整體藝術修養的提升。
二、形體舞蹈的概念及分類概述
(一)形體舞蹈概念。形體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外在表現進行訓練,同時其也是藝術形式的一種。學生將四肢、軀干、頭部、頭部五官進行共同配合,才能凸顯身形整體的姿態美、體態美、線條美,并達到外部身形與內心情感相互和諧、統一的目的。形體舞蹈的訓練主要由芭蕾舞、民族舞、拉丁舞、健美操、體操等多種舞蹈元素共同組成。對學生進行形體舞蹈訓練便是利用人體形態各項技能的特征,以有氧運動為前提,利用音樂的伴奏將普通的舞蹈訓練當做改善學生形體的重要手段。通過培養學生正確的身形姿勢與各部分肌肉鍛煉、脂肪消耗,讓學生在娛樂活動中增強提質,提升自身氣質,從而達到整體形態美的有效運動。形體舞蹈的主要目標便是,讓學生在了解形體舞蹈的概念前提下,才能讓其真正意識到形體舞蹈的魅力以及對自身帶來的塑造能力。(二)形體舞蹈分類。根據形體舞蹈目前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來說,教師應依據不同的目的為學生布置形體舞蹈訓練任務。在形體舞蹈訓練過程中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主要是針對表演、比賽而對學生開展的形體舞蹈訓練。例如運動員(花樣游泳、藝術體操等)、演員(替身演員、雜技演員、舞蹈演員等)所安排的訓練任務。第二,大眾性的形體舞蹈訓練。對于第二種來說,主要是針對社會個體,并以健康體質、健美體型、端正身姿為訓練目標的形體舞蹈訓練。而第一種則有嚴格的訓練目標,并為了實現相關目標而制定嚴格的計劃并按照步驟執行。而大眾性的形體舞蹈訓練形式,便適合為中職院校的學生開展,主要的教學目標便是讓學生的體型獲得改善,同時還可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與發展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對其進行形體舞蹈的訓練。同時,學生在了解形體舞蹈的具體分類、內涵后,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身體狀況與愛好選擇適合自身的形體舞蹈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形體舞蹈在中職教學中的真正優勢[4],幫助學生塑造完美形體、增強體質的同時,讓學生在繁重的學業、就業壓力下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從而將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并對未來合理展開完善的職業規劃。
三、對學生進行基本功訓練
大部分學生在進入中職院校之前主要以學習為重,幾乎很多學生并沒有接觸過正規的形體基本功訓練,其中手位、腳位、勾繃腳、擦地訓練等對其較為陌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基本姿勢才能提升其形體舞蹈的訓練效果,因此教師要從基本功做起。在進行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首先要讓學生從最基本的站立姿勢開始練起,要對手位、腳位進行訓練,其中還包括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等一系列基本功動作。這樣做的目的便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勢,并訓練其正確的站、坐、臥、走、跑等基本動作。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忽視對學生進行形體基本功訓練,因此個別學生便會出現身體不正、弓背含胸、端肩縮脖等不良體態。因此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基本形體訓練,并以精講多練的方式為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形體舞蹈教學,幫助學生做好形體舞蹈入門訓練。
四、對學生進行形體塑造、力量、肌肉訓練
這部分訓練便是形體舞蹈中的訓練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入健美操教學,其主要的優勢便是可以讓學生實現對自我形體的塑造,并將其身體比例的平衡控制到最佳水平,尤其可以增加學生的胸背肌肉體積,消除多余脂肪,讓學生的整體體態豐滿、勻稱、線條優美。而利用有氧與無氧相互結合,即熱身訓練與力量訓練共同實施,才能達到形體塑性的真正教學目標。(一)有氧運動。在對體型偏胖的學生進行形體訓練時,教師要加強其鍛煉強度,并控制學生的飲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要求學生少吃脂肪、糖、主食與土豆。對于體型偏胖的學生來說,要在形體舞蹈課堂中積極訓練,并每日堅持長距離的慢跑或快走,才能達到形體舞蹈訓練的基本身體指標。而對于偏瘦的學生來說,要將有氧運動訓練時間控制在20-40分鐘之內。例如健美操、跳繩、慢跑等。讓學生以每周3-5次的規律進行。(二)肌肉與力量訓練。學生在進行力量訓練之后,會消耗比騎車走路更多的熱量,同時進行合理的力量訓練還能幫助學生增加肌肉與骨骼。對于部分中職院校的女學生來說,她們害怕會因力量訓練而產生難看的肌肉塊,但那是健美運動員形象為人們造成的錯覺。女生體內的雄性激素極少,適當的力量訓練只會幫助其健美體型,并不會增加大量的肌肉,同時力量訓練也作為形體舞蹈訓練的基礎。(三)力量訓練計劃。1.重復次數。每一個力量訓練應在30-90秒內完成,并充分8-15次,以達到力竭即可停止。在對女生進行訓練時要適當將其轉換為輕重量、多次數即可。對于男生來說,要對其進行大重量、少次數的力量訓練。2.重復組數。對于中職學生這種初學者來說,每個力量訓練的練習做一組即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一次鍛煉中刺激到更多的身體部分,以達到訓練的最佳效果。而在學生的健康水平、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后,便可以讓其嘗試每個練習做2-3組。3.組間休息。組間休息的時間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合理調整,如果對同一個身體部位進行練習,便可以將休息時間設定在90秒,便可以讓學生的肌肉有充分的時間得到恢復。在進行大重量訓練后,可將休息時間延長3分鐘。(四)美感塑造方法與親和力訓練。形體舞蹈的基礎便是利用舞蹈進行學生的形體美感塑造,因此,教師應選擇全面性、具備時代性的形體舞蹈為學生進行教學。教師應具備充足的舞蹈知識儲備,并充分掌握現代所流行的各類舞蹈元素。在形體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熱身健美操、民族舞蹈、交誼舞等當下較為流行的舞蹈,甚至瑜伽、街舞等都可以當做形體舞蹈的內容來教學。例如在進行芭蕾形體舞蹈的教學過程中,便要注重對學生氣質的提升;進行街舞訓練讓學生的身心得以放松,并將形體舞蹈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開朗上進,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在進行瑜伽訓練時,可以幫助學生忘卻生活、學習中的各種煩惱,心如止水。因此,教師無論利用哪種舞蹈元素對學生進行形體舞蹈的訓練,都要做到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才能達到形體舞蹈教學的最佳效果。
為了順應當代社會對中職人才的需要,便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形體舞蹈訓練。中職形體舞蹈訓練可以將人體與美感有效結合,幫助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與氣質。相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形體舞蹈可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孫顯梅 單位:咸寧職業教育(集團)學校
參考文獻:
[1]朱志平,韋莉莉,韋蕓蕓.形體舞蹈訓練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性探究[J].大眾文藝,2015(23).
[2]龔婧.形體舞蹈訓練對學生職業素質影響的研究———以六年制免費師范生為例[J].戲劇之家,2015(08).
[3]仝娟.探析高校大學生形體舞蹈訓練的科學引導和防護[J].音樂時空,2015(05).
[4]李佩婧.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新,2015(01).
[5]牛曉曄.形體舞蹈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8).
- 上一篇: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中職三維目標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