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新班級管理模式的研究
時間:2022-09-24 03:09:35
導語:關于創新班級管理模式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中學時期學生的年齡基本在12周歲至18周歲之間。這個年齡層的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于成長階段。學生不僅要面對青春期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壓力,還要壓制內心對一成不變的學習模式和上課方式的排斥,這就造成學生情緒不穩定,在為人處事上會比較偏激[1]。師作為領路人,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使班級管理工作處于一種不斷探索創新的開放狀態,讓每一位同學都能融入其中,這對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一直以來,我國的中學班級管理模式始終受制于應試教育,導致每一位同學的個性得不到發展,束縛了學生的天性。譬如說班干部負責制度,班主任每學年都會選擇一名優秀的同學來擔任班級的班長,再選幾名同學擔任班委成員,來輔助班長工作。以班長為首的班委會成員大多是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而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則在一定程度上被班委管束,這就造成絕大多數非班委的學生對班級歸屬感愈來愈差。另外,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重要負責人,在當代中學中,每班只有一個班主任,班主任教師壓力很大,再加上學生人格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大大增加了班主任教師的工作負擔。很多優秀教師很難在教學和班級管理兩方面兼顧周全,因而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授課質量和班級管理[2]。
3.創新班級管理模式
3.1多班主任制
相對于單一班主任而言,多班主任制是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來決定一個班級由多個老師共同擔任班主任,這些班主任務必是該班級的任課老師,并且他們自愿成為班主任,這樣能夠更好地深入同學當中了解情況。這種方法不僅有效利用了教師資源,也充分調動起廣大教師參與學生活動的積極性,還可以減輕原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在學期終了,學??梢砸罁嘀魅纹綍r的工作狀況以及學生對班主任的評價,來全方位掌握每一位班主任的工作質量和水平,并及時對表現不佳的班主任予以替換。雖然近些年來,我國很多地區都相繼推出了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的方案,但是對于班主任制度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筆者認為從單一班主任到多個班主任的轉變就是一個根本性的突破,如果能付諸行動,很可能會從根本上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效率。
3.2依托網絡平臺構建溝通橋梁
伴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傳統的以班級教室為基礎的課堂面臨嚴峻挑戰,這就要求中學教育工作者能利用好網絡,使其成為增進班級之間交流、強化班級建設的工具。依托百度、騰訊、新浪等主流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學習、生活狀況,隨時向老師咨詢相關問題,并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學生日常生活狀況、及時班級管理信息[3]。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很大程度上展現自我。譬如說在網絡開辟特長專欄,讓有特長有愛好的學生在上面分享心得和體會,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促進彼此的發展,這就使得原本單一無味的學習氛圍變成豐富多彩的交流環境,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網絡平臺可以促進家庭和學校的有效互動。由于老師可以借助網絡及時和教學相關的內容,可以讓家長和學生了解學習要求,也彌補了學生家長工作流動性大的特點。通過網絡對多方面都很優秀的學生予以表揚,這種方式的效果和影響力遠遠大于傳統上的口頭表揚,因為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表揚的波及面相對廣一些,因而就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性作用。
3.3智慧與藝術結合
在中學班級管理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班主任智慧的結晶,班主任的智慧體現在兩方面,一個是觀察與發現,另一個是思考與分析。首先是觀察與發現,要挖掘班級學生特長優勢,并鼓勵其再接再厲,同時也要及時發現班級同學的缺點和不足,找出問題的原因,才可以采取措施改正,這樣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班級整體水平。然后是思考與分析,中學生處于成長階段,他們的個性和追求是不確定的,但是他們的想法往往通過行為和語言表現出來,班主任對學生的日常行為進行揣摩,就會分析出有效的應對方法。
4.結語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根本,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班級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創新中學班級管理模式是教育大業的重中之重。本文是筆者針對現階段我國中學班級管理模式的狀況,經過長期思索有感而發,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建設出更加優秀的班集體,有效地激發中學生的學習和交往潛能。
本文作者:趙丹工作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 上一篇: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的思考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下學生班級管理工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