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班級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10-19 03:10:42

導語:大學生班級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班級管理模式分析

在大學之前的教育我們稱之為“圈養式”管理即是以班級為主,每個班配有一個班主任,班級日常事務都由班主任主要負責,班主任這個稱謂會時常出現在每個同學的口中,班主任的身影也會經常出現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這種管理模式能夠牽制還不夠有自制力的同學們,使得他們通過高考的大門。而在大學對學生的管理我們稱之為“放羊式”管理即學校和教師任其自由發展,學生自主地學習,一般在有任務或通知需要下達的情況下輔導員或者教師才會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管理,他們對于學生個人的行為只要是在符合所謂規定的范圍內都不會干涉。這種自由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身心基本成熟,獨立意識較強的大學生們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弊處,使得惰性在自由的管理下發揮最大的效力,很多學生在沒有課時要么睡覺、要么上網、要么游戲、要么逛街,或者去做其他事情,有些學生甚至在有課的時候也會逃課去做其他事情。

一、大學生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1.班級缺乏凝聚力。雖然大學生也會按系分班,每個班會配備一個班主任,一個年級會有一個輔導員去負責管理,但是這種管理只是在有任務或通知下達的情況下才會發揮效用,平常很難見到班主任或輔導員的身影,甚至有些同學會在畢業時仍然不知道自己的輔導員是誰。班級同學也只有在上課或有活動時碰面,平常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教室,所以很多同學都反映沒有歸屬感,對集體的依賴性也較小,使得班級缺乏凝聚力。2.不良競爭的惡性循環。高校為了培養優秀的人才,設置了不同級別的獎助學金,但是由于沒有一個合理的競爭方式,導致形成了不和諧的競爭氛圍,大大削弱了對同學的激勵效果。比如說獎學金的評定除了學習成績還有考評成績,這本是為了激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但是考評分的評定未能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反而適得其反。3.缺乏適時規范的班級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在很多學校里都是一直沿襲的,不會因為現實狀況的改變而改變,實際操作性較小,所以這種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只是個形式而已,導致班級管理很凌亂,即使有班級干部也無法實施有效的管理。

二、改善大學生班級管理的建議

大學生班級管理涉及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即老師和學生兩方面,所以建設良好的大學生班級管理,使得班級管理的政策制度有效實施,必須從這兩方面做出努力。1.老師方面。1.1確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耙詫W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過程中要把學生放在工作的主體地位,時刻以學生為中心,關心學生的成長,維護其權益,幫助學生切實解決困難和問題。社會在不斷進步,新的事物每天也都在增加,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事物相比以前會增加很多,他們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充滿著生機和活力,身心逐漸成熟,主觀能動性也在不斷增強,所以需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管理中來,發掘其自身的潛能。學校和教師要把學生當朋友看待,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是過去那么過度的尊師重道。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如果老師能叫出學生的姓名,并且了解他的基本情況,學生會感覺很親切,對于老師的認同感也會增加,這對于各種工作的開展也是有利的。1.2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特點,做好實際工作。剛入學時大學生思想不穩定,對新環境不適應,就應該為他們創造一個和諧溫馨的環境,讓他們感受到一個大家庭的溫暖??梢越M織相互認識和交流入學感受的座談會、迎新聯歡晚會、舞會等健康有益的活動,增進相互間的理解和友誼。到畢業學期就應該做好推薦工作,制作各種推薦證明材料;二是給他們順利就業提供咨詢、服務和指導工作,如有可能。1.3利用信息化做好思想工作。現在的大學生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QQ、微信、微博,他們平時更愿意花時間在這些平臺上和別人進行交流。老師也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平臺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一方面可以做到比較及時的收集學生當中的信息,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另一方面也便于老師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把學生的關注重點從網絡游戲、娛樂新聞等休閑類的信息轉移到時政熱點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如何更好地在大學生活中獲得成長等方面來。2.學生方面。2.1建立“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實現有效的自我管理。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四個或八個人總在一起,她們一起上課、一起出去玩、一起參加各種活動,這幾個人一般是同一個寢室的,這些個寢室是一個個小團體,這些小團體大多喜歡共同規劃、共同行動。所以我們在班級管理中可以采取“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這里所說的三位不是年級輔導員、班主任和班干部,而是班干部、寢室長和普通同學。班干部負責宏觀工作即班級內每年都必須要做的一些“大”的事情和一些方向的把握,并與各寢室長保持良好的關系,寢室長負責寢室學生個人的團結與每個學生的管理。首先根據班級常規設定班干部,包括班長、團支書、體育委員、生活委員、文藝委員、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并由每名班干部負責幾個寢室,進行寢室的自我管理。寢室之間可以經常做一些聯誼活動,增加寢室間的感情。班干部對班級的管理線是縱向管理,寢室的管理線是橫向管理,縱橫交錯使得學生之間聯系更加緊密,溝通更加方便,行動更加統一,這樣整個班級的步伐才能更加統一,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同時要加強和鍛煉學生的民主意識。班委會及班干部應由學生民主選舉產生,并及時理清班委會在班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與同學間的相互關系。班委會建立后,輔導員老師或班主任對班級的各種事務進行大方向上的指導。2.2建立適時的規范制度,配備有效的監督機制。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經濟的沖擊,當代大學生的管理問題也被刻上了時代的印記,過去用于管理的部分制度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管理。所以需要根據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需要得到他們的認可,必要時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適當的修改班級制度。為了使班級的管理能夠得到班級成員的支持,要建立對新型班級管理系統的監督機制。非班委會成員有監督和評議班級干部的權利,定期對學生干部的管理水平進行綜合考評。這個考評由學生和老師共同評定,每年年底進行述職報告,全班同學打分,達到公平公正,調動大家參與班級建設的積極性。

三、結語

大學生班級管理是一項復雜而艱難的工作,而建設良好的班級管理模式更需要班級每個成員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并且規章制度不是死的、一成不變的,需要大家不斷地去摸索、實踐,但是管理的最終目的都是希望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作者:王寅秀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彭玉丹,朱愛虹.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實踐[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1):200.

[3]王笑男.簡述“性格色彩學”在大學生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3(5).

[4]王逸文.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5(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