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理工科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時間:2022-01-20 09:10:13

導語:國內外理工科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內外理工科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整理近年來國內外高校理工科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論研究現狀和實踐研究現狀,及以重慶工商大學為例,從管理、教學、保障三個方面出發,淺析該校在理工科大學生創業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理工科;創業教育;研究現狀

創新創業教育符合我國改革的大方向,已成為各大高校和社會的熱點關注問題。理工科大學生是創業教育所服務對象的一部分,而他們的創業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在創業中主要是以“技術創業”為主,其不僅要掌握本專業豐富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動手實踐能力和在真實的工作場所中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1國外研究現狀

1.1管理

1.1.1專業的組織機構

國外多所高校都設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學生的創業教育,例如斯坦福大學的工學院科技創業計劃組織(STVP),配有專職人員對創業教育資源進行統一的配置。[1]這樣有助于跨學科整合教育資源,組織開展體系化的理工科創業教育。

1.1.2創業服務的開放性與網絡化

將施教者、受教者、管理者、資助者、服務者、學校、社會、政府等各種校內外相關資源全方位高度整合,提供一站式理工創業咨詢服務平臺。并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共享創業教育資源,搭建高效、便捷、準確的信息交流橋梁,為創業教育的各個方面人員提供可靠的信息來源。[2]

1.2教學

1.2.1體系完備的課程設計

將專業教育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在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學科之間融會貫通的能力。從創業知識普及、專業創業教育、創業研發教育等方面,系統地設計課程。

1.2.2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

一方面,鼓勵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研究問題,實行開放互動式的教學和研究方式。另一方面,理工科的創業教育不僅包含課堂教學,還以特色課程、研討會、創業項目、企業培訓等多種方式為依托,開展多樣性的教學,激發學習興趣,滿足不同需求。

1.2.3循序漸進的培養方案

課程體系和教學環節符合學生認知,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知識掌握能力,從淺到深,循序漸進。從基礎性實驗教學、創意性實驗教學、社會性實踐教學、合作性實踐教學四大方面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1.2.4多層次化的教育模式

針對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想初步了解創業常識的學生、想系統學習創業知識的學生、想加入創業研究的學生等等,多種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不同的創業教育活動。例如美國多所高校有五種不同層次的理工科創業教育模式,將理工科大學生創業的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研發教育全面開展。[3]

1.2.5借助校友力量聯合教學

國外高校注重增強在校大學生與企業和企業家和優秀校友之間的的互動,如創建專門的組織,定期舉行見面會、研討會等活動,促進學生和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分享創業創新成功經驗,創造大學生創業機會,樹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信心,等等。

1.2.6“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業教育模式

國外高校十分重視實踐應用和基礎科研之間的相互轉換,提倡理工科學生的創業教育要結合個人能力、專業特長以及相處的社會環境,從創業者的角度來規劃整個教育模式。

1.3保障

1.3.1政策扶持

國外高校為師生提供寬松的創業環境,如允許學生以創業實踐的形式修學分;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實行彈性學制;允許教師和研究人員在校外創業或在企業兼職;科技成果所形成的利益實行學校、學院、課題組“三三”分配制等等。

1.3.2科研支撐

國外高校十分重視理工科教學與科研的基礎性工作和學術研究,并致力于教學與科研的創新。理工科的創業是一個對知識與技術的轉化過程,有力的科研才能推動理工科創業教育的良性開展。

1.3.3資金來源

斯坦福大學利用校友的捐助,為本校創業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另外,各大高校還設有專門的創業基金和激勵機制,為處于不同創業階段的學生和老師提供資金支持。

1.3.4師資保障

國外高校的理工科創業教育,設有多名專職教師負責,同時配備有相當數目的助教及全職教員。這些教師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系統的創業教育知識,而且有一定的創業或管理經驗,并可以利用自己的企業資源為學生帶來實踐機會。

2國內研究現狀

2.1政策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包括創業教育、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稅收減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2.2教學

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教育的專門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休學創業;通過創業競賽、模擬實踐、專家講座等多種方式創新教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

2.3機構

建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多級組織架構,在校級層面成立校創新創業管理中心,在院級和專業層面成立若干學科或專業特色的創新實踐基地,在學生層面組織學生成立各種創新創業實踐協會。

2.4人員

設立專門的教學人員,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并聘請成功創業者、杰出校友、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教師,加強創業指導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推進創業指導教師專業化、專家化發展。

2.5場地

學校開辟專門場地用于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建設大學生創業示范基地、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項目孵化基地、實習基地。向學生全面開放各種實驗室和設備、儀器等等。

2.6經費

多渠道籌集資金,廣泛吸引金融機構、社會組織、行業協會、杰出校友等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資金支持。

2.7服務

各大高校致力于簡化各項創業手續,搭建網絡服務平臺,為學生、教師、企業等多方提供項目對接、政策解讀、信息流通、在線咨詢等多種服務。

3我校存在的問題

我校是一所具有濃厚財經特色的多科性綜合大學,理工科學科也占據了一定的比例。比較典型的包括機械工程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目前我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開展良好,但專門針對理工科學生的專業創業教育還處于幾乎空白的階段。

3.1管理

3.1.1缺乏專門的管理組織機構

理工科的創業具有其特殊性,是一個將知識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有機過程,所以理工科學生的創業教育更需要一個專門的機構和專職人員,來跨學科管理、整合全校的教學、師資、實踐、保障資源。

3.1.2缺乏相關的學生管理團體———社團

我?,F有學生創業團體有許多,從正規校級社團到自發創業小組都已存在已久,但針對理工科學生的創業互助團體還沒有。因此需要一個理工科學生的創業團體,來吸引志同道合的學生一起創業,互通消息與資源,實行自我管理。

3.2教學

3.2.1缺乏良好的創業意識

一方面理工科大學生投入了相當大一部分精力在參加科技競賽中,而很少有學生有意識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另外,創業知識零散、實踐時間斷層、社會家庭不認同、創業風險大、老師不重視等,也是影響理工科學生培養創業意識的重要因素。

3.2.2缺乏專業的創業課程

我校理工科學生的創業創業課程沒有形成常規,大多以選修課、創業競賽的形式存在,很少針對工程類大學生專門開設此門課程。而且創業教育課程沒有固定的教材,內容也很隨意,沒有與理工科學生的專業教育相結合。

3.2.3缺乏系統的培養方案

理工科學生的技術創業是建立在專業基礎上的,具有技術更新周期短、要求高的特點,需要多人在團隊中進行良好的分工合作來完成技術從研發到生產和走向市場的轉化過程中不同的工作,因而特別強調創業者團隊管理和協作能力。因此,理工科學生的創業教育需要將專業知識與管理知識高度融合,形成系統的培養方案。

3.2.4缺乏全面的實踐機會

理工科學生的創業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活動,但學校能提供此類實踐性學習的機會、實踐的場地、實踐的資金有限,學生“學以致用”的機會也就有限。有些創業競賽雖然也面向理工科學生開放,但“先天不足”的創業基本功使得理工科學生很少能從創業競賽中獲得自信與認可。

3.2.5缺乏科學的考核機制

學校雖然開設了部分創業教育的課程,但課程的考評機制也不完善,多數局限于寫企劃書、考試、創業競賽等等,而缺乏對于理工科學生技術創業能力的測試,因而不能培養學生能解決創業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無法科學的檢測現有的創業教育效果。

3.2.6缺乏深入的教育研究

目前,我校的創業教育體系尚不完善,急需上升至理論學科層面,因此需要相關的教職人員投入到理工科學生的創業教育研究中來。根據中國知網(CNKI)的檢索統計,篇名包含“創業教育”,作者單位為“重慶工商大學”的文章一共22篇,近三年成逐年遞減趨勢。而涉及理工科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文章更是寥寥無幾。

3.2.7缺乏精品的示范項目

一個好的創業示范項目不僅能極大吸引教師和學生的興趣,起到良好的示范宣傳作用,也能為以后的創業教育工作提供直觀的參考數據和寶貴的實踐經驗。而理工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更是需要精品示范項目來帶動整個創業教育團隊的積極性,從實踐的過程中積累技術創業的經驗。

3.3保障

3.3.1資金

我校理工科大學生創業面臨資金來源渠道窄、資金額度小、缺乏實踐基地、創業條件受限制等因素的制約。有了資金的保障,才有將創業教育成果轉化為實踐的基礎。

3.3.2師資

目前,我校尚沒有針對理工科學生創業教育的專業師資團隊,工程類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缺少優質的師資,要么是教授創業課程的教師實際創業經驗缺乏或創業研究背景單薄,要么就是缺少有著良好創業經驗的企業家的課程參與。

4結語

真正的理工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應該是一種以專業教育為基礎,跨學科、多領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所以,對于理工科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學校應該重視學生的專業教育、創業技能與開拓創新精神的綜合培養,使之能夠適應新時代全球化的趨勢、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使之能夠將創業作為以后職業的一種選擇。

【參考文獻】

[1]安寧,王宏起.理工科大學創業教育模式的國際比較及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68-72.

[2]劉麗君,李斌,鄭焱,霍靈瑜.美國一流大學理工創業教育與我國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09(5):50-51.

[3]胡桃,沈莉.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3(2):91-94.

[4]高婷,高坡.理工科研究生創業教育課程設置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87-89.

[5]鄧蕊,趙澤銘.歐洲高校創業教育對中國高校的啟迪[J].價值教育,2014,10:245-246.

[6]徐小洲,李志永.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制度與政策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0,11:12-18.

作者:李玲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