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時間:2022-04-13 10:00:36

導語:高校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創業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

【摘要】文章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分析大學生對創業的認知、對創業教育的認知以及對創業教育需求等方面的現狀,提出深化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與建議:要理清創業教育目標,加強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擴大創業教育的受眾群體,注重創業教育的多元性;將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效融合;加強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建設;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認知與需求

黨的報告中對“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多形式就業創業”、“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等做了重要部署。在國家經濟轉型和實施創新戰略的背景下,高校承載著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要大力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把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業型的人才作為驅動發展戰略真正落實落地。近年來,在內蒙古地區各高校努力下,內蒙古高校創業教育工作有了良好發展勢頭,推動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搭建了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完善了大學生創業支持服務體系,但也存在著認識深度和推動力度不平衡的問題。為進一步推動高校創業教育狀況,研究從大學生認知和需求視角出發,從而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科學性提供借鑒。

一、研究設計

1、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問卷調查主要利用自編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首先,根據研究目的,搜集大量文獻,進行分析與調查,并選擇性的吸收借鑒其他的學者關于創業教育研究的相關經驗;然后確定衡量創業教育現狀調查的相關指標,對問卷設計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修正,同時請教相關創業專家對問卷中的內容給出建議并對其進行修訂,將其中的設計不合理的選項剔除;最后,經過反復修改,并進行信度、效度校驗,形成問卷定稿。問卷回收后,對問卷進行篩選、核實,利用相關軟件進行分析。2、研究樣本共發放問卷1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022份,回收率為88.87%。其中男生645人,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63.11%,女生377份,占有效回收問卷人數的36.89%。內蒙古科技大學屬于工科類院校,工科專業人數占比較高。

二、調研結果分

1、大學生對創業的認知調查(1)對創業的理解趨于更寬泛的概念,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思維模式。在調查創業概念的理解中,49.21%的被訪者選擇“只要開創一份事業都可以叫創業”,27.59%的被訪者選擇“開辦一家公司叫創業”,15.75%的被訪者選擇“創業是創新或創造”,4.3%的被訪者選擇“創業是開發一項前沿的科技項目”,3.13%的被訪者選擇“其他”。關于創業的概念,國內學者認為創業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業指開創新的事業的活動,包括公司內部創業和創辦新的企業;狹義的創業指創辦新的企業。[1]令人樂觀的是,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大部分學生對創業的理解偏向廣義范疇,是從更寬泛的角度去理解創業,而不再停留于“創業就是開辦企業”的傳統認識中。(2)對創業普遍持有積極認可的態度,且創業動機價值取向良好。在調查學生們對“大學生創業的看法”時,有54.59%的被訪者表示“認同,認為是實現自我價值和理想的途徑”;有38.45%的被訪者認為“應該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僅有3.32%的被訪者表示“反對”,3.62%的被訪者選擇“不置可否”。可見,內蒙古科技大學的學生對于創業普遍持有認可態度,也說明發展創業教育、建設創新型大學有深厚的群眾觀念基礎和創業主體基礎。對于“創業動機”的調查,43.05%的被訪者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30.97%的被訪者認為“創業是為了多一種人生體驗”,18.74%的被訪者是“為了賺取更多金錢”,7.51%的被訪者是“為了解決就業”??梢?,多數人的創業動機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多一種人生體驗。說明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和心理趨于成熟和理性。(3)創業潛在意愿較強,但執行力不足。對于“您愿意進行自主創業嗎?”的回答,有58.41%的被訪者選擇了“愿意進行自主創業”,32.29%的被訪者選擇了“不確定、迷茫中”,僅有9.29%的被訪者選擇“不愿意”??梢?,大多數學生把創業作為一個人生夢想,較之受雇于人,自主創業已成為大學生今后努力的方向,也說明國家倡導的“創業促進就業”的政策主張獲得了內蒙古科技大學學生們的普遍認可。(4)對創業政策的知曉程度低,創業信息的獲取渠道主要為社會。對于大學生“了解創業政策程度”的調查,僅有3.22%的被訪者選擇“比較了解”;45.49%的被訪者選擇“知道一些”;51.27%的被訪者選擇“不了解”。可見,大學生對于國家的創業政策的知曉程度并不高,這表明學校對于這些創業政策的宣傳并不到位,也不夠深入。為此,高校應加大開展創業政策宣傳工作,以多種形式向大學生普及國家最新的創業優惠政策,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創業積極性。2、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及需求情況調查(1)對創業教育的了解不足,創業課程的參與度低。對于“學校創業教育的了解程度”調查發現,發現高達51.47%的被訪者表示“不太了解”,30.5%的被訪者表示“一般了解”,13.4%的被訪者表示“比較了解”,4.59%的被訪者表示“完全不了解”??梢姡髮W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欠缺,需要學校通過創業教育加以引導。再從創業課程的參與度調查來看,受訪者中僅有19.86%參加過學校提供的創業教育課程或培訓,80.14%都沒有參加過創業課程或培訓。可見,創業課程的參與度仍很低,這也直接導致了大學生難以深入了解創業教育的真正內涵和魅力。這種現狀主要緣于學校創業教育資源供給不足和實施的欠缺所致。(2)對創業教育的認同度高,創業課程的需求旺盛。在對“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的必要性認識”調查發現,有18%的被訪者認為“非常有必要”,68.39%的被訪者認為“有必要”,11.93%的被訪者認為“無所謂”,僅有1.66%的被訪者認為“沒必要”。可見,大學生對創業教育表達了正向需求,肯定了創業教育對其自身發展的作用和意義。雖然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了解并不全面系統,但通過社會媒體的宣傳、家人朋友的經歷及日常生活的經驗等途徑,對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并對其產生了興趣和向往。再從大學生對“修讀創業課程的意愿性”調查中發現,有17.51%的被訪者表示“非常愿意”,60.27%的被訪者表示“愿意”,20.45%的被訪者表示“不確定”,僅有1.76%的被訪者表示“不愿意”??梢姡蟛糠謱W生對獲取創業知識有較強烈的渴望,創業教育儼然已成為他們的迫切希望和需要。(3)對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形式需求呈多元化,且偏向實踐性。對于“希望學校開設哪些創業教育課程”的多項選擇回答,73.51%的被訪者選擇經營管理類課程,68.47%的被訪者選擇人際交往類課程,51.64%的被訪者選擇實踐能力類課程,48.56%的被訪者選擇創業心理類課程,32.12%的被訪者選擇高科技類課程。可見,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知識及技能具有多元化需求,并期望得到更全面的知識、技能培訓。(4)更傾向于具有實踐經驗的創業教師。關于“期望由哪些人來教授創業方面的課程”的多項選擇問題,被訪者中選擇“成功創業者或行業專家”的占比76.55%,選擇“有實踐經驗的老師”的占比69.2%,選擇“熟悉創業政策的專家”的占比61.56%,選擇“經管類專業資深老師”的占比43.68%,選擇“有創業經驗的學長”的占比38.69%,選擇“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的占比32.82%??梢姡瑢W生們更傾向于具有實踐經驗的企業家及老師教授創業教育課程,這也說明創業教育必須實行開放式辦學,引入社會力量,擴大優良師資來源,同時實行校企合作,培養和招募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方可獲得成功。(5)對于創業教育的期待很高。對于“希望學校在創業教育方面還應該做哪些工作”的多項選擇問題,位于前三位的分別為:期望學校組織更多社會實踐,期望將創業教育融入現有的專業教育,占58.66%;期望開設更多創業課程,占53.45%;其余的依次為:提供創業信息咨詢服務51.37%、開展創業講座42.27%、舉辦創業大賽活動40.90%、提供創業啟動資金40.3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業氛圍37.87%、制定鼓勵創業的政策和制度34.83%??梢?,大學生對創業教育擁有很大的期望值,期望學校提供更全面系統的創業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

三、深化大學生創業教育對策與建議

1、理清創業教育目標,加強大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弗斯等人將創業教育的目標界定為:一是鼓勵以及培養人的創新創業精神;二是讓學生樹立起自我雇傭也是一種職業選擇的意識以及傾向;三是為學生傳授創業相關的知識以及企業管理的各種技能。[2]所以,高校要不斷提升對創業教育的認識,需要充分的認識到創業教育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創業教育理念,并將大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培養當作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基本目標之一,逐步地打造出擁有學校自身獨特特點的、和實際相結合的創業教育理論與實踐體系,培養學生成為合格的求職者、崗位創造者、企業創新的推動者、國家創新的主力軍。[3]明確創業教育目的不僅對學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創業教育體系有幫助,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從調查中能夠發現,雖然學生們對創業教育的需求旺盛,但對其真正的內涵理解還很模糊,這就需要學校通過教育加以引導。學校需要通過創業教育課程及各種宣傳手段讓學生們認識到創業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大學生老板,更在于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心理品質為基本價值取向。2、擴大創業教育的受眾群體,注重創業教育的多元性對于大學生來說,在當今時代不管是選擇自主創業還是崗位就業都需要創業教育的熏陶與培養,而自主創業教育更是當今時代的需要與潮流。所以學校應把創業教育上升到學校的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計劃,融入學校的整個育人體系中,貫穿到學校課程設置、教學計劃和管理實施等各個方面和整個過程,面向全體學生,系統實施。[4]高校同時要注重創業教育的多元性。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創業基礎理論必修課。另一方面要關注個體差異和專業差異,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個體的不同需求與定位分別實施不同類型的創業教育。如針對具有專業性及特殊需求的學生開設針對性的小班課程,針對工商管理學院的學生與專業課相結合開設專業必修課,并設置全校選修課,讓感興趣的學生自行選擇不同等級的創業教育選修課。從而將創業教育的普及性與專業性有效結合,真正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參與其中、樂在其中,創業教育才會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3、將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有效融合創業教育包含于多學科之中,具有層次性和差異性,脫離了專業教育,再沒有相應的文化氛圍支撐,創業教育就像無源之水、無水之木,難以為繼。具體做法上,要求將創業教育的運行同某一專業的教學運行整體地結合起來,將創業教育的目標納入該專業的教學目標體系中;要求教師結合專業課程特色,將創業教育理念、視角、內容滲透到課程講授中,與專業課程相互結合、相輔相成、相互滲透,著重培養學生將創業理論與專業知識技能相融合,進而形成創新的思維和能力。針對不同的專業,要在共同創業教育課程的基礎上,關注其知識的滲透、交叉與融合,從而培養既精通專業知識又富有創新創業理論素養的創新創業型人才。4、加強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建設首先,將實踐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創業課程教學內容上要增強應用性,貼近實踐;教學方法上選用多種教學方式,如案例教學、小組討論、情景角色扮演、頭腦風暴等放到課堂中,增強體驗性。其次,開展創業實踐活動。學校要加強專業實驗室、虛擬仿真實驗室、創業孵化基地和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依托這些平臺,讓學生切身感受創建企業的具體過程,讓大學生了解創業、樂于創業、敢于創業,將創業的種子,創新的精神融入到大學生的血液中來。學校還要積極挖掘和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各類校外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參觀、考察各種類型的小企業做社會調查,深入認識企業,了解企業現狀與發展,提高認知能力;讓學生到創業型企業或中小型企業實習,體驗創業,認知創業,甚至可對實習企業的成功創業和發展經驗進行收集和整理,加以分析和比較,以加深對創業的感悟和理解;讓學生實際參與企業的具體管理和運作環節,培養學生理解專業知識和技能在企業中的具體應用,掌握企業管理的基本業務流程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從而使教學與社會生產緊密結合起來。5、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首先要對全體教師提供創業教育培訓,加強全體教師對創業教育的認識,深化創新創業素養與教育理念,引導教師們將創業理念和知識逐步滲透到課堂教學內容之中,充實和完善教師創業教育的知識結構,并將其納入到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中。其次,建立創業的實踐教師隊伍,實現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構成要素的多元化,聘請相關專家擔任創業實踐活動的兼職教師,以彌補學校實踐型師資力量的缺乏。最好由成功企業家、政府有關專家、工程類專家、經濟管理專家、風險投資家及律師等人員組成實踐教師隊伍,以專門指導學生創業實訓和實踐,更好的為大學生創業經驗與技能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再次,推出相關政策鼓勵和選派教師到企業兼職或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積累創業經驗,以教師們自己的親身經歷豐富課堂案例教學,指導學生的創業實踐,并探索具有學校和專業特色的理論與實踐體系。通過到企業掛職鍛煉、出國進修等方式進行互相交流,從而提高專職教師創業教育能力和水平??傊瑢W校要盡可能調動一切資源,充分發揮人才優勢和資源優勢,協調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學生創業所用,促進各項創業成果的轉化,多方位提供技術、信息、資金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虞亞平.高校本科生創新創業駕馭現狀調查分析——以南通大學為例.教育觀察[J].2016.3.10-12.

[2]張文娣.河北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2.

[3]曹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4]余瑞玲.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實證研究——以廈門大學創業教育實踐為例[D].廈門:廈門大學,2006.

[5]刑大立,魏東初,梁漢鈞.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理論和實踐[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132~185.

[6]徐小洲,梅偉惠.高校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戰略研究[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32~46.

作者:晶晶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