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培訓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路徑
時間:2022-08-13 09:41:22
導語:職業教育培訓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我國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存在職業教育培訓與農民工的需求脫節、辦學模式僵化、資源條件保障不足等問題,影響農民工創業就業的實現。針對職業教育培訓存在的問題,提出以職業教育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的路徑,以推動我國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農民工;創業就業;路徑
解決農民工創業就業問題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保障社會穩定與發展的關鍵。知識經濟時代對于職業技能的要求不斷提升,職業教育培訓能夠為農民工創業就業提供技能上的保障,使其能抓住更多創業就業的機會。
1職業教育培訓對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重要性的分析
1.1解決回流農民工創業就業難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有2.9億農民工,其中超過60%的農民工選擇外出就業,2020年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大量農民工回流就業。受疫情的影響,吸納大量勞動力的制造業及服務業遭受重創,特別是旅游與餐飲、批發零售等行業遭受的沖擊大,工作崗位減少,使農民工不得不回鄉。然而,回流至本地的農民工依然面臨艱難的選擇———創業還是就業?但是農民工技能較低,機會少,政策扶持措施不多。2020年3月人社部、農業農村部下發《擴大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規模實施方案》,提出擴大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工職業能力,幫助農民工順利實現創業就業。通過職業教育培訓的方式,對回流的農民工強化技能培訓,幫助農民工儲備技能、提高技能,為其創業就業創造積極的條件。1.2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實現。教育興邦。我國農村有許多青年因種種原因無法獲得繼續學習機會,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大量農民工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職業教育以為社會培養技能型、實用型人才為目的,借助職業教育培訓,滿足農村年輕一代農民工的學習需求,提高其技能水平,幫助其創業就業,提高收入水平,為鄉村地區的脫貧及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創新路徑。
2職業教育培訓在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中存在的問題
2.1對農村職業教育培訓還不夠重視。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在我國社會中的地位比較低,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低,且職業教育發展上存在無序性,特別是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可用資源少、推動的主體少。我國農村職業教育培訓一般是由當地政府通過組建農民技能培訓中心、農民技能推廣站的方式來實施的,而這種形式的職業教育難以引起農民的關注,特別是年輕一代農民群體關注更少。鄉鎮政府在農業職業教育的推廣與宣傳上力度不足,存在敷衍了事及走形式的現象,缺乏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落實措施及考核機制,導致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在農民工創業就業上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服務效用。2.2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內容與農民工的需求脫節當前經濟屬于多元化經濟,特別是互聯網信息技術作者簡介:楊丹(1983-),女,北京人,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創就業指導。的普及與應用,使農村經濟形態也呈現多元化。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的出現需要專業化綜合性人才,同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電子商務人才,鄉鎮地區的物流行業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當前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內容存在局限性,政府組織的農村職業教育培訓往往是一些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年輕一代農民工在種植養殖方面的培訓需求不多,老一代農民工擁有豐富的種植與養殖經驗,政府組織的技術培訓對其吸引力不大。2.3農民工參與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意愿不強部分農民工對職業教育培訓存在一定的需求,如在精準扶貧的項目實施中,一些養殖戶及種植戶迫切需要養殖種植技術指導,但是從總體上看農民工參與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意愿不強。從農民職業技術培訓班現狀看,培訓多采用課堂講課方式,考試以開卷考為主,培訓存在形式化,部分農民工很難學到實用知識;因此,其參與職業教育培訓的意愿較低。2.4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資源條件不佳。農村職業教育培訓與城市地區的職業教育培訓相比存在較大的差距,一方面,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缺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有的鄉鎮地區舉辦農業職業技術培訓是由主辦的政府機構的工作人員進行講解,且講解多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理論上的講述,缺乏實踐指導;另一方面,農村職業教育培訓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的線上培訓,又缺乏實訓培訓,導致培訓效果不佳。
3發展職業教育培訓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的路徑建議
在2015年的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條件,強化貧困地區的職業教育扶持,幫助貧困地區的勞動者通過職業教育培訓實現創業與就業。2020年肺炎疫情對全國的經濟產生極大的沖擊,在后疫情時代更需要發揮科技在農民工創業就業中的作用,需要發揮職業教育培訓的服務功能。3.1提高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重視度。隨著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結構也面臨轉型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促使企業對勞動力素質的需求轉向高素質、高技能,這就導致缺乏職業技能的農民工出現過剩。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培訓對于推動產業經濟結構升級有積極作用。我國需要提高對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的重視度,一方面,要準確認識到當前我國農民工的文化水平與素質能力無法滿足現代化社會發展對生產技術及生產方式的需求,需要借助職業教育提升農民工的技能與素質。另一方面,要準確地認識到職業教育培訓能夠為農民工帶來創業與就業的機會。2020年的肺炎疫情下大量農民工回流,需要切實解決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將農村職業教育培訓納入科教興農戰略,重視職業教育培訓對提升農民綜合素質的作用,同時應不斷創新思維,將職業教育融合到農民創業就業中。3.2因地制宜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培訓。教育對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效用大于物資與政策的扶持,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農民隊伍,以提高我國的農業綜合生產力,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當前的農業生產走向規?;?、現代化、機械化,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培訓需要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更需要符合農民工的實際需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的經濟業態不斷涌現,農村電商等新業態的出現需求專門性的電商人才,農村職業教育培訓需要迎合農村新業態發展的需求,因地制宜地為農村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發展、農產品的銷售提供支持。因地制宜地推進職業教育培訓,如對農村電商發展較快的村落,可以農村電商培訓班的方式,幫助農民工在電商方面創業就業;又如在一些養殖種植條件好的地區,關注綠色養殖及栽培技術培訓,讓農民工獲得更多的技能,以順利實現創業就業。3.3采用靈活的培訓方式提高農民工的培訓興趣。在農村地區部分農民工有職業培訓需求,但是當前培訓形式單一,且靈活性不足,難以吸引農民工參與,因此需要創新職業教育培訓方式。一是采用現場操作講解法,采用與職業院校合作的方式,由專業教授進行現場操作講解,對農民工創業就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予以解答,提高農民工的參與積極性;二是采用師徒培訓法,采用師徒制的培訓帶動方式,由鄉村的創業致富能人帶動回鄉創業的農民工,采用“一對一”的培訓方式,提高職業教育培訓的效果;三是線上宣傳推廣,采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方式進行職業教育的宣傳與推廣,讓農民工能夠通過刷抖音或者借助微信公眾號了解職業教育培訓,對職業教育培訓的內容產生興趣。3.4完善職業教育培訓保障機制,推動農民工創業就業。政府需要完善職業教育培訓的保障條件。首先,需要加大對農業職業教育培訓的經費投入,加大財政預算,多渠道增加資金供給;其次,需要做好農民工創業就業職業教育培訓的跟蹤服務,對培訓的效果進行及時的反饋,有效調整職業教育培訓內容;最后,需要充實職業教育的師資力量,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師資隊伍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娟.湖南省建筑行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唐蘭蘭.信息化時代中技工院校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J].電子測試(新電子),2016(14):158-159.
[3]劉杰.技工教育發展要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J].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6(7):16-19.
[4]向麗麗.新生代農民工職業培訓供給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5]李斌.基于精準扶貧的“兩后生”中期就業技能培訓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楊丹 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密云分校
- 上一篇:中文語言教學藝術論文
- 下一篇:創業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