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方法探討
時間:2022-03-26 02:53:55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輔導員通過全方位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降低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诖?,該文以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工作定位為切入點,闡述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并對輔導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方法進行了進一步探討。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輔導員的身份具有特殊性,其不僅是大學生管理團隊的關鍵成員,并且是高校教育團隊的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校面對日益旺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需求,出臺了一系列創新創業支持文件和輔導員培養政策,旨在推動輔導員向更加專業化的方向轉變,更好地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輔導員可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效果提升起到正向促進作用,但由于諸多因素限制,輔導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現狀不佳?;诖?,對輔導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方法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
1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1.1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播者。當代大學生群體多為“95后”“00后”,他們的創新意識較強,但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有所欠缺。特別是在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多數大學生表現為缺乏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精神,存在遇到困難輕易退縮的情況[1]。這種情況下,輔導員就需要擔任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播者,有針對性地給予大學生幫助,提高其抗壓能力以及創新創業成功率。1.2創新創業政策的宣貫者。在大學生數量顯著增多的背景下,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加。此時,輔導員就需要擔任國家、區域最新的創新創業政策宣貫者,為大學生詳細解讀創新創業政策的關鍵內容,拓寬大學生創新創業渠道,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2]。1.3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者。由于區域政策影響以及學校支持程度的差異,大學生創業環境存在一定風險,缺乏穩定保障。再加上家長的反對態度及大學生自身的不良認知,制約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基于此,輔導員需要擔任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者,主動與大學生進行信息交互,及時肯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想法,營造良好氛圍,調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2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2.1調查目的、對象及方法。為了解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情況,夯實服務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基礎,促進大學生畢業后科學創業、自信創業、成功創業,學校以本地在校生為調查對象,利用線上問卷調查的方法,從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經歷等方面,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2.2調查結果。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可知,45%的大學生對創新創業大致了解,52%的大學生對創新創業不太清楚,僅有2%的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較為了解,剩余學生則對創新創業完全不了解。51%的大學生簡單地認為只要開創一份事業就叫創業,而56%的大學生也有過創新創業的想法,并認為畢業后一段時間為最佳創業時間。但是89%的大學生都害怕失敗,如果創業失敗會選擇放棄,僅有11%的大學生會選擇籌措資金,努力二次創業,而22%的大學生會選擇等待時機、積累經驗。99%的大學生希望學校特別是輔導員在創新創業方面可以組織學生去創新創業基地考察或者傳播創新創業知識[3]。
3輔導員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方法
3.1找準定位。創新創業教育涉及了大學生教育的整個流程,需要全校各個部門、各個專業乃至社會層面的通力合作。為了保證全校各個部門、各個專業以及學校與社會層面合作過程順利進行,輔導員應主動擔任信息梳理者,在明確自身職責定位的前提下,梳理各方面的關系,為具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提供科學的指導。一方面,輔導員應主動與在校專業教師開展信息溝通,汲取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并配合專業教師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輔導。同時主動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愿望反饋給專業教師,在大學生、教師之間搭建創新創業信息交互橋梁。另一方面,輔導員應主動與社會層面的企業、組織、單位進行信息交互,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發揮“搭臺子”“選苗子”“抬轎子”的作用,為大學生講解政策及創新創業思路,為企業傳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過程及優勢。同時從客觀層面,分析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企業與學生信任的建立關系。在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幫助企業正確認識大學生創新創業優勢,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開展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此外,輔導員應強化學習創新創業政策、創新創業理論及創新創業實踐技能,勤于思索、探究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思路、手段。同時依托輔導員論壇,扎根于實際,深入經驗交流,切實將本地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學校支持政策、班級工作有機整合,同步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科學性[4]。3.2創造條件。為了避免大學生群體自身局限性對其創新創業能力發展的不利影響,輔導員應立足全程化教育理念,以大學一年級為切入點,運用榜樣教育法,挖掘往屆校友的榜樣引領作用,激發大學一年級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興趣。在榜樣教育法應用過程中,輔導員可以利用自身資源,以往屆所帶畢業生為對象,構建后續聯系機制。以微信、QQ等為載體,密切關注大學生畢業后的事業發展。有計劃地邀請往屆大學生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典型,到校為在校生開展不同類型的創新創業講座、論壇,通過切身經歷幫助在校生了解創新創業中知識儲備的重要性及創新創業過程的艱難,為在校生未來創新創業指明方向。針對大學二年級、三年級學生,輔導員可以指導其恰當選擇創新創業理論課程,并選擇恰當時機,組織其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開展之前,輔導員可以利用日常工作機會,了解學生志向、興趣,發掘對創新創業興趣較濃厚且具有一定能力的學生,組建創新創業實踐團隊。以“老帶新”“黨員帶非黨員”“干部帶普通學生”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隨后組織實踐團隊成員參與“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或者不同級別、不同學科的創新創業競賽等,夯實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為大學生直面困難、敢于挑戰、認清形勢提供依據[5]。針對大學四年級學生,輔導員可以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其專業、興趣發展緊密結合,進一步細化創新創業指導方案。考慮到部分大學生項目研究對象偏重于大型工藝、大型裝置、大型過程,不適用于展覽展示,再加上部分項目偏重于理論研究,無法形成產品,與當下、未來生活差距較大,基于此,輔導員應利用學校大面積籌備開設創業類課程機遇,在努力提升項目科技質量的同時,指導大學生通過視頻資料、實物模型、3D模型等,將科研成果向“商品化”“成品化”轉化,提高項目創新性、實用性,為其產業化轉化提供依據,進而夯實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3.3開拓空間。創客時代的到來,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實踐教育體系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6]。針對當前多數大學生對創新創業認識不足、缺乏創新創業韌性的情況,輔導員應主動應用并善于應用開放式平臺,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嵌入相關學科中,推動學科交叉及能力互補,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動力。同時面臨各方資源整合趨勢,輔導員應在鼓勵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基礎上,利用各種媒介,強化創新創業宣傳,打造校園品牌特色活動,切實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水平。輔導員可以根據經濟發展新常態要求,圍繞“立德樹人、追求卓越、自主發展”的教育理念,于學期開展的第十二周,組織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周”。在“創新創業周”中,由輔導員配合專業教師停課舉辦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活動。根據各年級大學生及各專業大學生要求,有序開展“挑戰杯•創青春作品交流會”“求職簡歷•制作簡歷”“教師招聘筆試、面試指導”“實習就業宣講會”“互聯網+語音語調大賽”“英語辯論校賽”“參觀廣美藝術展”“國外學習交流分享會”“教育幫扶實踐活動”等。通過上述活動開展,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空間拓展到專業外、校外、省外乃至國外。汲取其他學校、區域、國家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優秀經驗,安排涵蓋講座模塊、競賽模塊、調研考察模塊、其他模塊等多個模塊的創新創業活動,充分滿足大學生創新創業需求。
4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進程中,輔導員不僅是創新創業知識的傳播者、創新創業政策的宣貫者,更是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者。因此,面對自身在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不足之處,輔導員應樹立積極、正向的工作意識,主動提升專業素養,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正確的引領以及微觀指導,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李艷良,李義,丁凱.高校輔導員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12-14.
[2]劉琳.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工作定位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8(6):240.
[3]古煉輝,林丹霞.高職院校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責任擔當:基于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創新創業調查的思考[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1):80-83.
[4]王飛龍,劉莉莉,藍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高校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能力的提升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148-150.
[5]彭萬秋.基于新木桶理論的高校輔導員創新創業教育能力建設探究[J].智庫時代,2019,192(24):209-210.
[6]周春蕾.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中國商論,2018(19):181-182.
作者:孫沛涵 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創新創業教育與會計專業教育融合研究
- 下一篇: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