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時間:2022-04-13 09:38:12

導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1加強團隊合作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分析

1.1加強團隊合作有利于增加創新創業教育的活力。從我國目前的發展來看,尚處于轉型階段,各個企業的競爭愈演愈烈之余,多種文化不斷沖擊,尤其是西方的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這些消極的元素對大學生有了強烈的沖擊,一部分的大學生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獲得更大的收益,會忽視和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過于強調競爭,這種激進的心理,對于大學生未來的就業以及創業是極為不利的。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高校畢業生存在有95%的現象,打工者中有95%的人有考慮過自己創業,95%的人僅僅停留在想象階段,動手創業者有95%的人會失敗,沒有失敗的人也有95%是短暫的成功,生存不超過三年。造成失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團隊合作,這也在某種程度表明,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存在有明顯的缺陷。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人際關系是否融洽、社會結構是否穩定、資源配置是否合理是社會是否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保證。提倡團隊的合作,是符合時展的需要的,也是符合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需求。1.2加強團隊合作豐富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從“施行擴大就業的發展,通過創業推動就業”的思路和要求來看,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傳授創新創業的技能,開展創新創業的活動,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求。其重點是要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的素養;另一方面,在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的人生目標得以明確,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其中包括:學習、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社會適應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其中核心部分是大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核心競爭力。團隊精神不僅是創新創業必須要有的核心素質,而且也是大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的必備素養,更是創新創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著名的企業在校園應聘時,選擇人才首先都會考慮其是否具有團隊精神以及良好的溝通技能,這也是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努力的方向。1.3加強團隊合作來完善創新創業文化的建設。高校之所以開展創新創業的文化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創新創業的精神,學生在面對挫折和失敗時能夠積極地應對,打造出全校老師和學生都能普遍認可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文化氛圍和管理制度。加強高校的創新創業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給國家建設提供創新型人才,構建良好的文化學習的氛圍,更好地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從高校創新創業文化的認同層面來看,加強團隊合作,可以增加小組成員的凝聚力,獲得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幫助,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不氣餒,能夠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在積極的氛圍中,力爭獲得更大的進步,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2在團隊精神培養的背景下,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模式分析

2.1重視分層分類教學的開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在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教學中,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從而到達點面結合、不斷推進的目的。其一,創新創業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主要是為了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激發大學生創業的熱情,使得更多大學生能夠順利就業;其二,需要重視部分有創業意向學生的培養。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科學化教學方法的使用,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創業發展提供保證;其三,需要做好有條件學生的扶持工作,為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構建創業實踐平臺,促進學生創業精神的培養。一般來說,團隊精神的培養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實戰型、精英型和普惠型。普惠型教學模式主要是重視公開課的講解,增強學生團隊意識,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社會生存能力。精英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培養具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通過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實戰型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實際的創業案例,增強學生實際的作戰能力,促進學生創業的成功。2.2重視實踐與理論知識的結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進行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時,需要加強理論教學的研究,并結合實踐應用,促進實踐與理論教育模式的發展。首先,從理論知識出發,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引入和分析,并將最新的團隊理論融入課堂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此外,還可以加強心理契約和虛擬團隊理論的引入,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使得大學生的求知欲增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其次,從實踐方面出發。第一,需要加強創業創新教學中團隊精神培養主題的體現,加強各種活動的開展,為學生營造合適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加強;第二,需要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項目化管理,促進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增強,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提高。第三,需要加強團隊力量的發揮,使得學生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2.3重視教育形式多樣性的加強。首先,需要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的發揮,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針對性增強,并通過有效的教學、典型案例的講解以及熱點問題的剖析等教學辦法,促進大學生對團隊精神的意義和內涵的正確理解。此外,還需要通過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的滲透作用,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在價值判斷上和情感態度上有正確的認識,并樹立正確遠大的目標,成為社會需要型的人才;其次,需要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加強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并結合社會主義合格人才培養的要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型的人才;再次,需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大學生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合理方法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教學嚴謹性、科學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提高,從而增強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并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多的努力。最后,需要將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在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中,加入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從而實現大學生凝聚力的提高,此外,還能夠通過校園文化的輻射作用,促進大學生自主能力以及互動能力的提高??偟膩碇v,加強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促進社會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作為高校的教學老師,需要加強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重要性的認識,并加強有效措施在實踐中的應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為社會經濟的長久穩定發展提供推動力。

參考文獻:

[1]李亞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闡釋與研究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2016(4).

[2]張永民,魯偉,周斌.轉型與對接: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范式與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16(17).

作者:華 煜 閆水華 胡航帆 王金碩 孫赫鵬 單位:牡丹江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