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調查及實施途徑
時間:2022-04-13 09:36:02
導語:班級管理調查及實施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調查生態視域下高職班級管理的實況,以長沙衛生職業學院為例,通過調查發現:在班級管理中,生態管理的主體環境已贏得了廣大師生的認同與支持;但在管理理念、管理能力、管理舉措上還在路上。提升生態綠色理念,加大實踐步伐,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是當前高職學院班級生態管理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班級管理;調查分析;生態文明;綠色通道
目前我國高職學院大多是由原“中?!睂W校轉型升格的,管理中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以學校規章制度為準繩”的范式,以“服從式”模式對學生進行管控。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應用生態教育理念管理班級,提升績效,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課題以長沙衛生職業學院為例,開展了相關調查和研究。
1一般資料
1.1調查緣由和時間。為了充分了解學生對班級生態管理的認識、需求、能力,以達到提高師生共同參與班級管理、提升自我管理的水平,為探索、創新班級生態管理做出真實、準確的調研。調查時間:2017年上學期。1.2調查的對象。本院助產、護理、臨床醫學等7個專業7個班。發放問卷調查表366份,收回率100%。實際有效330份,有效率90.17%;無效18份;無效率9.83%。該問卷由教師協助組織,真實客觀。1.3調查的內容和方法。問卷調查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班級目標管理、人際關系、學習狀況、生態環境,共25個題;問答題一個,“請你結合實際,簡要地談談對‘生態文明’的認識?!逼渌{查有課堂觀察、學生座談會、班級學生管理資料、討論研究。
2調查結果及分析
2.1主體環境彰顯綠色。調查中班級有目標管理(50.9%),實施中有具體措施(42.7%),管理的主要形式是民主型(47.2%),班級每周有主題活動(40.6%),并且能積極參加系部或院級的活動(59.4%);與管理老師和諧(83.6%),與同學和諧(64.2%);期待自己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60.6%),對就業前景看好的有(50.9%);認為生態文明與我們學習有直接聯系的(73.0%),知曉世界環境日的(63.0%),對病人用過的輸液管和一次性注射器的處理方法是正確的有(71.5%),不亂扔垃圾的有(71.2%)。以上調查說明,班級管理的主體環境彰顯生態綠色,現代教育正在向生態文明教育范式轉換。但由于生態教育在我國目前還是一個發展階段,班級生態管理還處在嘗試之中,還需進一步深化和完善。2.2生態綠色理念淡薄。在問答題的回答中,未給予回答(76.0%),簡要回答的(24.0%)?;卮鹫叩膬热荩簬熒椭C,相互尊重;同學要友好,互相要幫襯;教室座位要定期更換;教室要保持干凈衛生,要擺放綠色植物;考試不要作弊等。在問卷調查中,有(26.0%)的學生還不知曉世界環境日;亂扔垃圾的還有(7.8%)的學生;對病人用過的輸液管和一次性的輸液管怎么處理,根本不清楚有(7.6%),認為可以做廢品賣給回收公司有(20.9%)。以上數據顯示:學生對在班級管理中實施“生態教育”理念十分淡薄,停留在“學院制度”和“班級規范”層面。因此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生態化”的理性認識,開辟綠色教育,通過理論教育和實踐鍛煉以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和生態素養,促進人、自然、環境、社會整個有機體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感。2.3生態綠色措施粗放從座談和實地考察,了解到班級生態管理目前還是以“硬性管理和制度管理”為主要模式,在舉措上呈現的是量少力弱。管理者主要是依“事”進行管理,缺乏系統管理理念。如你班有目標管理設計嗎(否,16.9%,不清楚,32.1%);你班有具體可行的目標措施嗎(否,20.9%,不清楚,36.3%),由此,導致一些學生在學生上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動力(無掛科就行,28.7%,能拿畢業證就行,10.6%)。這些說明,如何在舉措上加強班級生態管理的力度,把“業”落實到位,細化到人,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要務。
3開創班級生態管理的綠色通道
3.1堅定生態文明理念。生態文明觀是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觀認識與科學評價的觀點,是提高人們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社會意識形態。生態文明教育的“硬核”,應為全社會整個生態系統的共同福祉服務。習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間,就形成了以綠色為基調的生態文明思想,把生態文明建設當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執政黨的政治任務之一。指出“以人為本,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不能在發展過程中摧殘人自身生存的環境。要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薄白呦蛏鷳B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迸嘤龢淞⑸鷳B文明意識,堅定生態文明的理念自信,應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醫學生未來服務的對象是“患者”,病人用過的敷料能否做到堅持自覺分類,能否嚴格無菌操作,能否嚴防交叉感染等等,都與生態文明有著直接的聯系。因而,在學校教育中,落實“生態文明”教育,關鍵還在班級的管理。班級管理中如能注重對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學生就會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所以應培養學生奠定“生態”理念,堅定“生態”自信,修煉“生態”素養,務實“生態”真干,讓人與自然和諧為核心的理念,以綠色為導向的生態發展觀,融化在骨髓里,形成穩定的心理要素和動力定型,轉化為日常自覺行動。3.2豐富生態文明情感。21世紀生態文明的關鍵點是要讓人們認識到,每個生物個體不是在一個支離破碎的環境中的獨立個體,而是在一張充滿生機活力的生命能量網絡中與所有事物和所有他者相互聯系的人。相互聯系就是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尊重和愛。依據這一原理班級生態管理的成敗,在于其內部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能否形成生態綠色帶,并能可持續發展。因為班級是學校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基層單位,是教育培養什么樣人的“前沿陣地”,學生都是同年齡人,是現代化教育生態系統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生物細胞”。學校的教育活動要通過班級來實施,班級管理的核心和靈魂是貫徹學校的管理意圖,班級管理的過程就是教育管理的活動過程。如管理者能民主包容學生,有問題通過協商,參與解決,班內則政通人和,暢所欲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平等,相互尊重,情感融合;在班級管理制度設置上,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創新創設,開放靈活,班集體就會形成凝聚力,輔導員、班導師、班干部的話就會有號召力、感召力,學生就會有自信力、執行力。3.3拓展生態文明素養。生態文明素養的人即對整個星球福祉負責任且具有生態意識和生態智慧,是以美德和智慧統帥人格的“全人”。提倡讓學生在共同體中學習,相互合作、相互學習、跨課程學習、體驗式學習、基于問題式展開批判性、創造性的反思學習等等。這一些是當前高職學生極其缺乏的文明素養,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管理者有直接的義務,幫助學生實踐生態教育理念。在組織活動中,傳承中西方優秀文化美德,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在學習上指導學生在共同體中互尊互愛、共同研學;在醫療實踐中關愛、理解、尊重病友,平等地對待每一位患者;減少“人—機”對話,多一些床頭交流,多一些微笑服務,多一些心理撫慰,杜絕給病人帶來心理恐慌,防止“醫源性”疾病的產生,嚴防廢棄物流入健康人的安全區域,為培養美德和智慧統一的醫學人才奠定基礎。3.4強化生態文明歷練。部分大學生表現出目標缺明確,學習原動力僵化;態度缺端正,學習創造力柔弱;品格缺堅韌,學習意志力疲軟;心態缺沉淀,學習素養力浮燥。習說“大學階段,‘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有老師指點,有同學切磋;有浩瀚的書籍引路,可以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此時不努力,更待何時?”心無旁騖,求知問學是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敢于擔當的精神。轉化“生態教育”理念,就要把落腳點牢牢落在“學業”上,要培養學生勤于學習,敏于求知。更確切地說,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生態責任感的人,為了生命和人類所有福祉的增長,將我們的醫療行業建設得更持續、合理、公正。教育學生一方面要用愛心去呵護病患,另一方面要維護好健康人的生命價值,創造適宜于人類的綠色生態環境,促進自然與人類共同健康和諧發展。在具體措施上激發學生具有高度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激活學習原動力、增強學習創造力、磨礪學習意志力、提升學習效力。素質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業之本,將“素質修養和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真正練就出實用的生態文明實踐技能,以實現班級生態管理的綠色目標。
總之,開創班級生態管理的綠色通道,加強生態視域下班級生態管理,是直接為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合格醫學人才的教育形式,也是適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時代新要求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孫芙蓉.課堂生態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6:5.6.
[2]白銘欣.班級管理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9:19.
[3]杜桂萍.大學生生態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實踐路徑[J].高教學刊,2017.10.
[4]楊志華.為了生態文明的教育[J].現代大學教育,2015.1.學生工作
作者:李穎鈺 劉世偉 單位:長沙衛生職業學院
- 上一篇:席卡在班級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