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教育探討

時間:2022-08-10 11:24:16

導語:大學生創業教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創業教育探討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創業教育在大學生創業中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幫助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管理、營銷、人力資源、資本融資等全方面的知識。但是大學生作為創業主體有著自身的特點,比如重理論輕實踐,重宏觀輕微觀等。創業教育需要幫助大學生創業者走出課堂,在實踐中學習到創業所需的知識,在實踐中尋找到企業發展的路徑。創業教育必須走出課堂與實際社會聯系在一起,才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綜合能力,讓大學生實際深入到商業社會當中,與創業的社會需求進行對接。

創業教育走出課堂的原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視創業教育,將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的必選課程之一。創業教育的開展能夠幫助大學生從課堂的象牙塔思維逐漸轉向事業思維,并且對自己的人生以及未來職業進行規劃。創業教育與傳統的教育形式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創業教育重視對大學生畢業之后的社會定位以及職業發展進行教育,從而能夠讓學生得到校園之外在社會當中自力更生的能力。創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立足于整個社會。要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將創業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創業過程中去,在創業中學習,在創業中成長。創業教育作為新興的教育模式,在當前創業大潮中得到快速的發展,未來還需要不斷的完善和建設自身的教育體系和理論創新。只有走出課堂,創業教育才能跟上商業時代的快遞發展,才能不斷得到創業者的認可。大學生創業教育尤其要走出課堂,作為創業主體的大學生群體是創業的主力,同時又是需要接受創業教育的人。創業教育走出課堂才能更好的將知識融入到實際的創業過程中去,創業教育要將學生帶入到創業企業的實踐中去,在觀摩、參與、實踐中學習,既給予學生創業所需的知識,又豐富創業教育本身的理論體系。創業教育不能閉門造車,創業者不能紙上談兵。創業教育不能停留在課堂,創業者更不能不注重實踐。

大學生創業教育面臨的現狀

對創業教育的重視不夠。創業教育作為近年來比較受重視的科目,在很多高校都開展了相關的課程,但是總體來看,創業教育的重視明顯不足。創業教育是對之前職業教育、就業教育的一種補充。高校僅簡單的把創業教育作為提高就業率的一種手段,并沒有深入的研究和投入。對創業教育的重視不足夠,表現在缺乏創業教育的先進理念、缺乏對創業教育的人力物力投入、缺乏對創業教育的長效機制、缺乏創業教育的相關活動支持和配套政策等。創業教育要想走出課堂,離不開高校的支持和重視。大學生有的是未畢業就創業,有的是畢業才創業,因此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重視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創業發展。創業教育作為一門課程,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受教和提高就業率的基本需求之上,而是作為一種長效教育體系,讓大學生創業者從創業初期到創業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的教育體系。當前很多創業教育的創辦高校并沒有意識到創業教育的廣大未來,沒有意識到創業教育所能帶來的美好前景和高額回報。創業教育的實踐經驗相對缺乏。我國政府部門在2018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當中提出了將創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從而能夠對當前高校的創業教育改革進行深化,并且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及創造能力。在此過程當中,學校就必須要落實創業教育的相關優惠政策,并且為學生創業開辟一些綠色的通道,提供創業的機會以及平臺。與此同時,高校也要發展眾創空間,從而能夠扶持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但是,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踐經驗非常缺乏,高校不懂得如何根據社會實際的需求來進行創業教育,相關制度以及相關課程的培養過分地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卻忽視了實踐課程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高校由于設備、資金以及社會資源等多個方面的限制,就使得創業課程的開展形同虛設,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綜合能力來進行培養。社會資源對創業教育的支持不足。高校在進行創業教育過程中,需要根據社會的需求以及創業實際發展的情況來合理的配置教學資源,同時積極爭取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參與。根據相關調查顯示,超過45%的高校學生因為缺乏啟動資金而放棄了自己的創業夢想,一方面說明了在高校創業教育以及學生創業過程當中,社會資源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無論是資金方面的支持,還是創業環境的支持都直接影響了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創業不同于一般的工作,需要資金、項目、環境、政策等多方面的配合,創業教育能解決理論上的難題,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創業者尋找各種資源的路徑和渠道,最終促成創業的成功。

完善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策略

加強對創業教育的認知。創業教育必須要得到政府、高校、社會等多個方面的支持,才能提高創業的成功率。當前創業教育并沒有深入到大學生創業的具體實踐中去,在指導性方面明顯不足。這源于當前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認知不足。因此提高創業教育的認知是當務之急。創業教育要注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對創業有整體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意識,逐漸的將課堂教育轉向社會教育。對創業教育的認知還需要積極的爭取各種資源的對接,創業教育本身就是創業者參與社會的活動,人脈資源、資本資源、社會資源等都可以在課堂上得到對接。創業教育體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就是對創業資源的整合,是吸引創業者接受創業教育的因素。高校加強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是提高創業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只有在觀念上提高了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才能真正有利于創業教育的發展。強化創業教育的實踐創新。創業教育走出課堂的重要一個策略就是學校應該鼓勵企業走向校園,從而能夠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加方便的創業環境。例如,企業的一些領導可以定期在高校開展講座,或者進行課堂的互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對于學生的創業項目給予指導以及幫助。與此同時,針對一些理工類的專業,學??梢匝堃恍┢髽I的高級技術人員與學校的創業項目直接進行合作,讓學生在獲得理論知識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一些操作方面的寶貴經驗。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將自己的半成品入駐到校園當中,解決學生創業困難的問題。另外學校也可以與企業之間進行合作,積極地引導學生進入社會當中,直接參與到企業的項目當中,從而提升創業教育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且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校外的創業,同時也可以進行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使得創業教育的形式更加靈活,同時增加創業教育的可行性。增強社會多方面的資源支持。創業教育走出課堂以及走出校門,需要社會各界對高校創業教育進行支持。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學生在創業初期會受到資金短缺問題,而導致創業教育計劃嚴重滯后。在此過程當中,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的社會各方應該關注高校的創業教育,并且加大相關的投入,通過多種渠道來減輕學生創業的各方壓力。應該要注意創業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增加師資力量以及企業專業人士的指導,可以為學生開展更加專業、更加高質量的創業教育,組建一個包括高校教師、科研人員、企業投資者多方面參與的創業導師隊伍是十分重要的,能夠使得理論指導以及實際創業實踐指導融合在一起,提升創業教育的效果。創業教育走出課堂,可以通過帶領創業者走進社會實踐,也可以通過邀請企業走進來增加創業教育的教學質量。

總之,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不能僅僅是學校進行的創業理論教育,而是應該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在此過程當中,政府、社會以及高校必須要改變對于學生創業的認知,學校也應該重視創業教育的實踐創新,從而能夠鼓勵學生加入到實踐過程當中。與此同時,社會各界應該與高校之間進行合作,增加對于學校創業教育的支持。

作者:陳禮管 單位:浙江安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