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的關系

時間:2022-07-17 10:07:15

導語:淺析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經濟發展與大學生就業的關系

一、經濟現狀與就業形勢分析

1.經濟現狀。國家信息網目前公布:我國正面臨嚴重的就業壓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進入21世紀80年代以后,國有企業創造的就業機會的能力明顯下降;第二,我國面臨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艱巨任務;第三,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勞動力就業模式將由數量型向效率型轉變,還將出現更多的過剩勞動力。而面臨如此嚴重的經濟形勢,使得大學生就業成為世界性難題。2.就業形勢。隨著普通勞動者短缺現象的出現,工資成本大幅度提高,東部地區產業結構將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在加大對熟練勞動力需求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減少部分傳統就業崗位。勞動者素質的整體提高需要假以時日。因此,為現有勞動者創造與其人力資本相適應的就業崗位,以保持就業穩定擴大,仍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優先原則。東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應與中西部地區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承接結合起來,防止出現比較優勢真空,造成就業崗位損失。

二、經濟發展與就業之間關系

1.我國目前就業問題。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的復雜性在于,在普遍出現“民工荒”現象的同時,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依然存在,城鎮失業現象持續存在。這種看似矛盾的現象并不難理解,因為每個就業群體面臨就業困難的原因并不相同。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并非由市場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產生于個人就業意愿和技能與勞動力市場機會及需求之間的不匹配。至于城鎮居民失業和就業困難,既有就業技能不匹配問題,也有勞動力市場調節功能不充分問題。這兩個就業群體面對的勞動力市場風險主要是結構性和摩擦性的自然失業。2.嚴重不足的就業需求。(1)從社會對就業崗位的需求角度看,我國的就業彈性總體上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貢獻越來越弱。(2)根據有關預測,我國的經濟增長率能夠在20年內維持在8%左右的水平,這固然能夠使我國經濟進一步繁榮,但從近期的角度看,就業需求的增長極其緩慢,無法滿足上述巨大的就業供給數量。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幾點對策

1.從國家角度來說。(1)實施大學生全國范圍內的自由就業政策,保障他們在全國范圍內的“公民與市民待遇”,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的政策環境。(2)繼續加大對大學生和中小型企業創業的扶持,增加就業崗位。(3)要落實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保持就業增長的原動力。2.從學校角度來說。學校要切合實際對大學生就業起到指導作用,高校要對大學生就業進行適當的引導,加大對大學生職業操守的教育,要幫助大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要幫學生正確地給自己定位,要廣開就業渠道,學校專業配備設置的結構性的調整,要根據市場的需要配備設置專業,提高教學質量,緊跟市場經濟的步伐。3.從學生自身角度來說。(1)學生要改變自己的就業觀念,腳踏實地地預計自己,精確給自己定位,越偏遠的地方越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視。同時增加知識的積累,認真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再適當地補充相關專業的知識,增加自己的求職砝碼。在大學期間要多參加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歷考試并獲得資歷證,以提高自身的就業籌碼。(2)學生還要提高實踐能力,要學會把書本常識應用在實際中,從多方面鍛煉自己,提高就業成功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為將來打造全新的自我。(3)在一個崗位、一個單位工作幾十年的事情,在現在的社會已不復存在了。不斷改變生活環境、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現代人的特征之一,而不斷學習、充實自我則是謀求改變的前提。所以,作為現代人需要的是終身學習,而作為大學生這種品質尤為重要。從數字上能夠看出,高等教育在我國已進入了大眾化的階段,雖然大學生不再是稀缺人才,但是教育人才的根本任務始終沒有改變,尤其是在新時代更加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隨著大學生逐漸擴招,龐大的就業大軍中應屆畢業生的比例也逐漸增多。本文針對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對當前大學生在激烈復雜的就業競爭環境中如何發揮正向影響作用進行了探索,在高?;A教育課程當中體育課程對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改進提出建議和對策。伴隨著新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等國家戰略導向,高校加快轉型發展,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型大學的進程已全面展開,大學生創新創業日益成為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標桿和潮流。加強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成為高校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個整體化、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的就業創業工作系統,培養應用型人才,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及社會實踐向縱深開展,同時推動多方聯手,運用多種方式助推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深入推進“實踐育人”。

參考文獻:

[1]黃琴詩,潘王群等.創業意識的影響因素及培育策略——基于在杭高校就業創業指導站的分析[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6,31(1):30-35.

[2]王素芳.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創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科教文匯,2016(32):143-144.

[3]王楠.新時達背景下淺談我國大學生就業創業[J].時代教育,2018,3(3):179-180.

[4]郭偉麗.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探析[J].市場研究,2009(8):58-60.

[5]帥英,翟紅俠,肖必華.當代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分析與應對[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85-87.

[6]孫平,孫丹丹.基于就業需求的大學生求職信息搜集方法探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20):128-130.

[7]鄭信心.試論職業指導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途徑[J].福建建材,2013(1):51.

作者:王凡非 單位: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