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08-17 09:44:28
導語:法制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的關系
高職院校要能夠認識到在目前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能夠通過法制教育促進和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在思政教育中,必須要堅持法制教育與德育教育結合開展教育的思路,要能夠在廣大學生中廣泛地進行法制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能夠通過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堅定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底線,這樣,才能避免大學生犯罪,才能真正通過高職思政教育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有效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法制教育不能偏離思政德育教育。法律作為社會道德的最低底線是每個公民必須要堅守的。高職法制教育必須要發揮其德育教化功能,通過法制教育要能夠引導培養大學生高尚的品德修養,正確的政治態度和理念,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和認識。從這個層面上,將法制教育延伸到以思政教育為依托,通過思政教育提升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法治核心價值認識和態度,通過思政教育相關內容,達到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基本實現我國法制教育目標。另外,法制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有效形式,通過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積極提升學生的遵紀守法意識,這也是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使大學生能對我國法律背后的立黨治國的理念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對人民的意志有更為準確的把握,這也有助于學生守法意識的培養,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自豪感,責任感。通過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使大學生對法律政策背后的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這不僅有助于弘揚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更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情理法和諧統一的關系,培養學生的誠信守信意識,尊老愛幼思想等高尚的思想和品德。思政教育與法制教育相互促進,相互影響,能夠使大學生對社會正義,公平和秩序的有更為生動的認識,能夠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礎和法律基礎。(二)法制教育要能夠服務于思政教育。高職思政教育主要通過以德育人的方式,使大學生能夠知善惡、對錯、榮辱、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等為人的基本觀念和原則,通過德育的教化功能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修養水平,實現中國優秀文化的有效傳承。大學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要能夠實現有機結合,二者相互補充,才能使教育功效得以提升,思政教育與法制教育共同擔負著培養優秀人才的使命,高職學生成人成才必須要借助于思政教育,而法制教育也必須要能夠服務于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功用得以突出。法制教育應該擔負起積極宣傳我國法律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設的道德原則的方面的職能,能夠起到一種德育教化作用,使大學生能夠以法律為基礎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評判,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憲法中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民法和憲法中的違法與犯罪行為,婚姻家庭繼承法中的婚戀關系及家庭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等法律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感。使得學生在明法的基礎上能夠明德,在明德的基礎上,能夠嚴格恪守道德底線,做一個講道德,講法律的現代人才。
二、法制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能夠保障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
在高職思政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為內容的題材,充分利用現代化教育手段及當下典型案例貫穿其中,從而落實法制教育,這樣,才能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主要表現在:(一)法制教育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認同價值和意義。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只要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生的行為就不會出格,學生的日常德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就能得以有效的落實,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這樣,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就有了制度方面的保障。而大學生對依法治國,對于建設法治國家是普遍認同的,法律對于學生而言,就有最高的認同價值。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也接觸到一部分法律知識,對于他們生活聯系密切的一些法律有初步的了解。在這種心理認知狀況下,學校利用學生已經了解到的相關法律知識對學校的規章制度進行法治概念上的分析,學生對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就能普遍認同,只要學生懂得了學校的規章制度是我國法律制度的具體化表述,學生在學習生活的全過程中,就會自覺遵守相關制度,學校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開展。(二)法制教育在高職思政教育中具有權威作用。法制教育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具有權威作用,法律能夠發揮公正裁量和評判的價值,其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傳統的思政教育中,習慣性用領導標準或者是用社會道德標準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判,這些標準都不夠權威,而法制教育則更具公正性、嚴肅性、規范性和權威性。如果在思政教育中,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當下典型案例,通過播放視頻,并能夠積極用法律標準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評判,這種法律標準對學生更具威懾力,學生會更容易接受法律的評判,從這個層面上講,法制教育如果可以應用于思政教育中,由于其權威作用,思政教育的效果必將得到顯著的提升,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權威作用是突出的,作為教育者,要善于利用法制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三)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所發揮的教育價值突出。法律所提倡所遵循所包含的精神與思政教育的價值認識和道德觀念是統一一致的。遵守法律也是恪守道德底線的基本素養和能力。在高職教育中,實現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將有效提升教育效果,能夠實現教育管理工作的優化,同時提升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覺性,能夠激發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的意識和思想,保障教育效果的不斷提升。依托法制教育的警戒功能,適時開展思政道德教育,可以有效發展學生的積極行為,抑制學生的消極不利行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誠信、道德意識,消除學生的不誠信,不道德,甚至一些違法意念,這對于學生健康發展是一種極大的促進。
三、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策略
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能夠發揮重要價值,因此,高職院校要能夠基于時展的需要,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能夠把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效結合起來,以實現高職教育的創新發展。除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外,還可以結合以下幾個方面:(一)改革思政教育理念,突出法制教育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法制教育是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技能型高素養人才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思政教育者,必須要轉變教育理念,能夠認識到法制教育的突出地位和作用,能夠改變法制教育依附于德育教育的現狀,能夠重視在思政教育中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教育者要能夠把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融合起來,開展教育,能夠通過法制強制道德修養教育,有效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精神,使大學生能夠用公平的法律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提升自己的品德,培養學生用法律思維面對解決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問題的思想和意識。只有重視法制教育,積極進行思政教育理念的創新,突出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才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想和法制教育效果,實現優秀技能型人才的有效培養。(二)加強學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識的培養。高職院校要加強學生法治信仰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只有使學生在內心深處認同,培養置身于現行法律制度的信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用相關法律條文約束自己的行為,才能自覺維護法律權威,真正做一個知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因此,高職思政教育要重視學生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識的培養。具體而言,重點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開展法制教育工作:第一,加強學生的憲法意識的培養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高職教育中,要加強學生憲法意識的培養,要能夠使學生了解憲法內容,并明白憲法的根本大法地位,明確憲法的法律權威是不容侵犯的,任何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通過教育引導,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對我國憲法的了解。第二,培養學生的誠實守信意識誠實守信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市場環境下,誠實守信更具有現實的意義。在高職教育中,教育者要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誠實守信意識,使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不能傷害到集體或者是他人的利益,認識到在社會中生存,是必須要講信用,守諾言的。第三,培養學生的權利義務對等意識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定了每個公民在享有權利的時候,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義務,高職教育者,要能夠引導學生權利義務對等意識,能夠引導大學生人慎重行使權力和認真履行義務的行為意識,要培養大學生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責任意識。第四,培養大學生依法辦事的意識作為公民必須要守法,能夠依照法律辦事,不能做違法的事情,這是一個公民的基本品德。高職教育者,要培養大學生的依法辦事意識,要引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能夠使大學生自覺用法律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能夠自覺守法,能夠自覺遵守學校規定的各項管理制度。第五,培養大學生的法律實踐意識對于大學生而言,僅僅了解法律知識是不夠的,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必須要實踐中才能實現。高職教育者,要能夠積極培養學生的法律實踐意識,能夠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引導大學生能夠用法律對問題進行分析,能夠利用法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要能夠引導學生識別哪些行為是合法的,那些行為是違法的,能夠引導學生用法律自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通過法律實踐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和能力。(三)動員社會力量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大學生法制教育不能局限于課堂上,要提升法制教育效果,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必須要能夠動員社會一切力量,為大學生法制教育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使社會各方力量能夠加入進來,有效配合,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對學生形成強大的教育影響。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要加大合作,做好大學生的法律宣傳教育工作,協調好各方力量,并能夠關心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學法,守法的良好社會環境,以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高職院校要能夠認真落實法律基礎教育課程,并能夠在時事政治講座活動中,積極進行法律宣傳教育,同時通過多種途徑,對黨和國家的法律制度進行宣傳。學校還需要能夠與政法部門進行聯系,能夠請一些具有豐富法律經驗和辦案經驗的專業人員到學校開展一些司法講座活動,提升法律教育的生動性和現實針對性。另外,還可以積極開展一些法制第二課堂,能夠引導學生到法律監獄中進行參觀,聽一些罪犯的懺悔,這些真實的事件對學生的觸動是非常大的。當然,學校也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尤其是對一些問題學生,必須要加強與其父母進行經常性的溝通聯系。要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及時把握學生行為動態,把握學生的思想心理狀況,積極采用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進行干預性教育引導,以防止學生出現一些惡性行為,保障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從學校合格畢業步入社會。
總之,大學生法制教育與思政教育對于大學生健康成長具有促進和保障的作用。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高職院校大力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加強法制教育,積極引導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意識,引導大學生真正成長為道德修養高,個人素質高,法律意識強的高素養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要通過多種途徑拓展法制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能夠通過法制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促進高職教育的深化發展。
作者:鐘幸運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徐春梅,姜志堅.高職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當代繼續教育.2017(01)
[2]宋洪濤.校園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2012(08)
[3]任淑格.淺談法制教育在職高政治課中的滲透[J].現代農村科技.2015(24)
[4]梁燈.芻議職業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
- 上一篇:高校法制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探究
- 下一篇:“首調唱名法”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