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應對網絡傳銷風險的措施
時間:2022-04-09 03:03:56
導語:法制教育應對網絡傳銷風險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傳銷具有嚴重的詐騙性質,眾多青年學子身不由己的陷入了傳銷的泥潭,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傳銷手段也在是花樣百出,甚至部分高校教師都不由自主的陷入傳銷組織中,本文針對這一現狀,深入分析傳銷的本質特征和誤入傳銷者的心理特征,并重點從法制教育視角提出應對傳銷風險的措施。
關鍵詞:法制教育;傳銷;心理控制;應對策略
一、傳銷的本質特征
(一)傳銷的方式。傳銷是指組織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預先購買特定商品或者交付一定金額的準入金,然后對入伙人員進行洗腦甚至人身監控,促使他們繼續發展下線,根據發展下線的數量給付一定報酬。傳銷的本質是"龐氏騙局",即以后來者的錢發前面人的收益,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銷的模式又有了新的“變異”,也就是時下興起的“網絡傳銷”。網絡傳銷將發展下線的方式轉成網上開展,其隱蔽性更強,會員通過虛擬用戶名和密碼在網站上登錄,主要用電子郵件或即時通訊工具來聯絡,通過網絡銀行轉賬。因此網絡傳銷的擴散范圍更廣,不僅可以跨越不同地域,甚至可以突破不同國界,致使監管工作更為困難!(二)傳銷參與者的心理特征。傳銷參與者大多具有年齡、性別及職業等社會特征,同時也具有一定的認知特征與人格特質。傳銷組織者往往運用各種心理控制手段,如需要與動機誘導、動機激發與維持、情緒調控、認知改變、群體影響等等,對參與者進行心理控制,從而擴大傳銷組織,牟取巨額利益。網絡傳銷一般都有著“消費還可以全返”、“在家就能創業”、“消費不用花錢”、“做微商掙大錢”等吸引人的套路,充分利用了當今社會部分人急于求成、夢想一夜暴富、貪小便宜的心理。相比傳統傳銷,網絡傳銷更容易打法律的擦邊球,時常更換噱頭,利用互聯網金融、P2P等新概念混淆視線,甚至一些“三高”人群也夢想著自己能夠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此之外,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競爭的日益激烈,人們于眾聲喧囂中,卻感覺越來越孤獨了,盡管我們今天所擁有的物質財富和前沿科學技術是前所未有的,人們抓住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多新的困境,盡管如此,人類的情感需求卻從不曾變過。傳銷發起分子抓住了人們的這一心理,利用各種社會交友軟件、相親軟件,抓住人們的情感需求并利用人性的弱點,往往能夠順利取得對方信任,很多穿線傳播者把自己包裝成事業有成、光鮮亮麗的樣子,通過與對方的交流,巧妙抓住對方的情感需求點,使受害者產生崇拜感并心甘情愿的接收溝通的信息。微商界經常流行一句話叫作“電腦要更新程序、人腦要不斷充電”,這句話變相的應用在網絡傳銷中就變成了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會員參加集中授課,課后要求在朋友圈分享學習心得或圖片以便于進一步的宣傳和擴充。于是乎,“消費聯盟”、“消費賺錢”、“框架營銷”等似是而非的營銷理論,“國家扶持”、“新興項目”等厚顏無恥的“政治旗號”就成了傳銷不法分子們得逞的法寶。
二、高校師生參與傳銷的現狀
曾經在健身界風靡一時的O2O平臺“健康貓”是非不斷,因在“健康貓”平臺的賬戶突然無法提現,上萬名來自全國體育院校的教師、在?;虍厴I學生向警方報案。2018年8月,XX大學的某教師徹夜難眠,原因是他最近受到好友蠱惑,將自己多年積蓄40余萬元投資“悅花越有”APP,該平臺的旗號便是只要點擊手機界面進入“悅花越有”平臺,支付時再進入你習慣的支付平臺,如支付寶、財付通、微信轉賬等支付任何資金,所有資金將實現全返。按照平臺的返利模式,該老師每日可返利5000元,就在回本近20萬元時,平臺突然關閉,理由是“軟件升級”,可是時間一推再推,也不見平臺再次開放,XX老師終于意識到,自己已成功被騙,但礙于情面,也不好向周圍人訴說。事實上,像XX老師這樣的案例不止一例,“人人公益”、“云聯惠”、“民族資產解凍”,套路都如出一轍。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平臺借比特幣價格炒高之勢,打著“區塊鏈”、“去中心化”等高大上概念,發行所謂的虛擬貨幣,而其實質無非就是“傳銷變異”?!傲斗道薄ⅰ跋M全返”這些大餡餅讓無數人趨之若鶩。哪怕是高校教師這一高智商人群也有難以抵抗住誘惑的案例,我們可想而知,心智尚不健全的學生群體們,尤其是躍躍欲試的大學生們,陷入網絡傳銷是多么容易。
三、高校反傳銷教育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法制觀念缺失。大學生在其高中階段的學習僅僅只是接觸到一些基礎的法律知識,而高校除開法律專業的學生,同學們普遍法律水平都較低,有些逆反心理比較嚴重的學生甚至會懷疑或排斥國家部分法律法規。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對法律的學習還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條條框框里,并未深入理解法律的由來,遇到問題時,也無法應用法律武器來維權。(二)高校法制教育的不完善。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生接受新興事物和信息的渠道更為快速,接受欺詐或誤導性信息的概率也在逐步增高,而大學生常以懷疑或批判的思維看待周圍的事物,對說教和束縛極其排斥,這就對我國高校的法制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階段,我國高校法制化教育的課時量普遍偏少,授課方式也以理論講授為主,不易被學生所接受。在新媒體挑戰下,如何突破傳統,使法制教育更具時效性是我們需要探索的重要方向。(三)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充分。網絡傳銷之所有迷惑性大,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性的貪婪,若當代大學生都以奮斗為榮,以不勞而獲為恥,就不會有借錢投資,巨額投資這種現象發生了。而高校教師,大都為高素質、高智商人才,也不乏自命清高者,而不懂得正是為人師表,所以更應該嚴于修身,嚴于律己,敢于自省,這樣才能言傳身教,弘揚正能量,抵制歪風邪氣。
(一)創設法制教育環境。高校法制教育的改革需要以政策作為保障,教育部門應充分認識到培養大學生法制觀念的重要性,深入查找目前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健全高校內部的管理制度,鼓勵高校制定科學措施推動法制教育改革,并大力開展試點示范,以成功案例為引領加以推廣和創新。而高校作為實施主體,必須認識到開展法制教育和專業知識的教學是同等重要的,在校園內要營造良好的法制學習氛圍,通過展板、廣播、校園網等渠道揭露傳銷的各種形式,以現實案例為警戒讓學生切實了解傳銷危害。(二)豐富法制教育方法。思想政治課程是大學生必修課程,但該課程并不能真正等同于法制教育,高校必須開設獨立的法制課程,并設置“反傳銷”專題課程,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自我防御能力。法制教育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填鴨式教育,將距離學生生活近的案例取代遠離學生實際生活的案例,教師要以情境式教學為引導,讓學生真正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來解決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比如“健康貓”一案在高校中的影響嚴重,教師可以案件始末展開,向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現實中的反面案例來講授,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要讓學生大膽去探索,并發表自己的看法。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教師要與時代接軌,通過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弘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不會讓歪門邪道有機可乘,才不會讓祖國的花朵過早的夭折。(三)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和高校體制改革。傳銷組織為何會走進校園,究其本質原因還是源于大學生“就業難”、“創業難”,高校教師“任務重”、“薪資低”的現狀。高校的輔導員和班主任們要最大化的利用互聯網資源,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利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環境,高校教師要鼓勵和幫助學生尋找創業方向和機會,針對學生的個人情況及時提供給心里咨詢和指導。而高校的管理部門也應進行體制機制的改革,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獎懲機制,努力提高教職工的薪資水平,絕不能讓青年一代的引路人自己先誤入歧途。
總而言之,邪不勝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法制教育實踐教學改革之路還任重而道遠,無論傳銷如何花樣多變,教育者都應本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態度繼續探索下去。
參考文獻:
[1]劉雪梅.法制教育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研究[J].文化視野,2016(3):389.
[2]?;鄢?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淺析[J].新西部(中旬刊),2015(3):114.
[3]劉京雷.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3(5):21-23.
[4]梁爽.大學生法律意識培育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5.
[5]白潔.河北省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作者:張 辰 彭 靜 單位:1.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2.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 上一篇:馬克思教育法制思想對我國的影響
- 下一篇:基礎音樂教育本土音樂文化傳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