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動學習研究

時間:2022-10-10 11:13:51

導語: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動學習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動學習研究

【摘要】在學習型社會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面臨著重大轉型機遇。移動學習適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動學習的實施面臨著移動學習資源有待開發整合、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監控、師資隊伍有待整合培訓等問題。應采取大力研發學習資源、建立學生自我監控的學習評價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培訓等創新措施,使移動學習更加適合成人高等教育。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移動學習;問題;創新

移動學習作為一種靈活、便捷的新型學習形式,打破了傳統教學形式對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成人學員隨時隨地、自由自主學習的需求。但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移動學習的實施仍處于不成熟階段,有待于進一步優化。

一、移動學習的定義及其特點

移動學習是一種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借助移動設備,依賴當前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因特網及多媒體技術,使學習者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自由自主學習的新學習方式。移動學習適應時代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滿足了社會各階層和各年齡階段成員的需求。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泛在性、及時性、網絡性、虛擬性、碎片性及個性化特點。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工作經驗及生活閱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時間,自制學習計劃滿足自身需求。

二、成人高等教育實施移動學習的可行性、作用和意義

1成人高等教育實施移動學習的可行性

(1)硬件設備支持逐漸成熟。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的移動通訊技術發展也突飛猛進,移動設備已廣泛普及,這為廣大學員進行移動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支持。手機、Pad等逐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成人擁有這些先進的設備,這就使移動學習更加便利。

(2)無線通訊網絡覆蓋全國。隨著通訊技術的蓬勃發展,移動網與無線網已覆蓋全國各地,這為移動學習借助移動設備并依托于網絡進行隨時隨地獲得所需的知識提供了環境支持。只要在無線網絡覆蓋的區域接入因特網,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任何所需,不再束縛于傳統學習的固定場所、固定時間。

(3)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習特點與移動學習的本質特性高度契合。成人高等教育對象的多重角色與在職性,使其大部分時間都忙于生活與工作,很難抽出固定或大量的時間開展學習,只能利用邊角零碎的時間進行片段化學習。移動學習可滿足成人學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什么時候學習、怎么學習、學習什么內容,從而高效率解決生活工作中的難題,獲得真正實用的知識。

2成人高等教育實施移動學習的作用和意義

(1)移動學習可有效緩解工學矛盾。成人學員肩負家庭、工作等多重角色,整天忙于工作和生活瑣事,難于抽出時間于固定場所開展學習。而移動學習具有移動性、網絡性等特點,可以滿足學員隨時隨地學習任何內容的學習需求,有助于學員堅持學習。

(2)移動學習更適合成人學員學習,滿足即學即用的學習需求。成人高等教育的學員大都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因此他們可以擺脫循序漸進的以傳授學科理論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形式,較輕松地接受以經驗性、情境性、實踐性的問題解決為主要學習內容的移動學習方式。移動學習豐富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能充分滿足學員各種需求,成人學員具有的知識結構和工作經驗可以作為他們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而且他們又是帶著問題而來的,學習目的較明確,學習動機也強,善于實踐操作,對問題理解相對較快較深刻。

(3)移動學習可高效滿足師生及時交互。只要學員隨身攜帶移動設備連接上無線網,隨時隨地可以在線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學習與生活經驗,甚至可以就某一具體問題展開深層次討論,增加彼此間深厚感情,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4)移動學習有力支持自主學習。成人學員個體差異性較大,學習的內容、時間以及方式也迥然不同,移動學習可以使學習者根據自身需求靈活安排學習,滿足自主學習的需要。

三、成人高等教育中移動學習面臨的困難

1移動學習資源有待開發整合

移動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應以教學和學習理論為指導,否則實用性不強。成人高等教育的學員都是成人,他們大都是帶著問題來學的,目的性較強,以實用性問題知識為主要需求,成人高等教育學員來源廣泛、結構復雜,所以問題范圍也就極其廣泛。我國現有學習資料雖然來源廣,但依然不能滿足所有學員的需要,有些學員覺得部分學習資源查找麻煩,甚至沒有個別學員想要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教師如果對學習資源的開發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并有效利用,能為學習資源有效開發提供支持。目前移動學習資源主要由移動設備生產商提供,缺乏專業提供商。因此可以院?;虻胤綖閱挝婚_發成人高等教育的專業課程,組建專業的師資團隊或開發商專門從事學習資源的研發與整合。

2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監控

移動學習優越于傳統的固定場所固定時間的學習形式,學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隨時隨地自由自主地學習,不受時空和老師的制約。這一優勢同時也會使學習者的學習缺乏計劃性與管理,雖然成人高等教育的學員大部分自控力都相對較強,但是任何學習如果缺乏監管,不能對學習效果進行及時評價反饋,都可能會嚴重影響學員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成人高等教育學員的學習環境可能比較嘈雜,容易分散注意力。還有的學員不懂得充分運用移動設備為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因為他們大部分是在職的,大都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片段化學習,容易使自己學習的內容不連貫,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學員一般是基于某一問題展開學習,移動學習可以就某一問題展開,基于情境的學習,使學習者結合固有的知識經驗真正內化成自己想要獲取的知識,學為所用,激發興趣,顯著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應該認真策劃基于情境的學習活動,確保其可控、高效實行,包括學習計劃、目標制訂、評價體系等等。

3師資隊伍有待整合培訓

移動學習打破了固定場所師生間面對面交互學習,但是,依然離不開教師的輔導。由于學員生源的復雜性,對教師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另外,移動學習資源的開發,離不開專門的優質的師資團隊,相應的教師不僅要知識面廣,能夠甄別、選擇、研發出優質學習資源,而且還應該掌握一定的研發技術。目前,專門研發學習資源的師資團隊不充足,甚至一些教師的移動教學、技術技能還不足以輔導學員學習,還有部分教師跟不上技術的發展。

四、成人高等教育中開展移動學習的有效舉措

1大力研發學習資源

移動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讓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實現靈活方便的數字化學習,學習資源作為其核心內容,直接影響移動學習的效果,移動學習資源的研發與整合非常重要。學習資源建設要具有針對性。成人學員由于身肩社會、家庭和工作不同的責任,繼續深造學習是為了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更好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是基于問題或生活的學習。教學對象的寬泛多樣性,決定了成人教育的教學內容的豐富多樣性,應根據學員情況,設計實用且有針對性的學習內容。將單純的學科型、知識型、技能型等教學內容,轉變為基于問題的具有創造性、實踐性的教學內容。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應能滿足不同學員的需求,注重學習與生活、工作相聯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人高等教育在進行必需和必要的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應增加實用性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現代管理等課程或內容,強化職業道德、職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訓練,構建以多種課程內容相結合的、有特色的現代課程結構。選擇研發有利于學員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的課程內容,使學員通過進一步學習開闊視野,增強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使自己更好適應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社會。學習資源要具有交互性。移動學習使學員能夠時時在線、靈活方便地學習,脫離了傳統教學中師生、生生間面對面交互學習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開發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學習資源,能對學員開展高效自主學習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通過信息的雙向流通,進行在線交流互動,還可以求助老師輔導,及時得到解答。通過時時在線交互,還可以實現學員間的資源共享、分享各自經驗、相互切磋、共同學習、共同受益。同時還可以建構完善有效的評價體系,使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在線及時獲得學習效果反饋,引導有效學習,激發學習動力。

學習資源要具有實用性。成人高等教育學員大都希望學到實用性的知識,而不是普教化的重理論、輕實用的知識。鑒于成人學員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因此,學習資源的研發應根據學員的具體情況,通過開展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動創建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情境,激起學員的情緒,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引發共鳴,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真正實現學為所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習資源要組塊化。由于成人學員多是利用斷斷續續的碎片式時間開展學習的,且學習環境情況復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片段化的學習,極易使學習內容不連貫,學習效果不佳,自然就導致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不高。因此研發者應根據學員情況、教學內容等,廣泛利用各種手段和工具靈活有效設計教學內容,借助現有的先進技術軟件,將學習內容設置為小模塊且為同質的信息塊,同時又不缺乏系統性,即雖然形式是“零碎的內容”,但每個組塊間又不缺乏關聯性且相互之間滲透著系統邏輯。使學習者可以隨時終止學習,并在一個非確定的時間段內繼續學習,幫助學習者利用較短時間掌握相對完整的知識組塊。學習資源要界面簡潔。成人學員利用邊邊角角的瑣碎時間學習,很難實現長時間集中學習,加之多數學員有豐富的生活與工作經驗,所以界面設計應盡量采用簡潔精練的文字或生動的視頻、圖文,避免使用長篇文本。否則可能使學員覺得學習內容枯燥,難以集中注意力,學習興趣及效率不高。同時學習資源應該是可操作的,注意信息組織方式的非線性,使學習者可以對學習資源加工、建設,使學習更方便、效率更高。

2建立學生自我監控的學習評價體系

系統、適當、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更有助于學習者學習效果、質量的提高,激發學習者內部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對學習者的學習評價應該能夠從多個方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評價要有激勵性,能夠促進學生做出進一步的努力。移動學習評價可包括以下幾方面:移動學習資源的評價。學習資源是核心內容,成人高等教育對象的特殊復雜性,決定了學習資源的內容、功能、呈現形式、組織方式等多方面應該是多樣的。就移動學習資源的內容來說,應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實用性。成人學員通過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深入學習,獲得實用知識并有助于解決問題。學習資源的質量直接影響學員學習的效果,因此對學習資源的評價應該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不能片面化,可以是對內容、多媒體等的評價,也可以是對用戶的體驗及支持等方面的評價。

學習者外部環境的評價。學習環境是影響學員學習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物理的、技術的、情感的學習環境及資源學習環境等多方面。學習環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是為了促進學習者更好開展學習活動而創設的,與學習過程密不可分。就學習者物理學習環境來說,由自然和人為因素組成,成人學員肩負著多重角色,決定著環境的多樣與不穩定性,如,所在周邊環境的噪音、空氣、光線、移動設備、網絡速度等都是構成學員物理學習環境的重要因素,學習環境各因素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學員學習效率。因此該評價應準確測量學員所處環境及該環境對學員產生的影響,并有效地解決具體問題。學習者自身特征的評價。不同個性特征學員的學習方式、學習能力等有很大差異,每位學員只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特點、能力水平的方法、內容就能進行最有效的學習。移動學習應設計能系統準確甄別不同個性特征學習者的評價系統,并因人而異地提供學習內容及學習輔導。學習成效的評價。任何學習者的學習都是為了獲取知識或解決問題等,學習成效直接影響著學習者對學習活動的滿意度。因此移動學習應重視對學習者的學習評價。移動學習作為數字化學習與移動計算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評價活動應全面、豐富、智能等,評價方式不可固化、僵化、片面化,主張綜合的評價觀。從而增強每位學員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培訓

構建資源開發的專門師資團隊。要廣泛從高校、企業、社會上召集不同專業層次的理論型和技能型的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這些教師應是由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專業、不同身份的專業人士構成。師資團隊應該能夠站在時代前沿,深入研究探索,分析學員實際需求。教師們要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水平;經常走訪深入各行企業單位,積累實踐經驗;積極參與科研與調研活動,經常接觸現代高科技和現論,提高研發能力與學術水平。加強校校、校企間的師資交流。學習資源研發要充分依靠高等院校的優秀師資力量。高校老師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教學經驗,對成人學員學習特點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他們可以廣泛利用校內及社會優質資源,并結合本校成人學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在已有成人專業課程的基礎上研發出更適合本校成人學員的學習資源。同時高校之間的師資隊伍可以經常交流思想、經驗并分享各自的成果,相互啟發、共同受益,從而研發出真正適合成人學員的移動學習資源。各高校之間還要保持與相關企業合作,保障各種信息的暢通,一方面高??赏ㄟ^企業更進一步了解成人學員的情況。如,教師可以走訪相關企業實地了解實踐中的成人經常會遇到哪些疑難,還可以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企業可以為高校提供技術和資金支持。

加強教師研發技術和能力方面的培訓。21世紀是信息網絡化時代,也是教育信息化時代,教師掌握一定的教育技術對提高教學效率會有很大幫助。對研發移動學習資源的教師進行研發技術培訓是實現優質開發、設計、整合學習資源的有效途徑。如,教師可參加社會上專門的研發技術培訓,系統高效學習先進的高科技的研發技術,也可以與信息技術公司合作建立研發技術網站,靈活快捷地提高研發技術能力。通過強化培訓,不僅可以使教師接觸現代高科技、拓展知識面,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能夠靈活高效運用研發技術研發設計出更適合成人學員特點的各種學習資源,激發學員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毛漢碩.農村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構建[J].成人教育,2017(5):37—39.

[2]鄧小華,張梅琳,謝立.成人學習者移動學習現狀分析:一項基于四川省成人學習者的網絡調查[J].成人教育,2017(3):25—28.

[3]李煥亮,姜秀梅.移動學習資源及其建設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6):55—56.

[4]吳莉菲.移動互聯時代成人高等教育的網絡學習資源建設探討[J].當代繼續教育,2016(1):39—42.

[5]蔡成芹.回歸成人本性下的成人教學改革策略[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1):32—34.

[6]周婷,李峻.“互聯網+”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困境與空間拓展[J].成人教育,2017(3):8—11.

作者:秦蒙蒙 單位:河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