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29 08:11:23
導語: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變革,基于素質教育體制下,鋼琴教學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院校學生的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情感教育融入鋼琴教學過程當中,有利于學習者音樂素養提高和藝術審美情趣的培養,其常作為鋼琴教學中用到的方法和手段。情感教育運用到鋼琴教學中,將“育人”與“育才”緊密關聯起來,通過情感來塑造學生的精神世界,激發學生的情感潛力,在潛移默化中起到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作用。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需要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交流合作關系,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層面出發,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創設特殊的情境模式,以此來交流情感、傳遞情感,培養學生的情感感知力和審美情操,進而為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
一、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運用的必要性
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目的是以情動人、以情育人,進而突出教學成效。情感是音樂固有的屬性,離開情感的音樂是毫無生命力可言的。鋼琴教學過程中,只有融入情感要素,運用情感教育手段,才能讓學習更加快樂、更加有效,才能讓音樂更具靈魂,更具感召力[1]。(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鋼琴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鋼琴教學和運用成效。就鋼琴教學來講,情感教育一方面能夠準確傳遞出作品的情感信息,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力。同時,鋼琴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方法,能夠塑造學生個性獨特的藝術品質。整個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情感交流處于歡快、和諧、融洽的氛圍當中,為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提供基礎。(二)情感教育有利于鋼琴學習興趣的激發。鋼琴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濃厚程度存在直接關系,而情感教育運用到鋼琴教學中,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鋼琴作為一門多元素學科,鋼琴作品的藝術特征需要通過情感來傳遞和表現出來。因此,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彈奏技巧之外,還需要學生從情感層面出發,深入了解作品的真正意圖,結合彈奏技巧,將作品的藝術性完整表現出來。如:著名音樂家莫扎特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表面上看似歡快流暢、旋律動人、清晰明朗,但是從情感層面來看,流露出絲絲悲傷,深刻反映出當時社會及命運的不公[2]。因此,只有融入情感、運用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準確傳遞和反映作品的核心思想,進而便于鋼琴演奏技能的提高。(三)有利于鋼琴學習成就感的增強。情感教育運用到鋼琴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潛在的力量,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和愿望,讓學生對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有所了解,進而增強自信心,取得更好的成績。鋼琴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能夠帶來思想上的喜悅和體驗上的成功,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更深理解,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感受鋼琴所帶來的藝術魅力,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下學習鋼琴,增強學習鋼琴的成就感和喜悅感。(四)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選擇。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普及應用,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教育模式同樣受到了一定影響。信息化時代,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方法變多,獲取知識的來源渠道不斷增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和多樣化[3]?;诖吮尘跋?,鋼琴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運用到信息技術,而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能夠加速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通過信息手段、網絡平臺進行雙向互動、情感交流,對所學鋼琴知識進行探討,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和道德品質。所以說,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是信息化時代的必然選擇。
二、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作為鋼琴教學方式和方法的一種創新,通過以情動人的方式來體現出情感教育的真實性和潛效應。筆者通過研究認為,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欣賞性原則。所有音樂教學都是一個欣賞過程,鋼琴教學同樣體現出欣賞的意義,教師與學生通過藝術的眼光和手法來演奏鋼琴,用情感教育的方式來感知鋼琴,感知音樂文化之美。因此,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需要透過情感來欣賞鋼琴音樂的本質,體驗鋼琴音樂的美感[4]。也就是說,鋼琴教學過程中,師生要帶著欣賞的眼光和思維去感知藝術作品。(二)形象性原則。音樂作品由旋律、節奏、和聲等音樂語言所構成,表現出情態、聲態、形態等形象化特征。音樂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令人向往,主要是因為其形象性特征十分明顯,能夠給人以真實、具體的感覺,從而改變枯燥、抽象,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因此,形象性是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運用中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三)愉悅性原則。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能夠讓鋼琴學習者通過心理感受、情感體驗的方式了解鋼琴知識,掌握鋼琴學習技巧。只有當學生處于愉悅和興奮的狀態時,才能激發大腦想象,更加愉快地學習知識,并對鋼琴產生濃厚興趣,有助于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增強[5]。(四)情感性原則。任何一個缺乏情感的人都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與了解,音樂作為一種藝術,需要融入情感。鋼琴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整個教學過程離不開情感的有效運用。鋼琴教學中,師生只有投入情感,才能真正了解作品,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感知藝術魅力。(五)實踐性原則。任何一門音樂藝術都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情感教育運用于鋼琴教學中,不僅會從情感的角度去感知鋼琴藝術,而且會利用情感來表達作品藝術??梢哉f,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具體運用到兩個方面,分別是理論與實踐,學會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要對理論知識的再升華、再實踐。唯有此,鋼琴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才顯得有意義[6]。
三、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不僅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投入,而且有利于鋼琴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目前,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成效不夠顯著,運用問題較為突出。下面將重點闡述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策略。(一)鋼琴教學教材的合理選擇。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首先需要結合學生心理、情感特征,選擇合適、恰當的教學教材,這也是鋼琴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基礎和前提。在教材選擇的基礎上,附加情感教育,能夠從心理和情感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形成情感共鳴,增強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主動性。與此同時,從心理、藝術情感等方面入手,是解決和完善傳統鋼琴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有力手段[7]。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深入、全面地了解鋼琴,并意識到鋼琴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因此,通過融入情感教育方法,合理選擇教學教材,對于鋼琴教學有效性而言,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二)創設情境模式,激發學習熱情。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模擬情境,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中理解知識、掌握技巧,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鋼琴熱情的激發,而且有利于情感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長期以來,鋼琴教學過程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教師以教材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盡管強調了鋼琴技能、技巧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得學生的鋼琴實踐技能和演奏技巧得不到提高。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經常、不及時,導致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對鋼琴的學習程度較為膚淺。筆者通過研究認為,鋼琴教學過程中部分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法為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通過創設情境模式,讓學生在模擬化的情境中學習鋼琴知識、掌握鋼琴演奏技巧,在真實的環境中參與實踐。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與教師進行情感交流和言語溝通,進而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目的。除此之外,鋼琴教學過程中創造情境模式,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培養和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說,鋼琴教學中情感教育模式的有效運用離不開情境模式的創設[8]。(三)科學劃分教學層次。情感教育運用于鋼琴教學過程中,可以按照情感特征、作品屬性及教學教材,科學劃分教學層次,這也是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策略之一。通過科學劃分教學層次,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建立起情感教育的思維理念,而且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鋼琴課程學習情況的動態化掌握。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以將鋼琴教學劃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接受層次、順應層次、確信層次和深化層次等。教師要合理運用情感教育方法,積極指導學生層次化學習,從作品中來感知情感、感受藝術魅力。與此同時,層次化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實際進行教學計劃、方案的適當調整,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根源上分析問題成因,提出問題應對的解決方案[9]。可以說,情感教育運用于鋼琴教學中,合理劃分教學層次,將更加有利于鋼琴教學成效的提升。(四)聽、感、動的有效結合。鋼琴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需要高度重視聽、感、動的有效結合,這也是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增強學生鋼琴學習能力,提高藝術素養的基礎手段。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重視聽、感、動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音樂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學習鋼琴知識,掌握鋼琴技能。同時,通過解讀世界經典鋼琴音樂作品,讓學生通過聽來感知,并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學習、訓練[10]。此外,情感教育中的聽、感、動結合,有利于學生音樂藝術情操的陶冶和音樂藝術靈感的激發,能夠將情感投入到作品的感知當中,便于學習成效的提高。(五)注重情感溝通,建立融洽關系。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能夠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便于融洽、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筆者認為,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需要在常規性的鋼琴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溝通,教師通過密切聯系學生,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與學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情感共鳴作用,進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的。長期以來,鋼琴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渠道不暢,師生關系不融洽,這些問題的長時間累積,勢必會影響到鋼琴教學質量的提高。師生不能夠經常情感交流,教學關系不穩定,不僅會造成教學質量下滑,而且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鋼琴的興趣,甚至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形成負面影響,最終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和學習能力的提升[11]。(六)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離不開合理的教學內容,鋼琴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合理設置,特別是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學現狀科學安排教學時間、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是教師與學生交流互動的基礎,也是優化教學思維和方式的根本手段,對調節教師與學生情緒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升師生音樂藝術素養的有效策略。研究表明,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情緒、學生的學習情緒,最終都會作用到教學成效之上。因此,要從根本上重視情感教育,注重對情感教育運用過程問題的發現、分析和解決。筆者認為,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鋼琴學習能力、學習現狀,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調節師生情緒,滿足師生情感需求,讓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輕松、歡快的教學環境當中,適應教學節奏,逐步完成教學任務,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因此,合理設置教學內容是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有效運用的基本策略之一,也是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手段。
四、總結
綜上所述,鋼琴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是一種常規化、持久化手段,日常的鋼琴教學過程離不開情感教育模式的有效運用。本文通過對鋼琴教學中情感教育必要性、基本原則進行系統闡述,在此基礎上提出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旨在明確情感教育在鋼琴教學中的重要性。可以得知,情感教育的有效運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潛力,培養學生鋼琴學習興趣,而且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藝術鑒賞和音樂審美觀念,從情感方面讓學生對鋼琴藝術、音樂文化有一個深層次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鄧磊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古典舞蹈教學多元化訓練分析
- 下一篇:舞蹈教學如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