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學歷繼續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27 08:28:48
導語:非學歷繼續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地是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進行項目開發、培育和推廣的基礎。目前,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公安廳、國家開放大學等在安徽廣播電視大學設立了各類教育培訓基地。目前,學校是首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國家開放大學繼續教育學習成果認證安徽分中心、安徽省遠程教育中心、安徽省干部網絡培訓管理中心、安徽省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中心、安徽省社區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中等職業學校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基地、“國培計劃”遠程培訓機構、安徽省農民工培訓定點機構等。各級各類基地建設的有序推進,為整合各類遠程教育資源,在安徽遠程教育、社區教育中開展公共支持服務、積極推進我省全民終身學習和繼續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礎。學校依托基地,搭建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平臺,完善軟硬件設施,提供開放靈活、體貼周到的學習支持服務。學校加大計算機網絡設施和技術平臺的建設投入力度,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校園網主干拓寬到千兆,高速接入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網絡。學校與省電信合作建設了安徽干部教育在線平臺,并自主開發建立了安徽省中小學教師遠程教育平臺、“國培計劃”在線平臺、安徽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在線和安徽遠程教育網、安徽終身教育網、安徽社區教育網、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教育網等,形成多功能、綜合性的網絡平臺,把優質的學習資源輸送給每一個學習者。在資源建設方面,以采購、共建、自建等多種途徑,構建豐富多元、科學實用、全省共享的資源體系。建立完善了涵蓋資源規劃、采購、開發、審核、、準入和退出等各環節的制度,構建資源建設長效機制,保證資源建設質量。鞏固了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科大、省委黨校、省社科聯以及維普期刊、中經網等的合作關系,形成了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資源建設格局。目前,網絡平臺匯聚了近萬門非學歷繼續教育課程資源。在非學歷繼續教育質量保障方面,實行培訓過程質量監控,加強培訓管理信息化,力求達到培訓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加強管理團隊、教學團隊和服務團隊建設,為非學歷繼續教育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學校與政府、行業、企業等的合作與交流,做好各類培訓項目的開發,開展多層次多崗位繼續教育培訓。目前,各類非學歷培訓、考核平均每年達14萬人次,2012年,達到33.84萬人次,2013年保持繼續增長勢頭。
2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市場空間
世界銀行在《發展終身學習,提高中國競爭力》的報告時指出,隨著經濟繼續發展和教育培訓機會和質量的不斷改進,中國必然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教育和培訓市場,在未來10年,將達到全球教育市值的17%。據統計,中國大約有8億從業人員,現在每年有大批農村富余勞動者需要逐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此外,還有數千萬新增和需要再就業的勞動者以及2億左右60歲以上老齡人口?!斑@些社會成員對學習和教育的要求,在類別、內容、方式、時間等方面將會更加多樣化。這就使得繼續教育的任務在中國尤為復雜和艱巨。[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將從2009年的1.66億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9億人次,到2020年將增加到3.5億人次,10年間,繼續教育總的人次將翻一番。教育部《關于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15年,從業人員年參與各類繼續教育2.9億人次,參與率達到42%以上。其中,企事業單位員工培訓的年參與率不低于45%,農村居民培訓的年參與率達到20%以上。由此可見,非學歷繼續教育市場增長空間很大??梢哉f,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既是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也是開放大學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將逐漸成長為開放大學的戰略重點之一。
3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路徑選擇
3.1整體籌劃
非學歷繼續教育主要包括服務社會大眾終身學習需要的各類新知識、新技能等教育培訓;農村教育、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為政府、行業或社會組織(學習型組織)等定制的專項培訓;開展特色性、普及性的培訓和承接各類社會考試服務項目、農民工培訓等專項服務;開展學習成果認定、登記、成果證明等?!胺菍W歷繼續教育使終身教育、學習型社會強調的終身性、全員性得以實現”。對于開放大學而言,需要改變目前與學歷教育脫節,處于“邊緣化”的狀態,將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與學歷教育的發展一同考慮,成立跨部門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協調機構,統一研究、協調、決策、解決學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制定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管理體制機制,鼓勵和調動全校部門和員工參與非學歷繼續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非學歷繼續教育人財物的投入保障機制等。
3.2系統集成
開放大學的系統包括內部和外部兩大系統。外部系統:主要是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與各級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團體和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建立優勢互補、利益同享、共同發展的合作關系,實現非學歷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及構建項目合作機制。內部系統:包括國開與省開、省開與省開、省開與市縣開放大學之間在非學歷繼續教育方面的相配合、相促進。因此,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方式廣泛聯合各種力量,善于利用外部系統和內部系統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多快好省地提高學校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實力。
3.3遠程為主
目前,我國互聯網用戶已超過6億,全球排名第一。“而非學歷繼續教育面向的對象又是一個龐大的社會成員學習群體,其學習習慣、學習風格及學習需求都具有多樣性的特征”。網絡平臺為開放大學大規模、高質量、個性化地開展繼續教育,尤其是非學歷繼續教育提供了可能。因此,在非學歷繼續教育方面,需要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搭建統一高效先進的非學歷繼續教育平臺,比如可以是集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公益性教育于一體的,支持PC、PAD、移動智能手機一體化訪問的網絡平臺,為人人學習、隨時隨地學習提供方便、快捷的教學支持服務等。
3.4項目驅動
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非學歷繼續教育任務也越來越繁重,迫切需要使用更先進、更靈活的方法來解決。比如,可以采用項目管理的方式,圍繞同一個項目,由學校不同部門的成員組成團隊,并推選出項目負責人作為是項目團隊的領導者。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團隊在領導者的帶領下,按照項目的要求,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工作,實現最終的目標。因此,開放大學可以借鑒項目管理的方法,以項目驅動的方式,來推動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快速發展,并實現更高的運營效率。
作者:徐榮姜磊磊單位:安徽廣播電視大學
- 上一篇:統計基礎建設提升年活動方案
- 下一篇:商務局黨委理論學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