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經濟效益分析
時間:2022-06-12 04:01:23
導語: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經濟效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繼續教育我國教育體系重要的組成內容,在知識經濟發展的今天,對繼續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為了解決經濟和就業發展問題,擴大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大力推廣職業技術教育,導致繼續教育的生源不斷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終身學習體系的構建。因此,通過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為普通高校發展繼續教育提供有效的參考。論文簡單分析了繼續教育的內涵和高校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通過發展繼續教育,拉動教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推動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
【關鍵詞】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經濟效益
1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社會轉型升級的環境下,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長期以來,普通高校對自身繼續教育的職能和定位不清晰,導致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緩慢。經濟效益是通過商品和勞動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報酬,也就是以盡量少的勞動損耗取得最大的成果或者以相同的勞動損耗換取更多的經營成果。通過分析研究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可以將普通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為高校的科研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撐。只有做好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才能實現高等教育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科學研究的辦學目標。最終實現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個人效益的統一發展,促進我國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升級。
2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分析
2.1繼續教育內涵。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后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教育已經脫離了正規教育,是對參加工作或者負有成人責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教育,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知識的更新、補充、拓展和能力提升的一種高層次追加教育[1]。根據繼續教育的定義,可以得出繼續教育是成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受教育者在學歷上和專業技術上已經達到一定的層次和水平;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術、新理論、新信息;繼續教育的目的是補充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機構、擴大知識視野、提高創新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現需求。2.2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繼續教育經濟效益是通過教育提高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和素質,降低商品勞動損耗,抵扣教育過程中的全部經費以后得到的純利潤。從計量上顯示出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從經濟學的角度上分析,公民接受繼續教育的過程是從教育資源的投入和產出過程,是高等教育和受教育者共同參與勞動過程,這個過程和其他勞動一樣有一個投入和產出,所費和所得的問題。繼續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內部經濟效益和外部經濟效益,內部經濟效益是高等教育的生產效益,也就是高等教育投入與產出、所費和所得、消耗與成果之間的對比。外部經濟效益是高等教育最終的經濟效益,主要是根據高等教育給教育部門帶來的最終效益。高校繼續教育的內部經濟效益和外部經濟效益存在一定的內在關系,內部經濟效益的提高一定促進外部經濟效益的提高,高校追求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其目的是追求繼續教育的外部經濟效益,然而外部經濟效益的前提是內部經濟效益的提高[2]。繼續教育經濟效益具有延遲性、間接性、潛在性、多效性等特點。
3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分析
3.1拉動教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激發了社會創新熱潮,我國科技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知識社會化,科技成果轉化社會生產力的周期越來越短,企業需要接受知識能力快、適應能力強、動手能力好的高級職業人才。繼續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主要承擔著提高勞動者技能、職業素養、理論知識等能力。在當今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對普通的勞動者和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社會發展要求,越來越重視繼續教育,并通過繼續教育提高自己的學歷和專業技能。政府、企業、家庭或者個人增加繼續教育投資,高校在發展繼續教育過程中,需要改善學校的教學設施設備,建設教學樓以及學校生活的各類物品,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刺激經濟增長,擴大內需,提高消費,這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教育消費,促進了教育培訓相關產業的發展。3.2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普通高校通過繼續教育為社會培養各類的技術人才,受教育者通過學習新的知識、新技術,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回到工作崗位以后,可以改進生產工藝,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企業面臨國內外激烈的競爭局面,為了搶占市場,提高自身競爭力,企業必須不斷創新,并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員工創新。普通高校繼續教育作為一種知識生產力,對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通過發展繼續教育,可以加快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培養,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其次,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學院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與地方企業合作,通過雙方共同育人,可以積極改進企業生產、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高??梢詾槠髽I提供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培訓,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企業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企業發展過程中,積極開拓了國外市場,高??梢詾槠髽I提供外語培訓,讓企業的員工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面臨的難題。通過培訓,高??梢詤⑴c到企業人力資源建設、組織建設,以及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幫助企業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績效管理體系,創新企業組織管理、制度管理。3.3推動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發展。報告中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是提高全民綜合素質,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方法,是實現民族振興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提出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當前我國正處于貧困社會向小康社會轉變,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的轉型期,普通高校繼續教育處于中國轉型社會背景環境下,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必須立足中國國情、民情、社情,以社會轉型發展需求為基礎,將繼續教育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連接起來,發展具有時代特色的繼續教育,為國家、社會和大眾服務,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要求。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教育目標,培養創新人才,滿足各行業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將高校的發展與政治、經濟相連接,在廣大農村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的繼續教育,縮小城鄉差距,讓科學創新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轉變教育理念,滿足終身學習發展需求[5]。不斷豐富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制度,將信息技術引入繼續教育領域,為受教育者提供移動式、合作式學習空間,全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清華大學繼續教育為例,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充分利用互聯網、衛星數字網絡、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建立繼續教育遠程教育系統和適應遠程教育特點的培訓模式,先后為國家培養了本科、碩士研究生8000多名,成為我國高校遠程教育的領頭羊。
4結語
繼續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綜合效益。通過分析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為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提供參考,高校必須認識到繼續教育的重要性,加大繼續教育的資金、人力投入,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提高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馬莉.關于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經濟效益分析[J].科技展望,2016,26(33):233-233.
【2】王福勝.非經濟視域下高校繼續教育作用的重新審視[J].當代繼續教育,2017,35(3):4-9.
作者:余高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上一篇:人才培養不斷創新繼續教育探討
- 下一篇:大學藝術概論課程教學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