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創新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5-25 03:11:00
導語:傳統創新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中國加入WTO,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目前我國教育的本義和靈魂,也是今天我們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那么,為什么我們必須要進行創新教育呢?傳統教育又存在著什么問題呢?
傳統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脫離了社會的實際問題需要,教育帶有統一性和家長制的作風,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的培養,按統一的模式,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學生,以分數為核心,使學生缺乏個性和創造力,結果只能培養出高分低能的應試型學生。同時,傳統教育太過于強調基礎扎實,以灌輸的方式要學生死記硬背,從而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長期以來,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一直存在著嚴重的“費時低效”問題,存在著英語課上“詳講知識、細摳語法、死記硬背、題海應試”等典型錯誤的語言教學模式,造成了聽說方面的“聾啞英語”,讀寫方面的“文盲英語”及交際應用時的“癡呆”英語.中學六年英語課多達近千課時,卻僅學1500多個單詞,部分學生高中畢業時仍然聽不懂、說不出、讀不順、寫不對,碰到外國人更是不知所措,所學英語幾乎派不上任何用場,這難道不是我們英語教學的可悲嗎?傳統教育使學生以為死記硬背就能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忽視了教育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恰恰是比打基礎更為困難、卻更為重要的能力,學生能否開拓創新,關鍵就在于此。
既然傳統教育存在著種種的弊端,已無法適應現代素質教育的要求,那么就需要進行改革,這種改革不是全盤否定,而是一種創新。要進行創新教育,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礎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我認為,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的標準不是他占有知識的多少,而是他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強弱。傳統的教學方法習慣于讓學生去尋求唯一的答案,而不是教育他們去尋求多種答案的可能性。而我們實現創新教育則是在加強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教育的同時,強調和注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提高的教育。
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想結合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保證創新教育的進行。
要培養創造型人才,就必須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在課內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勵性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對于學生回答的問題,注意發現其閃光點,并及時反饋給學生。如:Verygood!Youareveryclever!Youdidverywell!等等。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關愛學生,信任學生,尊重學生,師生間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使學生身心愉悅,有安全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心理。只有不斷創設這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思維才會不受束縛,他們才會自主學習,才可能去探索、去創造。我在教學中經常都是笑容可掬,態度和藹,不僅經常用語言表揚和鼓勵學生,還經常用親切的眼神和學生交流,因此,學生都喜歡上我的課,而且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學生不僅善于思考,大膽創新,還敢大膽質疑。
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提高他們的創造思維能力。
教學中要注意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為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不斷激發和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如在進行對話教學時,我經常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或讓他們自己創設新的情景進行創造性的對話表演,這種教法和學法,會引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獲得成功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其次,要加強課堂討論,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中,可經常開展Groupwork,Pairwork等教學活動,讓學生互相討論、評價、啟發、激勵,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第三是將英語游戲引入課堂,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參與意識。
三、善于設疑布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于無疑處覓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訓練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教師可精心設計一組類似的問題,使學生沿著教師引導的邏輯思路步步深入,達到恍然大悟、觸類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學生按教師的指導自己去發現、探索,并得出結論。如人教版Lesson78是一篇闡明世界人口的科普文章,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比較枯燥。上課時我指著教室里的掛鐘,說:“Boysandgirls,lookattheclockforoneminute.Thenlet''''sdoamathsproblem.”學生們感到非常驚奇:英語課怎么上成數學課了?我讓學生靜靜地注視著秒針走了一圈,然后在黑板上寫下一道題:174×60×24=?待學生報出答案:250560后,我便問:“Doyouknowwhatnumberitis?”學生紛紛搖頭,“No.”我接著說,“Thisisthenumberofthebabiesthatborneverydayintheworld.”學生聽后非常驚訝,我趁熱打鐵:Soitgoeson,whatwilltheworldbein600years?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同學們積極熱烈,想象出許多不同的結果,如:Therewon''''tbeenoughfoodforsomanypeople.Therewon''''tbeenoughwork.Therewillbewarseverywhere.Somepeoplewillgotoliveonthemoon.等等。最后我打開錄音機說:Listenandfindtheanswer.這樣教學使學生興趣盎然,不但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還培養了學生的的創新思維能力。
教師一方面應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他們敢于標新立異、別出心裁,逾越常規創造品格。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經常換個角度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以便從多角度探索求異,引導學生廣泛聯想。最后要幫助學生歸納、總結,發現新問題。
四、重視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是優化教育的重要原則。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本領,以適應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需要。因此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創新教育的關鍵所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途徑有:開辦英語俱樂部、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晚會等。通過這些活動盡可能讓學生動腦、動口、動眼、動手,使他們從中受到激勵、啟發,產生聯想、靈感,增添創造意向,訓練和培養創新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喚起潛在的創造智能,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動下,支配自學探索活動,不斷更新、深化和充實已獲取的知識,為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奠定基礎。
回顧這幾年來的教學過程,我深深地體會到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堅持開展創新教育。只有不斷開展創新教育,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更多能全面發展、能在新世紀的挑戰中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創新、不斷開拓進取的新一代人才。
- 上一篇:研究性學習初步探討論文
- 下一篇:交通局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考核方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