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藥學人員培育模式研討
時間:2022-05-14 09:18:00
導語:優化藥學人員培育模式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是我市藥店、醫院、藥廠、醫藥公司等單位的人力資源部負責人。根據我校近幾年藥學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按比例進行調查。其中,藥店占55.0%,醫院占20.0%,醫藥公司占15.0%,藥廠占10.0%。
2內容和方法
2.1內容
此次調查的內容主要分為4個部分:
(1)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2)用人單位對藥學崗位人員的學歷及能力要求。
(3)藥學崗位人員應該掌握的課程及應加強的課程情況。
(4)對我校教學方面的建議。問卷采取單選題、多選題及問答題結合的題型。
2.2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與座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采取邀請用人單位人力資源負責人選擇設定選項和填寫回答兩種方式,并在調查期間與部分負責人進行座談,座談內容也是圍繞藥學崗位人員的能力及知識要求展開的。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
回收有效問卷共40份。接受調查的用人單位中藥店22家,占55.0%;醫院8家,占20.0%;藥廠4家,占10.0%;醫藥公司6家,占15.0%,
3.2用人單位對藥學崗位人員學歷及能力的要求
3.2.1學歷要求需要中專及以上學歷的單位28家,占70.0%;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的3家,占7.5%;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5家,占12.5%;對學歷沒有要求的4家,占10.0%。
3.2.2專業要求大部分用人單位對藥學崗位人員專業的要求是與醫藥相關的專業。有65.0%(26家)的用人單位要求是醫藥相關專業;另有20.0%(8家)的單位要求是藥劑或中藥專業;有7.5%(3家)的用人單位要求是藥劑專業;有7.5%(3家)的用人單位對專業不設要求。
3.2.3對醫藥商品購銷員證或中藥調劑員證的要求大多數用人單位認為持有醫藥商品購銷員證或中藥調劑員證等上崗證對工作是有較大幫助的,這個比例達到了65.0%(26家);另有20.0%(8家)的用人單位對藥學崗位人員是否持有醫藥商品購銷員證等上崗證的態度無所謂;15.0%(6家)的用人單位認為持有醫藥商品購銷員證等上崗證對工作無幫助。
3.2.4對藥學崗位人員關鍵能力與知識的要求根據用人單位對藥學崗位人員的關鍵知識與能力需求的排序來看,有82.5%(33家)的用人單位認為醫學知識和藥學專業知識為藥學崗位人員的關鍵能力與知識要求;其次為管理營銷能力和操作技能,占65.0%(26家);然后是人際關系,占60.0%(24家)。
3.3剛畢業藥學崗位人員的能力和知識方面存在的不足
(1)對藥學專業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對藥物的禁忌證、不良反應、兒童用藥注意事項不熟悉,在中成藥主治功效方面、聯合用藥方面有待提高。
(2)醫學知識與藥學知識實踐聯系不足。臨床醫學知識、中醫學知識、中成藥醫學理論掌握得不夠,而且將臨床醫學知識與藥學知識相聯系應用于實際工作當中的能力較差;在用藥搭配方面掌握不足;對非處方藥及輔助用藥、中成藥等無法進行合理推薦。
(3)銷售營銷能力有所欠缺。銷售技巧欠缺,不夠自信。
(4)對醫藥公司及藥廠的工作流程不了解,對GSP及GMP法律法規的內容了解不足。
(5)人際關系的處理存在不足。在工作當中與顧客的溝通能力以及處理人際關系方面存在不足。
(6)積極性、主觀能動性不夠。在工作當中,一部分藥學崗位人員存在努力不足、自覺性不足的缺點。
3.4藥學崗位人員應該掌握的專業課程及應增設的課程情況
3.4.1藥學崗位人員應該掌握的課程情況
(1)絕大多數接受調查的用人查單位認為藥理學、醫學知識為需要掌握的課程。其中選擇藥理學的占92.5%(37家),選擇醫學知識的占77.5%(31家)。(2)大多數用人單位認為禮儀、藥劑學、藥品營銷、藥事法規、天然藥物化學等課程為需要掌握的課程。其中選擇禮儀的占65.0%(26家);選擇藥劑學的占60.0%(24家);選擇藥品營銷的占57.5%(23家);選擇藥事法規的占55.0%(22家);選擇天然藥物化學的占45.0%(18家)。(3)低于50.0%的用人單位認為計算機、英語、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天然藥物學、天然藥物化學為需要掌握的課程。其中選擇計算機的占37.5%(15家);選擇英語的占25.0%(10家);選擇藥物化學的占17.5%(7家);選擇藥物分析的占12.5%(5家);選擇天然藥物化學的占5.0%(2家)。
3.4.2藥學崗位人員應增設的課程
接受調查的單位普遍認為學校應增設的課程主要有:臨床藥學、疾病診斷、臨床醫學基礎、常見病診斷及用藥、中醫診斷、中醫內科、計算機聯機操作、錢幣的鑒別。
(1)用人單位需要的藥學崗位人員仍然以中專學歷為主,因此,我校學生的畢業前景還是可期的。
(2)用人單位認為藥學的專業性仍然是第一需要,其次是醫學知識,再次是管理營銷能力。這反映了社會用人單位基本保持學以致用的人力政策。把管理營銷能力提高到僅次于醫學知識的地位,這也反映了市場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加強,另外,也要求藥學崗位人員要處理好人際關系。
(3)從調查中反映出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天然藥物化學等偏重于深層研究的課程在社會實際工作中的被需求弱化了,而且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此類課程基本屬于“雖學但無以用”的范疇。
(4)反映了藥學崗位人員在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環境適應能力有待加強。
4建議
4.1藥學崗位人員應加強自身能力
針對調查情況進行分析,藥學崗位人員要想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更進一步被社會認可,我們認為應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加強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當今社會賴以生存的主要技能,是用人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最重視的能力。從調查情況看,藥學崗位人員的專業知識不足是詬病之一,因此,藥學崗位人員要努力掌握知識,拓展知識面。
(2)提高藥品銷售能力。21世紀的管理學和市場營銷學被認為是重要的社會學科,隨著日益發展的第三產業地位的不斷提高而被重視。在關鍵能力和知識要求項目中也反映出來,隨著社會流通產業的加速發展和社會對服務業的質量要求的提高,用人單位均認識到管理營銷能力的重要性,也期望就業人員加強溝通能力。
(3)端正工作態度,提高自身環境適應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是綜合學識與能力的體現。藥學崗位人員要學會盡快適應社會環境,才能把專業知識運用到極致。
4.2對我校教學管理的建議
(1)加強藥品和醫學知識的教授。為適應社會需要,使我校畢業的藥學崗位人員更加被社會用人單位認可,結合大致就業方向綜合考慮,建議在現有課程中增加常見病用藥和內科學等課程。
(2)減少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天然藥物化學等偏重科研課程的課時。要調整學習方向,保持我校的教學理念和職教工作的貫徹落實,為使藥學崗位人員增加就業的實操性和實用性,必須做相應的課時調整。
(3)加強藥學崗位人員的職業契合度。建議在第一學年的暑假期間增加見習期一個月,在進入專業課程前體驗到未來職業的流程,有助于在專業學習中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增加學習、職業的雙向契合。
(4)加強職業指導,提升就業滿意度。加強職業指導,提供就業方向、工作崗位等實際問題的解答,指導藥學崗位人員盡快地適應社會環境、工作環境,包括適應人際關系的變化等,有助于其向職業人的平穩轉化,也有助于提升我校在社會中的認同度,增加社會滿意度。
- 上一篇:市長在工業經濟振興會講話
- 下一篇:書記在民生保障工作會講話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