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校思品課的生命力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21 02:06:00

導語:聾校思品課的生命力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聾校思品課的生命力探討論文

【摘要】思品課是比較系統地直接地向聾生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的一門課程。它對引導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起著奠基作用。對聾校思品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用事實說話,以課堂設計為主,一一闡述課堂提問及思品中直觀和舉例教學的必要性。

【關鍵詞】聾校思品課課堂生命力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靈魂。在新課標指導下,對聾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這是一個新的也是長久的重要課題。以下就思品課課堂形式談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運用方法。

1要精心設計課堂提問

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學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樂于思考、樂于求得問題的答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1設計課堂提問要注意層次性。由于聾生理解能力和正常學生相比,局限性比較明顯,針對八年級思品選用的是普通教材這一事實,應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提問要注意圍繞一個中心,層層深入地提出一系列問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如教學《要管得住自己》一課,講完故事后設計這樣幾個問題:①故事的主人公他改掉了什么習慣?②他是怎樣改掉吃甜食的習慣的?如果他不改掉這個習慣,結果會怎樣?③從達爾文改掉吃甜食的習慣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這些問題的設計既緊扣課文,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達爾文頑強的意志力,又循序漸進地指導了學生思維的路徑,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2設計課堂提問要富有啟發性。由于和聾生上課受手語的局限,開小差思想不集中的情況更甚于正常學生的課堂。因此,能否讓學生保持飽滿的求知欲來進行這堂課,對課堂組織和設計要求就更高了。課堂提問,一定要提在點子上,問在關鍵處,富有啟發性,以利于引導學生動腦思考。教《一條珍貴的毛毯》一課時,設計這幾個問題:①、是中國革命歷史中的什么人?②這件毛毯經歷了多長時間?③這條又舊又破的毛毯為什么要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里?經過對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分析、概括,課文中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赴湯蹈火的事跡和他們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就突出來了,其光輝形象也自然顯露出來了。

1.3設計課堂提問的靈活與實踐。聾啞孩子,我們更應注重他們的行為認知能力,使教育觀點能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正向的心理效應,課堂提問必須加強針對性。如教學《我與父母交朋友》一課,設計這樣兩個問題:①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父母溝通的?②有的同學在家里經常無端發脾氣,對父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該怎么辦呢?由于設計的問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生活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因此人人爭相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課后要求學生完成一項家庭調查作業,將父母的喜好特長記錄下來,加強了與父母的溝通,使他們體會到溝通應該在雙方共同進行下才能得到效果。這樣一堂課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有責任主動與父母溝通,而且增強了學生參與自主承擔家庭的責任。

2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充分發揮直觀教學的作用

直觀教學法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用面很寬,縱觀,適用于各個年級;橫看,作用于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

在講明道理時使用直觀教學法。思想品德課要著重明理,但給聾生明理確實不容易,所以在這一環節上運用直觀教法,目的在于用具體的事實、形象的比喻,分析蘊寓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抽象、概括,深入淺出地講明觀點。如在教《勞動不分貴賤》的觀點時,我以畫一幅畫為例,首先拿出一幅成品說明這幅畫的成功,再從作畫的步驟來說明,畫紙,畫架,畫筆,顏料都是完成這一作品的必須品,從而證明這一整體缺一不可,以此比喻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就像畫這幅畫的過程,只有互助配合才能發揮作用。然后結合實際,讓學生從切身體會中談各行各業的勞動在社會主義建設和人們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使學生懂得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

3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充分利用課堂辯論形式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認識主體必須合用內部構建的基本認識原則去組織經驗發展知識,從而認識世界。而不是被動地將客觀世界的影響直接投射到頭腦中”。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初中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和行為特征,在有序的組織下、系統地指導下和適時的幫助下,讓學生自己去認識客觀的世界。從而成就學生的學業和塑造學生的個性。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應用課堂辯論,具有顯著的積極的現實的意義。比如教《網絡交往新空間》一課時,考慮到聾生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又缺乏鍛煉,從“明白”到“會做”還有一定距離,可以精心設計辨析題,以網絡圖片為參考,并讓學生從不同的觀點闡述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使這堂課的教育走向他們的內心。公務員之家

思想品德課不僅要曉之以理,而且要導之以行。結合聾生實際,合理運用淺顯易懂的生活實例,和學生身邊的事等,讓思品的教育更加深入聾生的內心。

參考文獻

1魏華忠著.聾教育的特殊性.載光明日報,1988-7-6

2高民著.特殊教育實踐中的生存教育觀,1998(3)

3樸永馨著.缺陷兒童心理學.科學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