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的操作探討與思考
時間:2022-05-07 08:40:00
導語:三生教育的操作探討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生教育”從發起到試點,目前可以說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三生教育”的蓬勃開展也已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關研究亦日益深入。本期專欄選刊了4篇文章: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杜玉銀副書記的《“三生教育”的實踐探索與思考》,羅明東教授的《論“三生教育”與全面發展教育的關系》,何仁福教授的《生命教育與意義建構——試論生命教育的現實依據和價值取向及其落實》以及鄭曉江教授的《呵護大學生的人文生命——在大學開設“生命教育與生死哲學”公選課的思考》,內容主要涉及“三生教育”實踐探索的階段性反思評價、“三生教育”理論研究和生命教育理論及實踐研究三塊。
我們相信,隨著越來越多學人的積極參與和探索,“三生教育”的理論體系必將日益完善,其實踐成效也會日益顯著。
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實施素質教育的工作。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弊罱偫碓趪铱平填I導小組會議上的講話中也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內容?!蓖ㄟ^深入學習領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精神,筆者認為云南省2008年開始實施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簡稱“三生教育”)是符合素質教育基本要求的新的實踐和探索,目前需要在總結工作成效和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把“三生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切入點和重要載體切實抓好。
一、2008年實施“三生教育”工作的初步成效和經驗
2008年,云南省在實施“三生教育”工作方面主要抓了4個階段的工作:制定方案、組織實施,編寫教材、培訓師資,啟動試點、全程服務,目標管理、總結提升。開局工作良好,取得了5個方面的初步成效,提煉了3個方面的初步經驗。
(一)實施“三生教育”的初步成效
第一,廣大師生接受了現代教育理念。云南省自實施“三生教育”以來,得到了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普遍認同和支持。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廳2008年12月份對部分學校管理干部、教師和學生的無記名問卷調查表明:98.4%的學生對“三生教育”感興趣,84.6%的學生認為參加“三生教育”沒有學習負擔,86.6%的學生認為參與“三生教育”直接對自己的成長非常有用。
第二,提高了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試點地區和學校實現了“三生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并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三生教育”教師。調查統計顯示:有72.5%的“三生教育”教師接受過省、州市或縣區等組織的培訓;37.6%的教師認為“三生教育”教材對學生非常適合,53.7%的教師認為比較適合?!叭逃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體認知和行為實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對生命的價值、生存的意識、生活的意義有了不同層次的認識,逐步樹立起了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在調查中,有95%的學生參與學習“三生教育”的自我評價態度積極,98%的學生認為自己參與“三生教育”學習后有不同的變化。
第三,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對學校管理干部和教師進行的問卷調查中,認為“三生教育”對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非常有用的占92.1%;認為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非常有用的占88.8%。這說明實施“三生教育”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符合現代教育的理念和方向。
第四,探索了素質教育內容的創新。云南省第一次把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作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提出來并系統組織實施。同時,“三生教育”關注人類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關注個體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問題,從人生的起點上逐步建構個體成長的基礎,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現實性,這也創新了素質教育的內容。
第五,有效整合了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資源。各級教育部門積極協調,爭取支持,激發了社會和家庭主動參與和支持“三生教育”的熱情,凝聚了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
“三生教育”提出并實施以來,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引起了廣泛共鳴,社會反響良好。《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半月談》、《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人民網、新華網、《今日世界》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和云南省內外新聞媒體對實施“三生教育”的情況都作了全面深入的報道。
(二)實施“三生教育”的初步經驗
1.實施“三生教育”做到“五個始終堅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始終堅持人本性、求真性、實踐性、整合性等基本原則;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作風;始終堅持科學嚴謹、精益求精的態度;始終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統一的基本途徑;始終堅持主體教育、認知教育、行為教育、差異教育、全面教育等基本方法。
2.實施“三生教育”做到“四個一致性”:堅持尊重教育發展規律與尊重學校優勢特色的一致性,堅持樹立崇高理想與樹立正確生命觀、生存觀和生活觀的一致性,堅持教師的教學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參與的一致性,堅持培育現代教育價值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一致性。
3.實施“三生教育”工作中正確處理好“七個關系”:實施“三生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與德育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經濟負擔、心理負擔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教學環節處理好以教師為主導與以學生為主體的關系,實施“三生教育”教學評價上處理好顯性效果與隱性效果、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的關系。
在肯定初步成效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三生教育”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是一項開創性的事業,加之從提出到現在僅1年時間,所以,在思想認識、政策措施、理論研究、隊伍建設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困難。
二、關于實施“三生教育”的幾點思考
在認真總結2008年以來實施“三生教育”主要工作的同時,我們有必要對以下方面進行深入思考:
(一)實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質的回歸
馬克思主義認為,在其現實性上,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從某種角度而言,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構成的有機體。人的生命是由自然生命、社會生命、精神生命所構成的。人的發展是生命發展、生存發展和生活發展三者之間互為條件、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整體運動過程?,F代教育是以人為本、主客體互動、教真育愛的社會實踐活動過程?,F代教育的終極價值是使人真正成其為人,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幫助人追求幸福生活?,F代教育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對人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對自然的作用等三大領域。教育作用于社會的功能實現,作用于自然的功能實現,都需要以人為主體、以人為中介、以人為載體來達成。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就是發展人的生命、促進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本真事業。
總之,從人的角度看,人的發展決定著教育,教育決定著“三生教育”,它們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從教育的角度看,“三生教育”作用于教育,教育作用于人的發展,它們之間是逐級回歸關系。因此,實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質的回歸。
(二)實施“三生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從工作層面而言,“三生教育”是理念、行為、效果的統一。因此,要著力推廣宣傳“三生教育”的理念,使“三生教育”的理念讓大家接受、認同;要把“三生教育”的理念轉變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覺行為,并在行為實踐中豐富、完善對“三生教育”的認識;同時還要把“三生教育”的行為轉化為真正的教育效果。“三生教育”理念是現代教育理念、學校與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的“大教育”理念、終身教育理念、主體教育理念和快樂教育理念?!叭逃钡男袨楹托Ч憩F為直接性和間接性結合、專一性和泛化性結合、可控性和易變性結合、長期性和復雜性結合的特點。因此,實施“三生教育”要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教育合力;要完善課堂教學機制,按照人文素質教育綜合實踐課的思路開好“三生教育”課程,同時要在其他學科教學中有機滲透“三生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開展以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從實踐中獲取知識能力、特別是以服務社會能力為關鍵的實踐活動;要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營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要主動引導、幫助和協同家庭實施“三生教育”,主動爭取社會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家庭和社會對實施“三生教育”的積極作用。
從心理和教育過程層面看,“三生教育”是知、情、意、行協調發展的心理過程,是明之以理、動之以情、成之以意、固之以行有機統一的教育過程,是通過體驗、實踐、認知,促進感悟,使之內化于心、外顯于行為習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再到實踐的螺旋上升、循環往復的主體認知和行為過程。
從內容邏輯層面看,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教育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和自然規律是“三生教育”的前提,使學生知生理、調心理、守倫理、懂哲理、明事理是“三生教育”的切入點,真正把人引向生命領域、引向生存世界、引向生活未來是“三生教育”的著力點,幫助學生主動發展、健康發展、全面發展是“三生教育”的關注點,促進人的自身和諧發展、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三生教育”的歸宿。
(三)實施“三生教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
實施“三生教育”需要著力于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價值目標的統一,其中知識目標是基礎,能力目標是關鍵,價值目標是核心。這里所說的價值目標,是指要引導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最終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什么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在不同的時代、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之間,其思想引領和價值取向是有區別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實施的“三生教育”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取向應當是、也必須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也是我們實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展類似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因此,我們實施“三生教育”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教育系統的具體化和體現落實,就是構建社會主義現代教育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現代教育價值體系之間是一般與特殊、抽象與具體、內核與表現的關系。
三、對今后實施“三生教育”工作的建議
在總結2008年秋季學期實施“三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初步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上述思考,現就如何全面推進“三生教育”的實施,提出如下一些建議:
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體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應成立一把手任組長的“三生教育”領導小組,充分發揮領導小組的組織領導、統籌規劃、綜合協調作用,并積極協調有關方面,建立部門協作機制,成立“三生教育”指導委員會。
第二,加強教材建設,豐富教學資源。對“三生教育”教材進行第二版修改,進一步提高教材質量,努力降低教材成本,規范和改進教材發行管理,積極開發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新穎生動的“三生教育”教學資源。
第三,加強隊伍建設,培養骨干力量。要加強“三生教育”管理隊伍、研究隊伍、教師隊伍的建設,把“三生教育”師資建設納入教師隊伍建設整體規劃,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動態發展、骨干帶動、全員參與的“三生教育”教師隊伍,并分層次、分類型、多形式地開展漸進性、階梯式的“三生教育”師資培訓工作。
第四,加強學科建設,開展多種研究。從歷史、現實與理論的維度,以多學科的不同視野和不同研究路徑開展“三生教育”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應建立一批不同層次的“三生教育”研究基地或研究中心,廣泛與境內外研究機構合作,開展“三生教育”合作研究和委托研究。特別是要支持廣大一線教師開展“三生教育”行動研究。
第五,加強課程建設,健全教學保障。應在規定年級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三生教育”課程,開足學時,給夠學分。需把“三生教育”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進行建設,分層次予以評審認定,同時,要充分挖掘其它課程的有利因素,在教學中積極滲透“三生教育”。在推進工作中,還要總結成功經驗,解決突出問題,逐步健全“三生教育”的教學保障機制。
第六,加強基地建設,突出實踐活動。應該依托社會力量,建立一批“三生教育”的實踐基地。同時,結合課改和減負工作,把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三生教育”實踐活動。要把“三生教育”實踐活動與其它課程學習、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實習實訓等結合起來,形成集體實踐和個體實踐相結合、集中實踐和分散實踐相結合、平時實踐和假期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活動格局。
第七,加強文化建設,培育優良校風。以先進文化為內容,以精神文明為核心,以物質文明為基礎,以制度文明為保障,以塑造提煉校園文化為關鍵,以特色創新和比較優勢為借鑒,以培育優良校風為目標,組織開展高品位、寬覆蓋、多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建設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
第八,加強溝通協作,構建教育合力。應主動對家庭教育給予必要的指導,主動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協作,讓家庭和社會積極支持、參與和配合“三生教育”,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合力。此外,還要以多贏和共贏的思路,積極與社會有關方面開展合作,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三生教育”。
第九,加強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要盡量利用校報、宣傳欄、黑板報、手抄報、校園廣播、校園網等宣傳文化陣地加強校內宣傳工作,并主動與社會媒體溝通合作,加強對外宣傳工作。要高度重視新興媒體在“三生教育”宣傳中的作用,逐步把“三生教育網”建設為綜合性的學習型、服務型網站,還要積極發揮手機短信平臺在“三生教育”宣傳中的作用。
第十,加強全程服務,開展督導評估。應組織教研人員到學校蹲點,幫助總結提煉和推廣有益經驗,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可行的“三生教育”考核評價辦法,開展“三生教育”專項督查。要把“三生教育”納入教育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納入督政、督學范疇,并與文明學校的評選復查和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達標晉級等掛鉤。
- 上一篇:國土部門年終信息公開工作匯報
- 下一篇:結合社會資源構造開放的三生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