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9 10:17:48
導語: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文明教育,是為了教育人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讓人能夠長久的利用自然資源,愛護自然環境,保護生態系統,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更好的享受自然帶來的饋贈。這是新時期的一種新的生態價值觀的產生的表現,能讓人樹立一種科學的人生觀、自然觀,更能帶來嶄新的生存發展觀。減少人對自然的盲目索取,對自然資源盲目采擷造成的自然傷害。黃正福的《高校生態教育淺析》中言道:生態教育是以生態學為根據,傳播生態知識和生態文化,提高人們的生態意識及生態素養、塑造生態文明的教育。生態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它完全的包含了環境教育的內容,又在其中有了突破,把安全觀、價值觀、哲學觀、倫理觀應用到生態文明中,探索了生態文明的方法,所以生態文明觀是一種嶄新的科學的世界觀。
2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問題
2.1對生態文明教育的認識不到位
我國大部分的院校只注重專業課程的教育,忽視了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把生態文明教育當作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當然生態教育也不在高校的培養目標之內,一些高校雖然有了生態文明教育的課程,但是由于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正處于教育研究的初級階段,大家都在探索,產生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決,使得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2.2大學生生態教育體系不完善
在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中,教育體系十分不完善,甚至沒有形成有步驟的教育內容。生態教育也只是一些系或者專業的專業教學課程,沒有一個完善的體系,更加沒有衡量教育成果的有效標準,這使得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不合理的教學方法讓生態文明教育失去了他的趣味感,學生接受了生態文明教育更加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和實踐的機會,這樣大學生生態教育也就沒有了發展的后勁。
2.3生態文明教育困難重重
相比于其他國家,我國的生態文明教育大環境還沒有形成,生態文明教育的地位沒有得到提升,生態教育沒有滲透到所有的學科之中,并不能廣泛而明顯地體現出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在進行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中,缺乏師資力量,沒有相應的人才也是生態文明教育的大問題。
3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
3.1建立長久的系統的教育目標規劃
在進行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個有效的目標長遠的系統的教育計劃,有了教育計劃,就能避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流于形式,讓學生建立共同的生態價值觀,是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與大的社會環境相結合,與學生的心理相結合,更與社會道德結合,讓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滲透到方方面面,不再有學校教育課程的局限性。
3.2發動學生參與生態文明活動
在現在的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中,大學生作為生態文明教育的主體卻很難親身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活動中來,各個高校的生態文明教育常常是把學生們封閉在校園中,這種狀況的結果就是大學生親自參與治理、改善生態環境的機會非常的少,對生態文明的理解也不到位,學校應發動學生親自參與到生態文明的活動中,這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接受生態文明教育。
3.3把生態教育上升到生態文明觀意識上
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自然科學的課程上,它不僅僅是學校的一門課程,更是生態文明觀意識的培養與建立,我們要在生態文明教育中體現出自然生態系統學知識,體現出生態學規律,結合當地的地域特點,讓學生親自參加有實際性、有針對性的生態文明教育研究。
4結語
我國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非常的薄弱,新時期的教育對生態文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拓展高校學生的德育水平,在大學生的素質評價中,生態文明教育也應該成為考核的重要指標。各個高校應當把生態文明教育的工作在學校內廣泛地開展,不再區分專業和系,大家一起接受生態文明教育,在大學生中不斷普及生態文明觀,這樣生態文明教育的教學成果才會熱烈地展現出來。
作者:孔霞單位:貴州師范大學
- 上一篇:防化防疫專業隊應急演練工作方案
- 下一篇:基于網絡信息平臺的教育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