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10 10:11:06
導語:教育心理學課程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心理學是師范院校教師教育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專業課,兼具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特點,但是在目前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研究擬對教育心理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課程評價制度三方面提出改革建議,希望能對教育心理學課程更好地開展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評價制度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起源于1903年桑代克發表的《教育心理學》,同時教育心理學也是一門交叉學科,兼具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特色?!督逃睦韺W》作為一門課程從最初生硬借鑒普通心理學的內容到今天已形成具有本學科特色的內容和結構。教育心理學歷史悠久,但是內容體系繁雜。它作為師范院校教師教育類專業的專業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從目前的教師授課情況和學生反饋情況來看,該課程還是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的。
一、地方師范院?!督逃睦韺W》課程存在的問題
從教學目標上來看,地方師范院校的《教育心理學》的課程目標大多重結果而輕過程,強調對概念理論的理解和記憶忽視對知識高層次的整合和運用。從課程內容上來看,首先《教育心理學》的教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教育實際為出發點的,但這種教材沒有考慮到教育心理學的學術價值;另一種突出教學心理學的科學價值和實驗性,但往往忽視了教育實際。地方師范院校《教育心理學》所用教材大多與研究型本科院校所用教材差別不大,在設計和取材上也是偏向學習理論、學習遷移、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等學習模塊知識。這些模塊側重于理論知識,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而學生在實習實踐中遇到較多的涉及教育心理學中個體差異,道德發展等問題,在《教育心理學》授課中所占課時較少。第二,《教育心理學》課程往往忽視中小學教育現狀,導致所教授的內容與中小學實際教育情況脫節。第三,學生反映不知道如何在教育實習中應用這些知識。在課程內容的呈現上,主要是采用多媒體技術,這種方式方便直觀,易于呈現,但是許多老師在ppt上呈現的內容非常多,呈現速度又非???,學生還沒來得及觀看就已經切換到下一張了,造成學生認知負荷非常大,還學不到東西。從教學方法上來講,《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比較單一,一般采用講授法。這種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方法使學生很難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消化,僅僅停留在應付考試時的死記硬背階段。另外,這種單調的教學方法使教師很容易照本宣科,學生戲稱教師是“用行為主義或認知主義的方式教授人本主義或建構主義的內容”,造成了課堂氣氛沉悶枯燥,學生們的學習方式主要就是上課記筆記,課下背筆記,考試回憶筆記,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二、地方師范院?!督逃睦韺W》課程改革目標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應用型大學,所謂應用型大學是指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而不是以科研為辦學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為主,與學術型大學概念相對,許多地方高校積極響應號召,紛紛進行轉型。很多市屬師范院校被劃歸到應用型大學之列。顧名思義,應用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研究型大學有明顯區別。相對于研究型大學側重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應用型大學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導致了應用型大學在課程設置以及課程目標上與研究型高校的差別。因此,地方師范院校開設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應一方面讓學生理解教育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象中所蘊含的教育心理學原理,另一方面讓學生運用本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觀察、分析學校教育教學和教學改革中的現實問題。
三、地方師范院?!督逃睦韺W》課程內容建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需要對《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內容進行改革和建構?!督逃睦韺W》教材更新比較慢,學生較難從教材中學到比較先進的理論和觀點。目前《教育心理學》課程普遍采用的教材包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陳琦、劉儒德主編的《當代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張大均主編的《教育心理學》,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馮忠良、伍新春和姚梅林主編的《教育心理學》。一般包括學生認知發展與個體差異、學習理論、學習遷移、學習動機、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問題解決與創造性、學習策略、品德形成、教學心理、課堂管理、學習評定等模塊內容??紤]到地方師范類院校學生畢業后主要是進入當地中小學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從實際需要出發,要重新建構課程內容。建議加強學生認知發展方面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可以以學生認知發展為基礎,有的放矢。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弱化理論部分,壓縮一些傳統的理論,如,桑代克的聯結主義、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托爾曼的認知-目的說等,以及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學習等,達到學生理解即可。重點可以介紹一些較新的理論,如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的各種流派及教學思想。另外,應注重原理與規律的運用,比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培養良好的學習策略等。在教材選擇上,可以參考一些國外的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教材,國外教材中理論相對較新穎,而且案例豐富,可以作為教師備課的參考教材。在教學方法上,應將教師講授與學生討論相結合,充分運用小組合作與研究性學習,觀摩小學課堂教學錄像實施案例等多種教學方法,對于一些有爭議的問題也可以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如“學習獎勵對學生學習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實際上這一辯題可以延伸到外在學習動機和內在學習動機的關系問題。改變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方案,解決問題。另外還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如一些視頻鏈接,書籍推薦等供學生課下學習使用。這樣既可以開闊學生思維,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地方師范院?!督逃睦韺W》課程評價制度建設
在課程內容的改革過程中,與之相對應的評價制度也要改變。傳統的考核評價主要是基于以講授法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的,主要依賴于試卷,這種考核方法重結果而不重過程,重視書本知識,不注重學生主動參與。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往往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機械記憶的遺忘速度很快,很難再說理解和運用了。因此要拋棄原有的以試卷考核為主的評價制度,注重過程性評價,例如小組合作學習,案例分析等,側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需保留試卷考核方式應注意:考慮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適當縮小識記類題目,如填空題,增加主觀題題量,如簡答題或者論述題。另外考試內容的安排要科學、合理,注重課程本身的邏輯結構??荚噧热菀獪蚀_體現該課程的基本內容、內在規律和獨特的研究方法,要考慮各部分知識點的內在聯系。
五、結語
《教育心理學》是地方師范院校教師教育類專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應加強其應用性。在建設過程中應根據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制定課程目標、內容和考核方案,避免生搬硬套。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教學,充分發揮這門課的作用,更好地為學生未來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張瑋凌.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甘肅高師學報,2019,24(1):71-73.
[2]劉儒德,伍新春,姚梅林.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J].心理科學.2004,27(3):753-754.
[3]龔少英,劉華山,郭永玉,谷傳華.基于建構主義的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嘗試[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12):98-99+121.
作者:袁晶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 上一篇:中等職業學?;@球課程改革研究
- 下一篇: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