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時間:2022-10-12 10:47:41
導語: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性人才而言,高職院校職業教育更加偏重于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而高職美術教育則是以培養優秀美術人才為目標,對于培養專業人才的美術素養與綜合素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對目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提出了教育改革路徑與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以期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不僅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承擔的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責任,為我國社會建設以及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高質量專業人才。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更加注重培養技術型人才,這也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
一、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現代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對于高職院校美術教育的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與標準。但是,受傳統教育思維與人才培養模式影響,目前高職院校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無法真正的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教育急待創新改革。雖然部分高職院校不斷地強化教育改革,但是效果一般,未能切實有效的改變教育現狀與人才培養模式,這就需要高職院校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革工作。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重理論,輕實踐?,F代高職院校美術專業教育中并沒有根據時展構建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大部分往往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教學,這樣過度重視理論教學而忽略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不僅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而且還與現代職業教育理念背道而馳。二是,重整體,輕個體。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注重培養人才的個性化發展,而傳統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中更加注重學生整體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成長,這就導致目前美術專業人才大多都缺乏鮮明的個性與特點,創新能力不足,這嚴重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標準;三是,缺乏明確的教育目標,缺乏實踐教育。目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中由于缺乏明確的教育目標,導致在教學過程中無法結合社會發展對于人才需求的標準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而且缺乏專業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得美術專業人才不符合社會需求;四是,教學內容與課程缺乏創新?;诂F代社會高速發展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缺乏科學完善的理論指導、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陳舊、缺乏特色等問題逐步暴露出來,這成了影響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之一;五是,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缺乏就業指導的指導,無法真正的根據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開展人才的培養,這樣的教學不僅會導致專業人才的緊缺,還會造成高職院校畢業生無法滿足崗位要求,就業率逐步下降。
二、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一)明確教育目標,強化實踐教育。目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不僅是人才培養模式中缺乏明確教育目標的問題,美術專業的教師與學生對于美術教育與學習目標也比較模糊,片面且客觀的認為美術家、美術教師以及美術畫家是其未來重要的職業發展方向與目標,這樣的認識明顯不符合我國職業教育目標與特點。而高職院校的教育本質決定了其職業教育特征,如果在教育實踐中與教育本質發生偏離,不僅會造成人才培養存在較大的盲目性,而且還會忽略專業人才的實踐教育,制約著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因此,針對目前高職教育現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要以職業教育特點為指導,加強社會人才市場的考察與研究,從而結合高職院校美術專業教學課程特點,科學合理明確教育目標,強化實踐教育,實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在美術教育實踐教學中要根據市場人才需求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美術素養、繪畫技能以及美術職業素養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崗位,為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培養更多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還可以有效的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實現高職院校社會影響力的逐步提升。(二)科學合理的設定人才培養方案。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下,促使我國社會多元化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已經從單一性逐步向全方位人才需求轉變。美術專業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還要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因此,高職院校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要積極改革創,科學合理的設定人才培養方案,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具體實踐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實施:首先,強化專業知識教學。基于傳統教學基礎上,要注重強化專業知識教學,有效的夯實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其次,強化職業能力培養。美術專業畢業生相對于其他專業學生存在較大的就業競爭壓力,每年有大量的畢業生,而企業的崗位相對有限,所以,高職院校要注重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崗位中,提升美術專業人才的就業競爭力,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最后,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職業素養作為專業人才必備素質之一,對于專業人才的就業、成長與終身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職業素養不僅包含了職業能力、創新能力與發展能力,而且還包含了學習能力、交際能力與合作能力等。這些能力對于提升美術專業人才個人競爭力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工作崗位,而且還可以有效的幫助專業人才快速的適應工作環境??梢?,注重職業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的成長與就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實踐教學中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與課程、注重項目教學與案例教學的融入,從而構建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職院校美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與效果的全面提升。(三)創新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高職院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要求,所以要通過創新美術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將美術教育特點與人才培養標準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加強職業能力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建設,從而構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有效的提升美術專業人才的崗位工作能力。在具體實踐教育中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加強建設:一方面,加強職業能力課程建設。高職院校教育管理人員要注重對于人才市場的人才需求標準、發展趨勢等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以及分析從而為職業能力課程建設提供可靠的數據參考。同時,還要針對美術專業就業崗位的多樣性,構建一專多能的職業能力課程體系。以這些信息數據為基礎,通過完善職業能力課程、職業能力教學內容、職業拓展能力等課程,以培養學生專業基礎知識與職業技能、以培養美術專業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職業拓展能力等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切實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擁有持續發展能力,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實踐教學課程建設。實踐教學課程建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從而為企業培養更加符合要求的美術專業人才。因此,實踐教學課程一般要通過基礎實踐課程、專業實踐課程以及頂崗實踐課程三個階段由淺入深的開展相關的實踐培養,科學的完成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其中基礎實踐課程教學與專業實踐課程教學需要借助高職院校內部的實踐訓練基礎以及教學設施完成相關的教學培訓工作,循序漸進的完成學生相關的能力的培養,切實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而頂崗實踐課程教學就需要高職院校強化校企合作,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訓機會,學生在企業內容通過頂崗實訓不僅可以全面地接觸到崗位工作內容,同時也對于崗位工作要求有了全新的認識,從而能力全面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與培養,實現自身實踐能力的不斷完善與提升。(四)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面對時展對于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人才培養提出的新目標與新要求,高職院校美術教育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創新,注重美術專業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拓展,從而有效的突破傳統教育思維與教學理念的禁錮,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高職院校美術專業教師還要注重教育思維與觀念的創新,積極運用新型教學模式與方法開展教學。如,注重計算機信息技術在高職院校美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及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等,切實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與效果,實現學生專業能力、職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全面培養與提升。此外,還要結合現代教育改革思路,明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的個性化需求,合理地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與計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實現個性化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要對于社會發展對于專業技術人才需求的標準與發展趨勢有全面的認識與了解,注重高職院校美術教育中存在問題的研究與分析,從而科學的構建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切實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美術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楠.高職美術教育改革與人才培養策略[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13):53-54.
[2]李輝.高職美術教學中學生藝術素養形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2):144.
作者:吳麗婷 單位:閩西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路徑思考
- 下一篇:公共美術教育構建美育體系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