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高校青年教師論文

時間:2022-03-30 04:05:01

導語:新進高校青年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進高校青年教師論文

1新進高校教師工作初期所面臨的問題

1.1對高校教師工作內容不熟悉

盡管高校新進青年教師一直在學校學習和生活,但是如果對高校教師工作內容沒有關注和思考,剛剛進入高校工作,會存在著不知道從何開始的問題,不清楚教師教學任務,不清楚教學事故鑒定,開展科研工作難,以及職稱評審條件等問題。

1.2教學質量不高

(1)新進教師一般都缺乏教學經驗,影響了教學質量。新進教師即使參加了高校教師崗前培訓或新進教師培訓會等,但是由于這些培訓周期短,偏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新進教師依然實戰經驗不足。例如,教學過程中不知道如何組織教學,把握不好重點、難點、知識點、講解很難做到深入淺出,等等。

(2)教學基本功不到位,影響了教學質量。首先,青年教師一般都熟悉現代教學設備的應用,但是對于板書等傳統教學方式駕馭能力低下。表現為教學過程中單一的使用多媒體設備,即使使用板書,板書字跡不夠漂亮,板書排版不合理,書寫速度慢等,影響教學效果。其次,“語言病”。語言表述過程中存在著口語化,不嚴謹,或缺乏專業化表述等問題。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著“教態病”。課堂上教姿、教態不優雅,或穿著不夠得體大方等問題。

1.3科研工作很難開展

新進高校教師除了教學任務以外,每年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務。科研工作的進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在現行職稱評審制度下,科研工作對于教師個人職稱評定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新進高校教師工作初期教學任務一般也比較繁重,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進行科研工作,或者沒有科研項目支撐,亦沒有足夠的經費進行科學研究。

1.4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

教師職業有其特殊性,除了需要具備教學能力,還需要具備教育能力,即知道育什么,知道如何育。但是高校新進教師初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用于指導教育實踐的教育理念或思路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人才培養。

1.5工作初期個人發展機會有限

提高新進教師素質影響著學校未來的發展。為此學校也制定了規章制度鼓勵培養青年人進行培訓、進修學習等提升自我。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教學任務要求,或者是培訓學習名額有限,或者是機會需要按教師資歷排隊等候等原因,新進教師工作之初一般都很難有出去學習進修機會。這與新進高校教師渴望自我快速成長提高形成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教師的積極性。

2新進高校青年教師自我解決問題的途徑

2.1對教師工作內容不熟悉的解決途徑

可以從以下幾種途徑解決高校教師對職業的認識:每所高校都會有教師工作手冊,手冊中會介紹教學工作規范,教學事故鑒定,監考人員守則等,認真研讀教師工作手冊會對教師的工作有清晰的認識;去學校主頁下載相關文件進行學習和了解;可以去學校相關辦公室進行咨詢,例如想了解職稱評定相關事宜,可以去學校與相關職稱評定辦公室進行咨詢,了解對于發表文章數量和質量,以及項目的要求;加入學院或人事處的網絡交流群及時掌握更新的信息;教師積極參加新進教師培訓會,座談交流會增加對教師責任的了解。

2.2教學質量不高的解決途徑

(1)利用假期提前備課。新進教師本來教學經驗欠缺,如果教學任務繁重,更應該給自己留有足夠充裕的時間進行課前準備。備課過程首先要熟悉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教育目標、學科結構、學生情況而制訂的指導文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其次,認真研讀教材。先對教材有整體認識,后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機融合,適當調整順序,制定課程教學進度表。針對每節課需要做好教學教案以及教學幻燈片,教案中要體現本節課程的依據專業不同而設立的教學難點、重點、知識點,課后思考題。以及準備如何導入課程內容,如何總結課程內容。在備課過程中,依據課程內容的需要可以納入實用性知識,趣味性知識,以及一些新動態、新發展、新發明、新見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2)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改善教學條件。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的灌輸知識,要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在課堂上適當的提問,或者以討論或匯報的形式進行教學。對于一些不容易理解,抽象的東西可以使用視頻教學、板書分步驟講解等方式進行教學??紤]到教學效果,可以主動改善教學條件,例如幻燈翻頁筆,或教學擴音器等現代設備的利用。

(3)記錄教學日志。記錄教學日志這也是一種反思的行為。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是膚淺的知識。大量實踐證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刻的反思,那么不管其教齡多長,經驗多豐富,他的素質只會停留在新教師的水準上。所以新進教師每堂課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記錄,并且分析教學效果及影響因素,總結哪些因素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教學行為是值得改進的,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此外,還要把平時聽到、看到、想到和教學有關的想法,意見和建議及時記錄下來,反復進行思考,琢磨,消化,歸納總結出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特色,再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相信經過這樣的反復思考、實踐、再思考、再實踐,一定會對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起作用。

(4)多參加聽課活動。新進教師要多聽課。以謙虛,耐心和豁達的姿態向別人學習,有時間就去聽優秀教師講課。聽課可以選擇不同專業,或不同學院的教師,并且在聽課過程中,主要關注優秀教師是如何組織語言導入本節內容,如何小結,如何將內容與內容之間聯系起來,課程內容的邏輯表述。學習其講課技巧,如何合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以及如何利用傳統教學手段,如何讓利用身體語言。認真做聽課記錄,歸納總結,吸取精華為自己所用。

(5)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新進教師要在業余時間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例如提高普通話水平和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加書法培訓,提高板書書寫和設計能力。也就是有意識的多說、多寫。

2.3科研難開展的解決途徑

新進青年教師來到新的環境,受到科研時間較為分散,人力、科研經費不足,科研方向不明確等問題的影響,一時很難開展科學研究。針對這些問題,新進教師首先要有科學研究分段進行的思路,科研常態化,要明白高校教師不可能像學生時代有整段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需要自己找時間進行科研。其次,可以發現和培養一些對科學研究真正感興趣的學生,參與到自己的科學研究中來。這樣一方面鍛煉了學生,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的開展。針對科研經費不足,科研方向不明確等問題,新進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優秀的科研團隊,進行科學研究,同時不斷探索自己的科研方向。

2.4缺乏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的解決途徑

提高教師教育理論素養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改善:

(1)開展教研活動。古今中外教育歷史的發展證明,開展教研活動有利于教育理論的形成,教育家的培養。新進教師也需要有開展教研活動的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好計劃方案,將教研活動和自己平時教學工作結合起來。一個時期圍繞一個專題開展研究,詳細記錄方案實施后教學效果的變化,經過長期積累,對資料進行整理,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然后上升到理論高度,或得出指導實踐的科學結論。

(2)閱讀名師、大師傳記。新進教師要閱讀名師大師傳記,體會古今中外教育大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體味他們的教育藝術人生。運用教育名家的思想理論解決和說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理論學習與實踐嘗試有機結合起來。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會對青年教師的教育理念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開座談交流會。2個人如果相互交換蘋果,那么每個人各自還是擁有1個蘋果,但是如果2個人相互交換思想,那么每個人各自就有2種思想。交流會的目的就是就交換思想,互相進步,學習其他教師的先進教育理念,并且有意識的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積累,最終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4)經常和學生接觸。很難想象一個不熱愛學生的教師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家,所以新進教師也要多接觸學生、了解學生、熱愛學生。熱愛學生之后更有助于激發教師研究教育理念的熱情。

2.5拓展個人發展機會的途徑

(1)網絡課程自我學習。對于一些培訓,如果沒有機會參加,可以通過網站自學的方式進行。

(2)對于不能網絡自學課程,那就平時做好準備,等待或爭取機會。例如,預準備申請公派出國的機會,平時就要加強外語的學習,參加相關外語考試;預準備參加一些學術會議,就要了解對參會者發表文章等的要求,提前做好準備。

3結語

高校新進青年教師是學校未來發展的生力軍。但是,要促進高校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筆者認為,除了關注學校等外部因素以外,更要關注教師自我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據此,本文從自我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提出了許多解決新進高校教師工作初期面臨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而,這些方法和途徑有個性也有共性。其主要強調突出新進教師要有自我成長意識、自學意識、創新意識、實踐意識、反思意識、溝通意識、總結和歸納意識。期望本文給出的這些自我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有助于新進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增強自我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最終找到適合自己成長的有效方法,使自己快速進入教師角色,快速朝著有著較高教學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優秀教師行列邁進。

作者:張華曲留柱唐華麗單位:重慶三峽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