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探析
時間:2022-10-12 11:32:30
導語: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校是黨培訓黨員干部的主渠道。針對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困境,探索“知情意行”繼續教育路徑,認為基層黨校青年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是基礎,在豐富的實踐及閱歷中增強對黨和人民的情感是關鍵,多措并舉讓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堅定對黨校教育事業的意志是保障,大力推動青年教師積極用行動獻身事業是目的,文章旨在推動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再教育,提升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為黨和人民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好干部助力。
關鍵詞: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
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黨教育培訓黨員干部的主渠道,而基層黨校是基層干部成長與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在黨校所有財富中,教師和其他各類人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在黨校所有資源中,優秀教師和優秀人才是最急需的資源?!苯涍^多年的培養與積累,我國黨校師資隊伍素質整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基層黨校教師隊伍問題較多,集中體現為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缺乏。因此,當下推動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成為當務之急。
一、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的困境
基層黨校是推動黨的理論往底層延伸的重要一環,黨校教師是黨直接掌握的重要資源。目前,大多數的基層黨校教師成長健康、發展順暢,但青年教師繼續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具體如下。(一)基礎理論薄弱。第一,基層黨校中的一些青年教師多是從“學校門”到“學校門”,幾乎沒有經歷過復雜嚴峻形勢的考驗,缺乏實踐鍛煉的條件,有的在人生閱歷和為人處世等方面經驗可能還不如學員?!皼]當過領導的在給當過領導干部的講領導藝術,沒出過國的給經常出國的人講出國經驗,沒經歷復雜環境考驗的在幫助每天同各類矛盾打交道的人出主意解難題”,就是很真實的寫照。第二,有的青年教師入職前沒有進行過深入、系統的黨史理論教育與黨性修養學習,在講臺上的經驗又少,在實踐授課的過程中,很容易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以及出現“詞窮”“冷場”等情況。(二)教學目標不明確。第一,在當下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很多青年教師是迫于就業的壓力,通過層層選拔的“獨木橋”進入黨校從事教師工作的。他們在入職前對黨校的界定不清、認識模糊。第二,大部分的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入職之后沒有能夠及時地參與各種培訓,甚至有的青年教師去上級黨校、國內外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進修學習的機會少之又少。不能及時地解答他們的困惑,為將來離職、跳槽等埋下了隱患。第三,很多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的培訓任務少,加之外出學習交流的機會不多,工作的壓力相對較輕,處于“思想搖擺”的“灰色地帶”。(三)教學能力有待提升。第一,硬件條件客觀上限制。很多基層黨校的教學基礎設施簡陋,如會議場所的配置在數量和質量上與實際需求不符,教學的電腦、投影儀等基本教學設備不完善。第二,軟件環境也有局限。很多基層黨校由于人才的限制,致使在網站建設上存在內容單薄、功能單一、缺乏互動、長期停滯等問題,不能很好地為教師共享教育資源和進行外部交流等提供便利,制約教學能力的提升。第三,宣講方式不能“接地氣冒熱氣”[1]。很多青年教師在宣講過程中一張稿子念到底,內容枯燥;一張面孔板到底,刻板說教味兒太重;習慣講大概念空道理,不分層次和對象等。(四)發展的內外驅動不足。大部分的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在自我發展的內外驅動上存在動力不足的現象。第一,從內部驅動來講,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教師在個人情感問題、單位為人處世、對授課的藝術把握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探索、成長、成熟過程,會致使其內部驅力不足。第二,與能力不匹配的職稱評價制度、不太暢通的人事流動制度等,都可能導致青年教師在自我發展上外部驅力不足。“知情意行”本是心理學領域研究個體道德規范及道德發展的基本過程的多個基本概念。針對基層黨校青年教師繼續教育面臨的困境,“知情意行”式的發展過程非常適用于他們。
二、基礎:加深青年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
“知”即認知,是人們對道德規范及其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是對是非善惡的認識判斷和評價,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辨識能力。認知是前提和基礎,只有在廣泛的認知基礎上,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觀念,具備正確的認識,以辨別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從而培養其道德情感,并在道德行為中養成習慣、培養能力,最終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質。新教師入職培訓欲擺脫被動接受知識的窘境,就必須清楚回答“我是誰”“我在做什么”等基本的問題[2]。青年教師只有首先“補課”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在知識儲備上過關、過硬,才能談得上“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基礎在讀史。第一,讀共產國際史。分析共產國際運動的發展,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由理想到現實、由一國勝利到多國勝利的過程,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深刻領會馬克思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和《共產黨宣言》的歷史貢獻。曾說,“遇到實際問題,就翻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梢?,深刻研究歷史文獻對解答重大困惑有深遠意義。第二,讀中國共產黨黨史。完整認識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以來整個發展過程的全部歷史,主要包括黨的歷次代表大會的情況、黨章的不斷完善過程、黨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組織建設和發展狀況、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全部史實,強化黨與人民休戚與共的關系。第三,讀黨校發展史。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就必須全面、系統地了解黨校發展的歷史,黨校從哪里來,為了誰,如何進行黨的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如何教育干部解決“本領恐慌”問題,如何推動黨校事業更好地發展、更好地適應新形勢與新常態等,這些都是青年教師踏上講臺爛熟于心的知識儲備。只要深入地了解共產國際史、中國共產黨黨史,就不難發現,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我們的國家、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這樣偉大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也只有深刻地了解了歷史,才能加深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才能理解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執政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才能明白為什么講“中國有了中國共產黨執政,是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一大幸事”,才能增進對黨的敬畏、對黨校講臺的熱愛。讀史,可以加深認知,但是這里需要明確的一點是,必須強化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孫中山先生曾言:“什么是主義呢?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大凡人類對于一件事,研究其中的道理,最先發生思想;思想貫通以后,便是信仰;有了信仰,就產生力量?!保?]想想當年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就是一種信仰堅定的最淋漓盡致的表現。新入職的青年教師,有的之前是從事黨性要求不是很嚴的工作,有的是從“學校門”到“學校門”,自己思想領域的混亂還沒有很好地捋順就走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崗位,這是十分危險的事情。所以,這里十分強調要強化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認同,從一開始、一入門就要做到黨校教師姓黨。
三、關鍵:增強青年教師對黨和人民的情感
“情”即情感,是人們對社會思想道德和人們行為的愛憎好惡等情緒態度,是進行道德判斷時引發的一種內心體驗,對品德認識和品德行為起到激勵和調節作用。情感既是維系人之間關系的紐帶,也是化解矛盾的鑰匙,還是育人工作的切入點?!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說“讀萬卷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那么增強他們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就需要“行萬里路”。(一)充分發揮紅色旅游資源的強大滲透作用。某學者基于對“紅色旅游的搖籃”———井岡山區的游客調查,應用結構方程模型,構建了旅游對政黨認同的影響模型,分析并刻畫了旅游活動對政黨認同的影響及其作用于政黨認同的具體路徑,通過實證研究的方式,證明了紅色旅游活動對增進游客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和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間接地促進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行為,有助于維護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的歷史合法性,同時有助于培養人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4]。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上,有著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去井岡山看一看,就能體會1927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星星之火”照亮中國革命道路是怎樣的智慧;去延安那個窯洞走一走,就能知道1945年和黃炎培探討的“窯洞對”對當下中國共產黨人是多么深刻的鞭策和警示;去西柏坡聽一聽,就能理解1949年提出“兩個務必”以及“進京趕考論”是多么發人深省。親身參觀中共一大會址、走一走長征路等,這些情感的體驗是深刻的,是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是基層黨校青年教師增進對黨和人民深厚情感的至關重要的一環。(二)充分利用青年教師去基層掛職鍛煉的機會。黨校青年教師多是剛從大學的“象牙塔”里出來,涉世未深,對基層情況了解甚少或片面化、碎片化,十分不利于日后的教學授課。青年教師應充分利用機會,多到基層一線,深入了解情況,不僅可以加深對國情黨情的認識,還能不斷地增強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到基層與人民群眾在一起,傾聽他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眼中的黨和國家,不僅可以第一時間解答他們的疑惑,還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一線的百姓需要什么,政府該怎么做等,這些都是日后加強領導干部黨性教育的重要素材。黨校青年教師也要常思考,將自己社會實踐的所見、所聞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就能深深地體會到國家發展的不易和黨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只有將百姓真正地放在心上,青年教師才能首先做到黨校教師姓黨,才能將理論教育與黨性教育入腦入心、刻骨銘心;也只有增強了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情感,青年教師才能強化其對自我發展的內部驅動力,才能真正地、全身心地投身到黨的教育事業中。
四、保障:堅定青年教師對黨校教育的意志
“意”即意志,是為了實現道德行為所做出的自覺努力,是人們通過智力權衡,解決思想道德社會中的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一)堅定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對基層黨校的忠誠、對黨校教育事業的執著,需要內外兼攻、多方合力,才能實現留住人才、穩定隊伍的目的。第一,從內因方面來講,青年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基層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而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的治國理政考驗增多、國際形勢變化復雜等國內外環境,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十分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更加重視黨校工作,而且只能加強,不能削弱。所以黨校青年教師是承擔著歷史重任、時代囑托的。第二,從外因方面來講,基層黨校的領導干部應充分認識到青年教師的作用,其對教師團隊“補充新鮮血液”、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及培養青年骨干等的重大意義。領導干部應充分利用條件,積極組織青年教師參加內部學習與外部培訓,多去國內重點高校、科研院所等進行較為系統、高層次的交流。第三,從黨校系統外部來講,地方黨委應加強對黨校的科學領導,著力解決基層黨校青年教師隊伍存在的“能干的引不進,干不好的出不去,拔尖的留不住”的問題,積極探索符合干部教育培訓特點的師資準入和退出機制、職稱評定和崗位聘任辦法、師資考核評價體系等,增強黨校教師的崗位吸引力。第四,從黨校系統內部來講,基層黨校工會應充分發揮其作用。一方面,對于一些大齡未婚青年教師,應盡量解決他們的情感需求問題,適當做些“牽線搭橋”的工作,做好青年教師“穩定大后方”的工作;另一方面,工會通過創建微信交流群、多單位聯誼會等方式,增進外地青年教師對一座城、一個單位的情感。除此之外,完善青年教師身體鍛煉設備、圖書室等,增進青年教師的單位歸屬感。(二)堅定青年教師對黨校教育的意志,還需要重視榜樣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情感認同是榜樣作用的必要前提,模仿行為是榜樣作用的關鍵環節,價值觀的內化是榜樣作用的終極目標[5]?;鶎狱h校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最大限度地發揮榜樣對青年教師的激勵作用,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及時地進行思想的引導。經常選聘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且善于課堂講授的老資歷領導干部,選聘縣市里的先進典型人物、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黨校兼職教師,不定期地來黨校進行學習講座,實現形式多元化。不僅加深青年教師對革命、建設年代的認識,還能激勵青年教師以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先進典型優秀人物為自己的榜樣,用自己有限的生命發揮奉獻精神,為黨和國家培養四個“鐵一般”的干部;不僅能耳濡目染地領會到資深專家學者的授課藝術,還能將外在的壓力轉化為自己不斷奮進、堅定事業意志的動力,增強自己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
五、目的:推動青年教師積極用行動獻身事業
“行”即行為,是人們在行動上對他人、社會和自然所做出的行為反應,是人內在的道德認識和情感的外部表現行為,是衡量人們品德的重要標志。如果說通過讀史加深青年教師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是“內化于心”的話,那么擼起袖子加油干,用行動獻身事業就是“外化于行”。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需要沉下心來接受繼續教育,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為基層黨校的發展做出自己青春的努力。(一)要堅持研讀經典。黨的報告指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弊鳛辄h校教師,更需要堅定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不僅要信仰,還要研讀。“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大,依然占據著真理的道義的制高點”[6]。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絕對沒有過時,緊密聯系實際,重讀經典。青年教師不僅要研讀經典,還要善于進行理論總結,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結合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地方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的熱點與難點議題等,以更廣泛的視角啟發學員、服務基層黨校培養干部的目標。(二)要善于創新課堂。青年教師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中汲取充足的養分與能量,充分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嚴格要求自己,與時俱進,不斷地改革課程內容,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針對基層黨校學員的一些特點,如一線的領導干部實踐經驗較為豐富、年輕化且高學歷、學習內容需求各異等特點,可以因材施教、個性化施教,采用研討式的教學方法,進而達到增強黨性修養、豐富理論知識、答疑解惑、提高解決實際能力等目的。(三)要堅持科學研究。教學與科研,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從來都不能偏重其一。青年教師在堅持一線教學的基礎上,要善于發現問題,并深入思考,進行學術研究。研究成果再運用到實踐的教學中,推動教學不斷科學化。在科學研究方面,應把時代的課題、實踐的問題和人民的難題作為科學研究的主攻方向,做到研學結合、研以致用。要立足于中國國情、研究發展問題,關注實踐前沿、回答發展課題,體現時代精神、回應時代問題,關注公眾關切、回應公眾需求,把科研教學課題同回答黨和國家發展的重大問題、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本地區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相結合。(四)要參與社會實踐。科研始于問題,理論源于實踐。青年教師要多參與社會實踐,把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獲取的“養分”、學習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得到的“正能量”變成自己的、系統的、以實踐為導向的理論體系,并在不斷實踐中內化為自己的信仰,進而堅定自己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堅定自己對黨校教育事業的信念。當前,我們黨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務艱巨、形勢逼人,關鍵在于培養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鶎狱h校的任務十分重大,廣大青年教師應始終不忘“趕考”初心,保持“趕考”自信,寫好“趕考”答卷,以充足的干勁把黨校這一領導干部黨性鍛煉的“熔爐”燒得旺旺的,引導學員加強黨性鍛煉、提升黨性修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新峰.宣講要“接地氣冒熱氣”[N].人民日報,2017-03-22(1).
[2]李春艷.具身認知理論視域下的新教師培訓實踐創新[J].繼續教育研究,2020(1).
[3]張城.重申共產黨人價值觀[N].學習時報,2017-02-15(2).
[4]左冰.紅色旅游與政黨認同———基于井岡山景區的實證研究[J].旅游學刊,2014(9).
[5]崔巖巖.榜樣作用的層次性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0(2).
[6].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2).
作者:步秋艷 單位:中共長治市潞城區委黨校 教研室
- 上一篇: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創新研究
- 下一篇: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培訓工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