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3-27 10:20:38

導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人才培養研究

1前言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因而,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一直是我們國家所面臨的最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也是人們關注度最高的民生問題。對于我們國家,只有更好的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保障整個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繁榮,保障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jylw/rcpylw/201703/643638.html" target="_blank">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雖然是近幾年新提出的,但是也同樣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目的是通過鼓勵創業,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機會,緩解時下我國所面臨的就業難的問題。時代在進步,如何更好的讓高校人才增強自身的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業本領,是現階段甚至今后高校人才培養應該認真探討的問題。

2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與意義

2.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

一方面,我國人口基數大,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開始步入社會,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日趨嚴峻;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經濟改革勢在必行,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經濟改革過渡期所導致的經濟增速的下降也逐漸顯現。所以,如何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添加新動力,如何解決時下社會就業難的問題已然成為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诂F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所面臨的上述問題,在2014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我們的國務院總理第一次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點,引起了普遍關注。后續隨著國家各項政策的落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已經在整個社會鋪展開來,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2.2“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義

近年來,社會經濟逐漸由知識經濟、信息經濟向智慧經濟轉變,隨之而改變的是創業熱潮,它先后經歷了“個體戶”式和“網絡精英”式的創業熱潮,而現階段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熱潮,則是提出了更多的創業和創新政策,鼓勵全民創業。這些不僅增加了創新型人才的就業機會,還無形中增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此外,創新能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鼓勵全民創業,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3當前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3.1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實踐教學遭到忽視

在高校的日常課程安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往往會忽視與實踐的結合,很多學生在理論課中會或多或少的接觸到一些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知識,也不乏有學生會對創業相關的課程足夠重視,然而缺乏的是實踐這種理論的環境,無法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就導致永遠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這是當前創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其實,在高校人才的培養中,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讓更多的有想法的學生可以學以致用,把自己學到的創新創業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中,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深刻的去理解相關理論知識,為以后的創業過程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未來創業。

3.2缺乏配套的創業支持體系

對于在校學生而言,創業風險性很大,經常面臨各種問題。目前,在很多高校中,都有不少關于學生創業的相關支持政策,然而這些是遠遠不足的,甚至對政策的落實沒有足夠的重視。例如在創業前期給予相關的項目資金支持。然而,在實際的創業過程中這些資金往往是不足的,對于創業來說,這僅僅也是一方面的問題。此外學生更需要的是技術支持和經驗指導,有的學校即使成立了相關的技術支持部門,也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3.3學生創業觀念不強,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有待于提高

以前,對于大多數高校學生而言,學好相關理論知識,找到一個工作就可以,而創業對于他們則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然而,隨著就業形式的加劇,誰都不敢保證自己畢業之后就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此外,在當前高校當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大多還停留在高中的應試教育階段,過多關注理論知識的學習,且很少主動思考或者創新。很多創業項目都源于創新意識,因而,高校在教育方面要重視其創新能力的培養,鼓勵其多參加實踐,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增強創新意識,才能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潛在商機,才有可能進行后續的創業。

4“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人才培養策略探究

4.1理論教學結合實踐教學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了新的時代背景,原先只依靠理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式逐漸不能適應對創業人才的需求。新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養不僅要重視理論教學,還應根據社會需求適時經行教學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為以后的創業打下基礎。

4.2完善創業援助系統,鼓勵學生邁入社會

相比于社會而言,高校的環境是相對封閉的,高校的學生很少提前進入社會,因而其對社會的了解十分不充分,學生的認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為了適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特點,必須對創業援助系統加以完善,鼓勵學生邁入社會。這就要求,一方面:加強對學生創業的技術指導,使他們充分了解創業相關政策;另一方面,增加大學生創業的支持資金。完善創業援助系統的過程就是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融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時代背景中,促進和鼓勵更多的學生自主創業,提高社會的創新力。

4.3爭取創業機會,加強校企合作

企業是學生實踐創業的最佳場所,為了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提高其自身的創新能力,學校應盡量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創新和創業能力的提高,還有利于用人企業對人才的選拔。此外,企業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貢獻些許力量的同時也會收貨諸多好處,能夠收攏最佳的人才,給企業的改革和創新帶來先機??傊?,加強校企合作是實現學校、企業與學生三方的互利共贏的絕佳策略。

5結語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今社會發展的新潮流,在這一潮流的推動下,全民創業、創新將受到極大的鼓勵。然而,在當今時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個時代背景下,要想加快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就需要培養出能夠促進其進步和適應社會的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各高校在創業人才培養方面能夠主動改革,勇于創新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策略。爭取為社會需求貢獻最大的力量。

作者:楊劉萍 單位:陜西省渭南市白水縣勞動就業服務局

參考文獻:

[1]杜剛,李亞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時代金融旬刊,2015(5):174~175.

[2]胡志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旅游縱覽月刊,2015(6).

[3]李雄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高職人才培養定位[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