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下企業政工人才培養思考

時間:2022-01-14 09:17:34

導語:供給側改革下企業政工人才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給側改革下企業政工人才培養思考

[摘要]政工人才是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企業的和諧、內部的團結關系密切,對企業穩定大局、安全生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供給改革是經濟層面的結構性改革,為企業政工人才培養提供了新思路,文章概述了企業政工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和現狀,并就政工人才培養提出了思考,旨為企業政工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政工人才;隊伍建設

政工人才是國有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政工人才隊伍建設與企業的和諧、內部的團結關系密切,對企業穩定大局、安全生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1]21世紀,經濟結構已發生重大變革,供給側改革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要素的創新、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從而適應新形勢下經濟的發展。經濟層面的改革與創新,勢必會對人才培養和隊伍的建設提出新的要求,也曾強調“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國有企業政工人才培養要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要從供給側改革層面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

1政工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1.1黨的思想宣傳陣地建設的需要。21世紀也被稱為互聯網時代,隨著改革開放日益創新和擴大,經濟合作交流不斷深化,各種文化和思想出現前所未有的融合與碰撞,職工隊伍的思想認識、思維模式、心理認知等也相應地出現巨大轉變,對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也會造成多元化影響。掌握意識形態的主動權,用黨的思想引領和指導廣大職工,確保多樣化思想的統一,讓黨的主導意識始終成為職工隊伍的精神支柱和主流思想,在尊重思想差異的前提下,做好思想統一工作,確保在黨的領導下,引導職工自覺維護大局,維護企業內部的團結與穩定,積極推動生產,是黨的思想宣傳陣地建設賦予政工人才隊伍的使命。1.2供給側改革提出的要求。2015年,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要從供給側和生產方式層面出發,提高供給質量,提高生產率全要素,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2]供給側改革涵蓋勞動力、資本、制度、創新、土地和自然資源五個方面,對人才的創新性培養提出了高要求,為企業政工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發。企業政工人才培養要更多地從自身層面尋找不足和差距,提高政工能力和水平,加強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建設,促進企業和諧穩定,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目標,尋找突破,自我整改。1.3不忘初心,牢記政工使命。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一名企業政工人員,要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牢記黨賦予政工人員從事好企業員工政治思想工作的使命。青年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可以說,青年強則企業強,他們的思想和“三觀”認識水平對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他們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沿事物接觸較多,對新鮮事物接受較快,思想認識易受各類媒體輿論的影響。加強企業員工思想正確引導,抵制不良輿論侵襲,確保員工以良好的思想狀態和認知水平積極投入安全生產,是企業政工人員不忘初心,牢記政工工作使命的要求和具體體現。

2政工人才隊伍培養的現狀

2.1政工人才缺乏導致隊伍建設受阻。企業以生產經營、技術類人才為最受歡迎,在人才引進渠道方面也往往比較傾向專業對口的畢業生,盡管也有勞務派遣人員,但該部分人員無法從事政工工作;此外,政工崗位數量少,競爭激烈,加之,崗位轉崗較為困難,很難吸引優秀的人才,從而導致政工后續人才缺乏,阻礙了人才隊伍的建設。2.2政工人才勞動價值重視程度不高。企業通常與生產力和經濟價值聯系緊密,所以經營管理和技術崗位人才的勞動價值容易量化也容易得到企業認可,而政工人員的工作是與職工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不易被量化,而且思想工作具有長期性、模糊性和艱巨性等特點,勞動價值不易被得到認可,所以,政工人才隊伍付出了辛苦,做出了貢獻,卻很難以有效的量化標準進行評價。[3]2.3政工人才投入成本高效益卻較低。由于政工人才要熟知本行業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管理規定等文件制度,同時又要具有較好的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和寫作能力等,所以要經常進行培訓和學習,由此以來,導致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投入,而從經濟層面又往往收益甚微。[4]2.4政工人才隊伍建設缺乏高素質人才。一方面,受崗位性質和員工待遇等因素影響,政工崗位往往較難招到高素質的人才,導致政工人才隊伍缺少高素質的年輕的人才輸入;另一方面,由于崗位年齡的斷層,原有的老政工人才受知識水平、知識更新、新辦公設備等因素影響,已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發展的要求,政工人員知識素質、業務能力參差不齊的現狀,已對政工人才隊伍建設造成了一定阻礙。[5]

3政工人才培養的思考

3.1加強對政工人才培養的重要性認識。加強政工人才培養,首先要加強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企業政工是從事職工政治思想工作,職工的政治思想波動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穩定,而且關系到社會的和諧,更涉及黨倡導的思想對企業員工思想和行為的指導,所以,政工人才培養,首先要從領導層面加強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開始。3.2強化政工人才引進和業務等方面培訓。首先,政工人才培養人才引進是關鍵,企業政工崗位相對較少,因此,在人才引進方面要加強人才知識素質的傾向,通過引進辦公能力強、文化素質高的人才補充政工人才隊伍。其次,政工人才培養素質培訓是重點,政工從事的是員工政治思想工作,政工工作人員自身要先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較高的政治思想意識,因此,加強政工人才繼續教育方面的培訓則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各類業務能力的培訓,不僅能夠提高政工自身的思想理論水平,而且還能夠及時傳達黨的新思想和新理論,促使企業員工的政治思想理論水平也不斷得到強化和提高,所以,企業在政工崗位數量設置有限的條件下,可以通過政工人員素質培訓來加強政工人才的培養。3.3建立獎勵機制促進政工人才培養。政工人員的勞動價值無法體現,不易被認可,可以通過建立獎勵機制來進一步促進政工工作,調動政工人員的積極性,堅持“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原則,對企業優秀的政工人員進行宣傳和獎勵,樹立模范,帶動和引導更多政工人員,通過建立獎勵機制,激發企業政工人員工作的熱情,進一步促進政工人才的培養。3.4增強政工青年人才創新意識培養。青年人才是企業的新鮮血液,富有激情和活力,增強政工青年人才創新意識培養,是積極響應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講話精神。青年人才思維活躍,精力旺盛,能夠更加了解社會的新鮮事物,和企業員工擁有更多的溝通方式和溝通渠道,及時洞察員工的思想波動,第一時間為他們解除思想負擔和壓力。此外,增強政工青年人才創新意識培養,還要不斷地創新政工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企業文化活動,豐富員工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提高員工的人文素養,增加彼此間的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進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6]

4結論

政工是企業管理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崗位,政工人才培養更是企業從政治思想上踐行企業深化改革的重要進程,不斷強化政工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思考,確保政治思想深入職工群眾,也是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也是政工人員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具體表現。

參考文獻:

[1]王明英,李磊.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河南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17(2):108-111.

[2]李桂英.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調整[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6):11-14.

[3]阮翠英.國有大型企業政工人才隊伍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機體經濟,2013,9(3):111-112.

[4]高心宇.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現狀及策略[J].辦公室業務,2018(11):45.

[5]林嘉慧.淺談國有企業政工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改革與開發,2018,3(480):157-158.

[6]鹿明.鋼鐵企業政工工作的創新策略探討[J].中國市場,2017(2)117.

作者:于陽 單位:中鐵十九局集團